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伟, 臧家宁, 宋贤睿, 伍 飞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办公室, 安徽 合肥 230022)
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知识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的传播更加迅速便捷,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变得更加广泛。知识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如何有效管理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管理,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快速发展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前期的大量的研究分析发现,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来说,普遍采用师徒制的知识管理模式,通过师傅对徒弟的“传帮带”,有效完成了技术技能、经验经历等隐性知识在师徒之间的传播。可以说,在中国大多数企业中,师徒制的广泛应用,对于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障了隐性知识在组织内的有序流动。目前关于隐性知识传递相关研究的论文很多,但是对于师徒制隐性知识传递微观过程的研究的文献很少,本文受OSI模型的启发,提出了隐性知识传递的层次模型,尝试从微观角度对隐性知识在师徒之间的传递过程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实现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的传播。
在知识管理中,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直接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无法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但是在知识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却是隐性知识,若将整个知识系统看成整座冰山的话,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隐性知识则占据了冰山的绝大部分。同样,在企业内部大部分知识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于组织、个体之中。由于大量隐性知识的存在,如何将隐性知识在组织之间、个体之间进行传递,以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承和延续,是隐性知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Nonaka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将知识传递过程分为社会化、外化、整合、内化四个阶段[1],对知识传递过程作了详细的阐述,但对每个阶段的微观过程未进行深入讨论。
在以班组作为工作单元的制造业、软件开发业等组织内部,聚集了大量的隐性知识,为了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组织内部知识的横向流动和共享,师徒制在这些工作单元受到广泛欢迎。一般来说,在组织内部,师傅们都具有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较高的操作技能以及深厚的企业文化背景,而徒弟们则是刚进入本岗位的员工,可能是新入职的大学生,或是进行了工作岗位调整的职员,简而言之就是对当前的岗位比较陌生的人。这些人通过师傅的带领,能够迅速融入工作角色,担负起一定的工作职责。
师徒之间的知识传播包括显性知识传播和隐性知识传播,对于师傅们所具备的相关显性知识,通过文字材料、培训授课等方式可以很快传授给徒弟,而且徒弟们比较容易掌握,而师傅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岗位技能大多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较难很快传授给徒弟,需要师徒之间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实现隐性知识在师徒之间的顺畅流动。因此,本文着重从隐性知识的传播角度深入剖析隐性知识在师徒之间的传递过程。师徒间的隐性知识可以分为操作能力的隐性知识和理解能力的隐性知识[2],操作能力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师傅手把手的教授和徒弟干中学实现传递,是较为低层次的隐性知识转移过程。而理解能力的隐性知识则是隐性知识转移的较高层次过程,涉及到对工作问题的分析判断,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一种感性认识基础上建立起的抽象概念和理论[3]。
在当前信息大爆炸时代,知识的转移呈现出网状结构,即每一知识个体即是知识的源,又是知识的目标,呈现出了网状知识转移结构,如图1所示。
但是,从每一次的知识转移过程来看,知识的转移是呈现单向流动的,即知识转移是从源端流向目标端,如图2所示。
从知识转移的单向流动过程分析,在师徒隐性知识转移中,转移结果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徒弟完全领会了师傅共享的隐性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
(2)徒弟接受了师傅的隐性知识,但是在进行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3)徒弟完全未能捕获到师傅所传递的知识信息。
第1种和第3种情况在师徒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发生的概率比较小,大部分隐性知识转移结果都是以第2种形式体现的,因此本文从第2种隐性知识转移结果入手分析师徒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
图3 知识转移的层次模型
通过分析各类知识的转移过程,可以发现,无论是个人间知识的转移还是组织间知识的转移,都可以细分不同的子过程,这些子过程对应不同性质的操作,但又存在相互关联关系。本文按照知识转移子过程所处的不同逻辑阶段,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对应知识转移的四个层次,即知识的转移从下到上按照数据层、语言层、语义层和应用层的过程来进行,如图3所示。
数据层作为层次模型的最底层,同时也是知识转移的最低层。该层是保证知识在师徒之间正确有序传播的关键层,师徒的知识在该层以文字、声音、动作等多种形式存在。作为知识源端的师傅,就是将知识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传播至徒弟所在的知识目标端,但是无论是何种表现形式,对于源端的师傅和目标端的徒弟来说,最终都是以知识形式存储于大脑中[4]。
传输层主要是解决如何将语义层的表述知识合理传播的问题,在践行师徒制的企业,实现隐性知识由师傅到徒弟的传播,采取合适的传播方式非常重要。一般采用学中干的方式,师傅将想要传授给徒弟的知识,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让徒弟在模仿中学习领会。该层是知识传播的载体,师傅多交叉声音、图像、情境模拟、手把手地矫正对方动作等多种传输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语义层是将隐性知识聚合的过程,在该层师傅通过不断地审视自己,明确自己身上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技能、品格是徒弟必须具备的,而且是需要在带徒过程中潜移默化传递给徒弟的,然后选择采用隐喻、示范等多种方式提炼、凝聚形成表述知识。以电网企业的设备运维检修为例,快速定位设备缺陷隐患的能力是无法通过书本知识获得的,是师傅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而这些经验、技能正是新入职大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角色所迫切需要的。因此,在师带徒过程中,师傅首先会审视自己有哪些技能和本领需要尽快传授给徒弟,以使徒弟能在工作中独挡一面,而师傅对自己所具备技能和本领的审视过程就是语义层要解决的问题。
知识层的内容就是存在于师傅和徒弟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是实现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知识层的内容对于师傅和徒弟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价值创造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知识层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隐性知识势差的存在,正是因为师傅和徒弟知识层之间的知识势差实现了隐性知识在师傅和徒弟之间的有效传播。
在师徒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中,表面上看起来仅是隐性知识实现由师傅到徒弟之间的转移,实际上这个知识的转移过程,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都经过了四个层次。在师傅所在知识发送端,隐性知识经历了知识层→语义层→传输层→数据层的过程,隐性知识到达数据层后,表现为文字、声音、动作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声波、光等传输信号到达徒弟所在的知识接收端。将师傅所在的知识发送端所经历的过程称之为封装,徒弟所在的知识接收端所经历的过程称之为拆封,即实现数据层→传输层→语义层→知识层的拆封过程,最终完成隐性知识在师徒之间的传播。
徒弟的知识结构对于师徒之间的隐性知识传播效果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一般来说,师徒之间的知识重叠部分越大,隐性知识的传播效果就越好。徒弟若对师傅所传播的隐性知识涉及领域不熟悉的话,很难较快地吸收转化所接收到的信息,造成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阻塞。因此对于新进入某一领域的徒弟来说,要想很好地吸收接纳师傅的隐性知识,首先要掌握了解该领域的显性知识,学习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力争与师傅有更多的知识交集,实现隐性知识在师徒间的顺利传播。
图4 N次握手模型
在师徒间的隐性知识传播过程中,知识从师傅转移到徒弟后,由于徒弟的知识结构、领悟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徒弟在将知识信号拆包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发生偏差,此时徒弟掌握的知识与师傅掌握的知识就有了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知识从师傅到徒弟的无差错传播,需要引入知识纠错机制。本文将N次握手模型作为师徒知识传播的纠错机制,同时,实践也证明通过N次握手模型能够有效保障师徒之间隐性知识正确传播。N次握手模型如图4所示。
基于N次握手模型,徒弟将接收到的隐性知识经过拆包、封包一系列转换后再将知识反馈传播给师傅,希望师傅能够对接收到的隐性知识进行正确性确认,该过程称为“请求”。师傅在接收到徒弟的隐性知识后将会与自己传输的隐性知识进行比对,若徒弟的隐性知识就是师傅想要传播的隐性知识,则师傅发送应答信号给徒弟结束本次纠错过程;若发现徒弟的隐性知识发生了偏差,师傅则在应答信号附加纠错信息以告知徒弟所接受到的隐性知识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偏差,徒弟接收纠错信息后则及时进行更正。接下来,徒弟则发起下一轮请求,即将修正后的隐性知识发送给师傅再次进行正确性确认。师傅将根据徒弟发送来的内容再次对隐性知识进行比对操作,若仍有问题,则继续开始下一轮的纠错过程,直至隐性知识在师徒之间实现无差错传播,完成N次握手纠错过程。
本文通过建立层次模型,将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分为四个层面,从微观角度对师徒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深入的透析。采用师徒制的各类企业,利用隐性知识传播的层次模型可以在师带徒过程中很好地了解哪些层次是每对师徒间知识传播的薄弱环节,从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举措来弥补改进这些薄弱环节,以实现作为企业核心资源的隐性知识在员工之间的顺利传播和共享。本文仅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进行了研究,下一步还需要通过实证分析等多种形式对层次模型的影响因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析。
参考文献:
[1] NONAKA I.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 A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s, 1994, 5(1): 14-37.
[2] 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87-184.
[3] 吕妍,梁樑.师徒制技能提升模型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8,29(5):78- 83.
[4] 李南,王晓蓉.企业师徒制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3(2):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