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胜伟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其真实性、娱乐性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类型,成为电视收视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各家电视台都不惜重金从国外引进真人秀节目模式,真人秀节目成为电视台收视竞争和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一档成功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往往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并给电视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基于主题及类型设定、规则与环节设置、参与者选择、编排策略、环境设置或舞美布置、后期制作、推广营销等诸多要素的完美呈现和配合。其中,参与者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比赛类的真人秀节目中,选手作为最重要的参与者和表现者决定着节目的成败,因此选手的选择和表现对一个电视真人秀节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电视真人秀节目的选手选择策略主要是指选择选手的基本标准、呈现和塑造选手的基本规则。总体上来讲,对比赛类或者选秀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而言,它既是一场选拔赛,也是一个电视节目。比赛规则在很多时候要让位于电视叙事规则和收视率规则,或者说比赛规则要和电视叙事规则与收视率规则相调和,如果忽视了电视叙事规则和收视率规则,则可能无法呈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是严格的成功的比赛,但有可能不会成为成功的电视节目。
电视真人秀节目特别是比赛类的真人秀节目,在海选环节由于受到节目时长的限制,不可能在电视上呈现每一个选手,选择呈现哪些选手以及选择让哪些选手通过海选进入下一个环节要遵循既定的比赛规则,但更要遵循电视叙事的规则和收视率规则。比赛类的真人秀往往把海选作为一个重要的看点,如美国FOX电视台的《美国偶像》,其每一季的海选部分并不是真实海选的完整呈现,而是经过了选择和后期编排,我们在节目中看到的选手不论是通过还是遭淘汰,都是经过选择后呈现出来的,选择向观众呈现哪些选手,选择让观众看到哪些选手的表现即是选手选择策略的第一层含义。也有一些真人秀节目并不在电视上呈现海选部分的内容,如美国NBC电视台的经典职场竞技类真人秀《学徒》就省略了海选的部分。从第1集一开始,观众看到的就是已经选拔出来的16名选手,这些选拔出来的选手集中体现了电视真人秀选手选择的基本策略。因此在这里,选手选择策略包含两个基本的含义:一是海选阶段选择在电视上呈现哪些选手,二是选择淘汰哪些选手并让哪些选手进入下一个环节。通过梳理国外经典电视真人秀节目的选手构成,我们可以发现优秀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选手选择上体现出一些共同的策略,遵循着一些基本的原则。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其面对的受众千差万别,尽管每一档真人秀节目都有相对固定的受众定位,但毫无疑问,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期待尽可能广范围地俘获不同的观众。而且即便是在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中,也对电视节目存在不同的诉求和兴趣点。在海选阶段,观众最初对一个选手感兴趣可能是因为地域、背景、毕业院校、职业、人生经历等因素。因此,在海选阶段呈现给观众的选手应充分体现代表性的原则,兼顾不同背景、不同诉求的观众需求。以2014年上半年播出的第十三季《美国偶像》为例,该季在全美各地共进行了7场海选,最后编排成6集节目进行呈现,每一集呈现给观众的海选选手在30个左右,每一集的30多名选手都是经过了认真的选择和编排,在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方面体现了充分的代表性。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性别上,男女基本上均等分配,在年龄上从15岁到29岁基本涵盖了该真人秀节目限定的年龄段。在种族上,有白人也有黑人,充分体现了美国多种族的社会现状。在职业背景上更是充分体现了代表性,既有专业音乐院校学生、酒吧驻唱等,也有厨师、泊车员、理发师、救生员、学生等职业背景的选手。事实上,每一个选手在某种意义上都代表着社会上的一个群体,都从不同的侧面吸引着一定群体的关注和兴趣,选手呈现的代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不同背景的观众关注节目,也彰显了节目的公正性。
如果说代表性主要是基于选手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基本条件的考虑,那么差异化则涉及依据竞赛的内容对选手不同的类型定位。例如,《美国偶像》的选手涵盖了乡村、民谣、爵士、摇滚、说唱等各种类型。每一期海选呈现给观众的选手一般不会过于集中于某一种类型,在被选择通过的选手中也一样涵盖了各种类型,形成了差异化的选手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尽最大可能地给观众呈现丰富多彩、差异化构成的选手群也是大多数成功的真人秀节目共同的特点。除了《美国偶像》,美国NBC经典减肥真人秀节目《超级减肥王》也体现了选手选择的差异化。在《超级减肥王》中,所有选手的共同特点是肥胖,他们在性别、年龄、种族和职业背景上的不同尚不能构成明显的差异化,差异化的原则往往有更深入的要求。
表2是NBC第十五季《超级减肥王》15名选手的构成。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性别、年龄、体重、职业等基本背景不同,差异化还体现在每位选手的经历、致胖原因和减肥诉求方面,其中既有Ruben这样的选秀名人,Rachel这样的国家级运动员,也有从小家庭不幸的普通人。有人因为失恋而暴饮暴食,有人因为内心压力而把暴饮暴食作为逃避的一种途径,有人为了事业前途而来参加节目减肥,有人为了婚姻爱情来参加节目减肥,也有人为了战胜自我和解放内心压力而来。总之,15名选手尽管都是肥胖人士,但却存在极大的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让这个选手群更富有吸引力,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吸引和打动观众。
表1 《美国偶像》第十三季第1集呈现选手统计表
表2 《超级减肥王》第十五季选手统计表
表3 《学徒》第一季选手统计表
真人秀作为非虚构类的电视节目,也被称为“真实戏剧”“真实电视剧”,除了精彩紧张的比赛和真实动人的过程,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和复杂纠葛的人物关系也往往是很多成功的真人秀节目吸引观众的一大要素,特别是美国的真人秀节目往往在这方面着墨较多,如《老大哥》这样的真人秀节目甚至主要以人物个性及人物关系为看点。因此,对真人秀节目的选手选择而言,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选“演员”,个性化及人物之间的冲突是必须提前预估的一项内容。简单地讲,个性化就是要考虑到选手的性格特点以及与其他选手之间的人际关系。
表3是美国NBC于2004年播出的第一季《学徒》的选手构成,该季的选手选择在代表性、差异化和个性化方面都有良好的体现,使之成为现象级的电视节目,也成为NBC历史上创造最佳收视的节目之一。在16名选手中,每个选手都各具特点,独具个性,节目进行过程中除了精彩的竞赛内容,复杂纠葛、冲突不断的选手关系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看点。选手的淘汰顺序,除了考虑能力之外,还会顾及其个性表现以及人际关系。也就是说,选手有没有能力是一个考察要素,另一个很重要的考察要素是其存在能不能让这个节目更好看。因此,尽管Sam在第1集就已经显示出其商业能力的不足,但因其鲜明突出的个性而一直到第3三集才被淘汰。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所有的人都不喜欢Omarosa,尽管Omarosa很快就显示出她并不具备成为一个商业领袖的能力,但是正因为她的存在,才让这个节目更有话题性,让这个节目的人际关系成为一大看点。就像一部电视剧中不能缺少“反派”一样,Omarosa这个“麻烦制造者”是一个让观众又恨又爱的存在,Omarosa也因此成为电视明星,甚至在2008年被重新请回参加《名人学徒》。同样,Nick和Amy之所以能够走到最后,除了他们的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吸引着观众一探究竟。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选手被淘汰的次序体现了比赛规则与电视叙事规则和收视率规则的调和,但是电视真人秀最终的结果必须体现比赛规则的胜利,因为观众要求它既要好看又要公正,特别是最终的结果。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走到最后的一定是Kwame和Bill这样的选手,虽然他们不是让这个节目更好看的选手,但是他们绝对是最终让观众觉得公正和信服的选手。
当前,电视真人秀节目可以说是中国电视节目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类型之一,但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大多通过购买版权的方式复制其他国家的模式,本土化创新还不够,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对国外优秀真人秀节目的深入研究学习不够。除了选手选择策略,在主题及类型设定、规则与环节设置、编排策略、环境设置或舞美布置、后期制作、推广营销等诸多方面都有待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真人秀模式。本文研究的选手选择策略也只是初步的探索,事实上,选手策略还包括选手塑造、选手关系、选手与规则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1]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音乐电视真人秀节目运作秘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0-130.
[2] 王湘涛.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人物元素分析——以《中国好声音》节目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3(15):77.
[3] 夏颖.论电视真人秀节目人物塑造的叙事技巧和策略[J].电视研究,2013(09):73-75.
[4] 何双百,刘樟民.明星符号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消费能指[J].当代电视,2015(02):66-67.
[5] 马瑧宇.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纪实元素——以《美国偶像》为例[J].当代电视,2014(0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