党 颖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德宏 678400)
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边境沿线90%的地区为少数民族所居,有20多个民族跨境生活。边境地区民族中学生经常与多个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的国家接触。自然环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边疆民族文化多元特殊和外来势力的影响,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文化事业还很落后。[1]2012年公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里,全国有592个贫困县,其中西部375个,占总数63.3%,其中云南边境县16个,西藏21个,广西3个,居住在这些边境贫困地区的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群体。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原因,边疆民族地区远离本省经济和文化中心,政府教育投入低,社会和经济文化相对滞后,“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对象有民族性、地域性、教育根基低、学习氛围差、教育资源短缺等,这都是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因素” 。[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群众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等,致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非常滞后。加之边民与邻国边民相互通婚现象突出,受境外教育情况的影响严重,不仅影响我国边疆地区的固土守边、和谐稳定,更是影响到国家形象”,[3][4]“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增强边民的爱国意识,有利于保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强化边疆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5]要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必须要办好教育,这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大事。[6]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自治州位于云南西部的中缅边境,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原因,德宏州教育在国内和云南省内均处于落后的水平。突出表现在,教育质量不高导致学校自身难以发展,完全依靠政府;教师队伍建设受到影响,缺乏骨干教师队伍;在校学生流失严重,优质生源少;在校师生积极性不足,校纪和学风差。发现本地学校均有德育教育失效,导致学校管理迷惘以致出现不同程度的校园文化不振、学风不良的现象,虽然历经了多次改革,但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改善和提高,难以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提出2020年发展目标:“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标准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努力消除辍学现象,基本实现县域内均衡发展”。[7]但民族地区的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低下,而边疆地区的民族教育发展更为困难。
边境多民族地区因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因素,导致当地基础教育辍学率高,重视教育的氛围整体缺乏。高辍学率不仅影响了生源,也对在校生造成了潜在影响。如德宏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高中阶段入学率大幅低于云南全省水平,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际辍学率还很高。在边境多民族地区中学里,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很大。“少数民族教育意识淡薄,家庭教育环境差,许多群众认为读书不能改变命运,还不如提前辍学挣钱为好,许多本应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或者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8]许多少数民族家庭民族习俗浓厚,对子女的教育仅限于识字计数,其子女在初中阶段就主动或被动辍学。很多民族群众崇尚早恋早婚,多子多福,因而早婚早育现象非常普遍,在现实中经常因早婚出现退学现象。
家庭经济困难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学生辍学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边境民族地区经济水平普遍偏低,农村家庭无固定收入,由于中心校的建设,相关设施不配套,学生距离学校较远,交通不便,住宿、交通、生活费用均是独立开支,对因病致贫、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或勉强解决温饱问题的家庭难以承受,家长往往强制子女退学,或者部分学生自愿退学,提前务工补贴家用。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升学目标忽视就业需求,是导致义务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9]边境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足,就业渠道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仅完成甚至未完成义务教育的中学毕业生就业更难。在现实生活中,未就业或就业状况不佳的大学毕业生,经常会被当作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典型,作为家长或学生辍学的托词和理由,严重影响当地社会各界的教育观,学校办学的环境急需改善。
边境地区民族中学为了提升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历经多次改革,但实效不高,原因诸多,观念问题堪为之首。许多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偏安于现状,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意识不强,对推进学校教育创新的认识和研究不够,对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的研究不深,在贯彻过程中有时存在畏难情绪,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结合时代特点的理性思考,没有旗帜鲜明的具有统领性的先进教育观念,方法陈旧。在“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教学实践的今天,他们当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边境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当地财政无法支持政府大的教育投入,也影响和制约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极具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校只能有一个中心,如果不是以教学为中心,学校则不成为学校。面对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窘境,许多学校领导班子的观念有错位的现象,忙于关系人事,忙于找钱,忙于建设等,工作重心异位,疏于学校管理。
学科是学校发展的龙头,科研创新能力是形成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教育本身及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创造性,使得从事教育的人必须基于他们对实践的深思而做出决定,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慎的、理智的安排,这就意味着教师除了要理解本学科的知识及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之外,还必须对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但现实情况是,多数学校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要求与运作方式,学校教研体系乏力,学科建设偏弱,促进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保障机制不够完善,难以助力教学需要。
《决定》提出,“支持边疆省区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骨干教师到边境学校任教,提高教育质量”。期望通过新鲜血液的注入,引领和带动教师队伍综合水平的整体提升。德宏民族第一中学曾对在校学生573人做过一次抽样调查,认为学习效率低的达73%,认为教师需要改进方法的占48%。结果表明,学校教师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前景顾虑重重,仍然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学习,缺乏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还普遍存在,学校教师的教法陈旧,教学能力偏弱,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不适应高考的需要。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教师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一般水平,且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中教师偏低。”[10]原因如下:中学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中学新课程改革增加了教学效果的不确定性,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素质教育与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之间的冲突让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因而在矛盾的教育理念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教师会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感。教师的不良心理状态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
影响和制约教师队伍综合水平的因素还包括:当地政府对教育的低投入,导致学校的基础设施差,教师待遇偏低,缺乏自我提升的动力,难以安心教学和教学研究,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发挥,不利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因而缺乏科研领军人物,缺少规模性、有成果的专家型教师,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不足,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及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难以有效支撑和助力教学,导致教师教学忙碌,学生苦学而成绩仍然难以提升。学校的整体状况既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又制约了青年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引进。
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是一个长期的、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遗留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高考获得高分的学生数量还不多,考取名牌学校的学生比例还不够高,一本的达线率、高考录取率还不够高:2008年,全国高考录取率57.0%,德宏民族第一中学为61.12%;一本上线率云南曲靖一中文科78.89%、理科72.7%,云南许多地州学校均在50%以上,而德宏民族第一中学为19.29%。作为全州教学质量最好的德宏民族第一中学,在办学质量、办学层次等反映学校质量和水平的指标上,学校在全省排名不理想,就如《决定》明确指出的,“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民族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边境民族地区学校同时具备边疆、民族、农村等特点,又处于传统区域文化、民族习俗、社会风气剧变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境内外不良文化冲击,在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催化下,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征、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厌学情绪明显,过分追求个人价值,道德水平下降,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减弱” ,[11]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与之产生了偏差,直接表现为学校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氛围不浓厚,学风差。
许多学校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但成效不佳。学校都能认识到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研究,但在现实工作中总是受制于多种因素,如派教师到外地名校学习取经,或请名师到校指导,但终究是无自己文化内核的“拿来”经验,无法发挥出“拿来”的效果。所以,当前如何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是学校面临的最为紧迫也是最为严峻的任务,内部小整小改很难有所作为,只有全体师生致力教学教法研究,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教学质量才能令人放心。
笔者曾在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多个学校任职,对相关学校的校情均有深入的了解,发现许多学校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但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改善和提高,难以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2008年德宏州启动了以高中课堂为切入点的改革,期望在少投入的前提下,以点带面,逐渐铺开,最终涉及德宏州所有中小学,快速带动整个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进而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培养有一定素质和水平的“过硬的管理团队和专业化的教师两支队伍”。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作为试点学校,立足于实际,提出“管理治校,科研兴校,文化名校”思路,向管理要效益,实施了系列管理和教学的整体改革,多年来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总结和反思学校的改革,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改革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德宏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州民族一中改革和发展工作,并纳入德宏州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之中;时任州委书记赵金到学校调研,并在常委会和其他会议上多次指示:“把州一中打造成为全省一流学校”;时任州长到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提出“加快州民族一中标准化建设步伐,争取晋升云南省一级一等高中”的指示要求;州教育局领导多次参与研究学校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
在州委、州政府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关怀下,政府积极做好学校改革的宣传和服务工作,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宣传和展示学校改革举措和成果,提升社会口碑;相关部门配合学校,积极做好辍学学生家长的工作,协助解决在校学生流失问题;聘请各级专家,指导和帮助学校教学改革;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和电教设备逐一到位,解决了学校经费和配套设施等许多后顾之忧,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为学校解决了师资问题。学校每年可以从全国各地的一本院校择优选招老师,十年来从全国各地选聘的教师就超过167名,这些教师来自五湖四海,有丰厚文化背景和底蕴,多元的思想文化丰富并优化了校园文化,为教改注入了活力,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效益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学校管理就是通过创造优良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学校教育目标的建立、教育计划的制定执行、课程的规划实施以及教育评价的标准制定等管理活动,都应该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校在改革中明确提出“四变”:一是变分管领导负责为全体领导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二是变班级管理为主为学科管理为主,建立年级协调配合、学校统筹的运行模式;三是变单一学科运行机制为学科联动机制;四是变统一的教学模式为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推行“配餐制”教学。同时,建立起与改革相适应的学校科研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
改革只有校领导班子推动是不够的,只有学校一、二级班子的领导和广大的教师都有改革的认识,才能使教改正常地向前推进。一个优秀学科长,必有一个优秀学科组;一个优秀班主任,必有一个优秀的班级。学科长是教改的重要核心,能有效推进学科组的教研活动,领头羊的作用突出。首先,学校紧紧抓住学科长这支管理队伍的建设,齐抓共管课堂教学改革,目前担任学科长的中青年教师占一半以上,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学校的一切管理为教育教研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集中精力抓好大事,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统筹学校发展全局,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学校本着“制度+情感”的管理理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着“1+1>2”的效用。为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学校各项工作,学校采取了“12345”管理体系,即: “一个中心、两个车轮、三力推进、四大突破、五项加强”。其中年级组与学科组双轨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大亮点。“12345”管理体系涵盖了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后勤总务、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主导思想明确,环节配合紧密,流程运转规范的教育教学网络系统。由此,在先进的理念引领下,学校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大大拓展了现代教育的内涵,提高了现代教育的质量。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力,他们目标清晰,实现目标能力强,是温暖的团队,是有激情的团队,充满自信、自强。这样的团队管理学生有方法,作风优良,艰苦但不讲条件,对工作的实施从来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讲究效果,落实到每个人,非常认真而且务实。建立这样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应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学校制定了多项制度。
首先是做好教师队伍管理。学校每年从全国各地的一本院校择优选招老师,或外聘优秀教师,在解决师资短缺问题的同时,充实和丰富学校文化底蕴,通过“鲶鱼效应”激励和带动教师的教学教研热情;学校对教师管理以人为本,倡导人人都有管理的义务,正确评价教师,增强教师的自我实现意识,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专业成长服务;教师管理就是做好教师的服务,在提升教师待遇的同时用感情留人,以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服务,创建一种有理性的宽松、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氛围: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做到竞争不斗争,高傲不骄傲,同伴互助;求大同存小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做。
其次,强化教师的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云南省公务员8条禁令》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大力弘扬“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强化教师的职业教育,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转变为全体教职工的共识,形成大家共同奋斗的目标,促使教师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共谋学校发展之策,共议提高教学质量之计,共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事,努力创建一种有理性的宽松、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氛围。在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让学生最难忘的不是老师们有多高深的知识,而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情,这种真情感动着学生们,他们把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化作学习的动力,激励着他们在求学的征程中不断前行。其中一届高三年级的一位班主任临近高考前被体检出有重病,但是在这位老师离开学校到外地医治的前一天晚上还坚持为学生辅导,这种品质对学生感染很大,该班的高考成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再次,教研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科处紧扣课堂,以学科组为依托,关注教师教学行为,让教学效果说话,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集体备课制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创造性地实施了“1+2”磨课、校本研讨课、教学竞赛等教研制度,总结形成了“实践—反思—提升”的教研模式,为“521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强力支撑。学校还创新地通过“影子课”的形式,评估和借鉴“走出去”和“请进来”学来的经验和模式,通过教研和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有效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效果突出。一位资深高中教师提出“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十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好题,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以老师应该先吃透“题海”,然后再教会学生游泳。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发学生智力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学校始终认为,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就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改变过去的“满堂灌”方式,倡导教师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兴趣。在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学校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创建了独具特色的“521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在“521”教学模式推进实施过程中,学校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在学习的动力源泉方面,坚持以学为主;在课堂时间支配方面,坚持以学为主;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方面,坚持以学为标;在教学起点方面,坚持从学出发。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力图实现“三个转变”:教师,由讲师向教练转变;学生,由观众向运动员转变;课堂,由讲授向引领转变。支撑该教学模式的背后,是学校持续坚持集体备课和教研的结晶“两载体”——教学设计、学案。其中,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的蓝本,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导航图。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学科组集体备课研究后统一形成的教学设计和学案为抓手,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521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效,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激发,学校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数年来,老师们共编写了教学设计5568份,学案6960份,并按大纲版、新课标版教材分别汇编成40册和45册校本教材。2012年学校编撰的《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精粹》(上、中、下)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7]先后有全国9省市87所学校前来交流学习。
校园环境是学校师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校园建设有总体规划,已形成了教学区、体育活动区、办公区、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五大块,“一环二轴三区四园”的校园布局,分布自然、合理,功能完善、科学,环境整洁,安全有序。
校园人文建设充分体现教育性。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学校确定了“笃学、求真”的校训和“天道酬勤”的读书目标,开展了以传统文化思想为主题的校园走廊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现代文化艺术作为重要补充,运动场边的健美雕塑,教学楼内、办公楼道和食堂、大厅等的书画作品均由师生创作,体现了师生的艺术修养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无不彰显了以人为本、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关爱。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条走廊、每一间校舍,都成为了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
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突出“优教乐学”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集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创新德育内容、途径教育新格局,抵御境外和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引导和影响学生树立良好学风,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整体改革探索很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图2所示。高考优秀成绩的学生数量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革第二年,一名学生考取北大,实现了长达16年考取清华北大零的突破,截至2015年总计有21人考取清华北大;600分考生数量从0开始,到2014年有156人,并出现了700分的优异成绩;全省前五十名每年均有,最多的一年有9人;2014年产生全省第二名,2015年产生了全省状元。
多年来,教师共撰写出540多篇心得体会文章和论文,其中有23篇论文收录在云南省教师培训网上,有3篇论文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结题成果一等奖,有3篇获二等奖。有两位老师被教育部评为教师素质培训先进个人,学校被教育部、中央教科所评为先进集体。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教师们的责任心更强了,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改意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显著,学校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
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的教学改革因其具有前瞻性、理论性和操作性,对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课堂质量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对学校理念、管理及全面发展都带来提高和改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改革的首要保障,贯穿学校改革的始终。从决策到思路,全程提供组织和经费保障;聘请专家指导,组织召开各种改革会议,参与各种改革活动;深入学校、课堂为学校排忧解难。特别是在改革启动时的动员、推进时的鼓励、遇到困难时的指导,党委政府的支持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主管部门是连接党委政府和学校的纽带,党委政府的改革意图能否贯彻到位,学校的改革措施能否落实,与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具体到学校的调查研究和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发挥了行政作用;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心都凝聚到改革中来,一心一意谋发展,对社会产生了良好影响,成功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多方力量支持为学校改革护航。长期以来,辍学率高是德宏教育的痛中之痛,除了学校教学质量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家庭,但工作要靠乡镇政府来做。德宏州芒市遮放镇创新出一套镇政府、学校、村委会和家庭联动的“控辍保学”模式,实施近一个学期以来,这个全州辍学流失最严重的乡镇之一,在校学生的保留率已经超过了99%,成果相当显著,其方式方法具有普适性,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控辍保学”难题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任务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管理机制是实施改革的前提,通过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来统筹学校的发展。学校领导班子主要是思想上的领导,是教师更是学生的思想导师,对学校的办学思想起着主导和推动作用。校领导要通过务实的工作和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广大师生,引领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思想向上,学校才有希望”。
学校领导班子不仅是思想者,更是实践者和研究者,必须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线,脚踏实地,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用行政手段来替代管理。多年来,学校持续稳妥地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不断得到健全、完善;建立了各种激励机制;建立了学校领导、同学、同事、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由此产生的23个评价方案深得民心。
管理上,全力实行部门目标管理,围绕中心工作,既明确分工又团结协作,提高工作实效;充分发挥校务会议和教代会的作用,虚心倾听教职工、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建议,做严做实问题的调研和决策,切实避免盲人摸象,一叶障目;完善调研管理和民主决策机制,做到集体领导、民主决策,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行动上,要明确主攻方向,突出重点,切实在解决问题上求实效。要充分考虑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把已经明确的整改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并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对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向群众说明原因;注意把教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在整改中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赢得民心。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涉及面广,教师队伍、教研工作、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等,一个都不能少,但核心是建设一支专业的、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首先,教师是学校宣贯和落实教学任务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决定着办学质量的优劣。纵观我国教师的培养到执教育人的整个过程,普遍存在着“轻观念重知识”的状况。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轻观念重知识”的状况更是格外突出,学校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强化师德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示范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修养。
其次,通过教研结合,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学校管理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要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组织”,通过结对帮扶等模式,搭建全校教师智力和经验共享的平台,构建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适时培养和大胆起用青年教师是重中之重,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升级换代”,同时,还要加大对专职教师,尤其是有学术造诣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构建合理的教师梯队。
再次,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力量,他们能有效管理和服务学生,能细致而深入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补充和完善学科教案和学案,持续而执着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坚定实现学校教学目标,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和发展自身专业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学校要防范和避免吃老本的经验主义者,激发教师队伍的教学激情和能力,是学校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社会、家庭、校园的环境和文化均会对办学造成影响。一方面,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学校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条件、教育信息等方面难免相对落后;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区域紧邻境外,外部的黄、赌、毒相对猖獗,治安形势严峻;此外,校内少数民族学生众多,传统民族文化和习俗各异,学生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都很大。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必须高度重视,把“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创建优良的校园环境。
学校要倡导建立“警校共建”等社会合作办学机制,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各方的能动作用,齐抓共管,创建和谐的、健康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大环境,形成教育合力,有效促进学生人格素养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协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创新德育内容和途径的新格局,引导学生走出迷途,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怀,让学生拥有为理想而努力的信念和希望,弱化校园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学风。
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把体现教育本质和培养合格人才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突出“优教乐学”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郭思乐.走向充满活力的简单——论生本教育对教育管理提出的新挑战[J].中小学管理,2009,(9).
[2]李孝耀.边疆多民族地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为例[R].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4.
[3]张倍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8) .
[4]滕星.问题与困境: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J].中国教师,2003,(5).
[5]李育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对策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3).
[6]曹能秀,王凌.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Z].
[8]陈利平.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的家校合作[J].世界教育信息,2005,(4).
[9]张莉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3).
[10]贺良林,段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分析——以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为例[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
[11]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与建设小康社会——对基诺、拉祜、佤、傣、哈尼等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状况的调研[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