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迫”到“需要”

2018-07-01 17:04刘亮亮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轿车分工新课改

刘亮亮

案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学片段

师:我们刚学习了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统计1分钟内某十字路口通过的小轿车、客车、卡车的数量。好不好?(生:好)那我们先分组,小组内分工,一个人统计一种汽车。

学生组建小组并分工。教师用课件播放视频:1分钟内某十字路口川流不息的汽车。学生开始统计,整个教学进行得很顺利。

新课程改革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于是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都注意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利于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觉思考、主动质疑,通过交流探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一些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教师不管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反正一有问题就小组合作讨论。曾经听到“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执教老师让学生共进行了5次小组合作学习,时间都不超过1分钟。这样的合作学习有意义,有价值吗?是学生需要的吗?很显然,这样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中衍生出来的“伪劣产品”。同样,上述案例中的所谓合作学习,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只是在忠实地执行教师的指令。相比而言,另一位教师在教学上的处理就让小组合作成为了学生自己的选择。

在学习了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后,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方法统计1分钟内某十字路口通过的小轿车、客车、卡车的数量。待学生准备好后,教师用课件播放视频:1分钟内某十字路口川流不息的汽车。由于汽车速度较快、种类多,学生根本无法统计出来。于是学生纷纷要求老师再播放一遍。教师很大方地再播放一遍,可播放结束时学生还是无法准确地统计出来。

生:老师,汽车速度快、种类多,我们来不及统计。

师:那怎么办呢?

学生陷入沉思。片刻后,有学生站起来说:“一个人来不及,我们可以几个人合起来统计啊。”

师:行啊,怎样合起来统计呢?

生:我们可以小组合作,先分工,一人统计一种汽车不就行了嘛。

学生恍然大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这个方法。于是他们进行分组和分工,很快就统计出准确结果,合作成功的喜悦洋溢在学生的脸上。

同樣是统计1分钟内某十字路口通过的小轿车、客车、卡车的数量,都使用的小组合作学习,一个是“强迫”进行的,一个是基于学生需要而展开的。上述两个案例反映了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与第一位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正好相反,第二位教师在教学中预设了情境冲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急中生智自发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时候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的需要进行的,这样的合作才是真合作,是“正宗产品”,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这样看来,教师在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时,应多考虑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而非教师的生活经验,更不是教师的想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摆设,应该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时,要考虑问题的含金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摈弃浮华,回归真实,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作者单位:邵阳市双清区志成学校)

猜你喜欢
小轿车分工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车辆疑云
小蜜蜂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