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2018-07-01 17:03
红旗文稿 2018年5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群众国家

实践发展无止境,改革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发展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深入推进改革,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科学谋划改革,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精辟阐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么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由此形成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引领中国新一轮改革大潮风生水起、激荡神州。

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40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一个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要获得更好更快、更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依靠13亿人民的磅礴伟力。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分享“改革红利”。改革为了人民,早已书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底气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无论是过去干革命、搞建设,还是今天抓改革、促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与进步,但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将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就要了解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领域、最迫切期盼解决的问题,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落实改革方案、推进改革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分享“改革红利”。

以人民为中心,要让改革成为“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依靠人民,人民是改革顺利推进的不竭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力量的根本源泉。改革之所以不断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形成改革合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革命,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真正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无穷智慧激发出来,凝聚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力量,以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改革中遇到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要把群众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是过上“好日子”,要由群众自己来感受,来品味,来评價。习近平总书记以真挚的人民情怀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看改革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检验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因此,要针对改革决策建立社会稳定评估机制,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

2.始终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发展阶段,公平正义实现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在当代,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全体人民在各尽所能创造社会财富基础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追求。如果不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改革消除偏离公平正义的各类障碍,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制度与体制始终在公平正义的轨道上运行,为人们提供平等享有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社会公共资源的权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构建公平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要把促进公平正义作为审视各项改革工作的标准,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以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价值准则。

3.始终坚持统筹推进的价值方法。统筹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方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和统筹方法论。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出现步伐缓慢化、问题累积化等现象,这表明当今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风险也日益增大。“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随着国内外环境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更多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根本方法在于统筹协调推进。

坚持统筹推进的根本方法,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不是过去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深度革新,是全方位改革和改进。系统性,不是过去各领域体制改革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系统推进。整体性,不是过去止步于改进体制机制,而是要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协同性,改革越深入,越要协同推进。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

4.努力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及治理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不同国家的治理体系不同,治理能力也存在差异。但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比较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就不可能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形成国家建设和发展所必需的向心力、凝聚力。这也是世界各国在治理模式探索上给予我们的启示。中国在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国家治理道路方面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国共产党探索治理国家体系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制度目标,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要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必须在坚定制度自信基础上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从总体上讲,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与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相比,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必须适应时代变化和国家现代化进程,在着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下功夫。要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和自身事务的能力,把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实际效能,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水平。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群众国家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把国家“租”出去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遵循法治 促进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