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雅
河南省洛阳市正骨医院河南骨科医院骨关节病介入脊柱微创科骨质疏松科,河南郑州 450000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全身性疾病的一种[1],经常合并其他全身脏器疾病,如呼吸系统损害,以至于提升了临床护理难度。该次研究对象是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纳入且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报道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该次分析涉及的40例样本均来源该院收治纳入的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分组实验基础为不同护理方法,一组纳入20例,参照组女性9例,男性11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0岁,中位年龄(50.21±4.21)岁;实验组女性 11 例,男性 9 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 31岁,中位年龄(51.54±5.07)岁。验证统计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纳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纳入道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术前患者因长期病痛折磨,容易形成严重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详细为其阐述手术的优势和重要性,提升患者的信心。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病变,予以常规心电图以及心脏双源CT检查,并且邀请心内科专家进行会诊诊断,让麻醉科医师进行合理评估手术符合情况,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呼吸,为医生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了解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如存在糖尿病,需要予以饮食干预和血糖监测,维持11 mmol/L及以下的血糖水平,对于切口愈合比较有利。②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予以去枕平卧位姿势,同时给予吸氧以及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发生异常现象,需要及时汇报主治医生。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渗出情况,如存在引流管,需要维持引流的通畅,同时观察患者引流液的引流量和性质,若引流量超过每小时300 mL,需要夹闭引流管,等待医生处理。间隔2 h对患者进行一次轴线翻身,避免发生褥疮。详细为患者和家属阐述手术方法,如前路内固定术,等到患者社肠道通气后才能够进食,避免发生腹胀进一步加重痛苦。夹闭尿管,间隔4 h开放1次尿管,输液过程中间隔2 h开放1次尿管,不能持续开放尿管,避免膀胱发生萎缩,必要的时候可以冲洗膀胱,避免出现泌尿系感染。对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进行观察,如果不存在截瘫,术后第1天,实施跖曲运动、足背伸运动,收缩小腿腓肠肌和股四头肌,对于截瘫者让家属适当按摩患者双下肢,避免形成血栓。
观察两组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评分。
该次收入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选取SPSS 19.0统计学检测软件处理,对两组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对两组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用(±s)形式表示,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数据显示,实验组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实验组和参照组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数据显示,实验组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满意度评分(90.32±3.22)分,参照组强直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满意度评分(80.21±4.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3 1,P<0.05)。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进行性的一种炎症性疾病[2],发病之后累及患者脊柱﹑髋关节、骶髂关节,导致发生进行性关节僵硬和局部疼痛,进而促使关节出现畸形和骨性强直。因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特点,促使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十分容易出现脊柱骨折症状,如果出现脊柱骨折,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3-4]。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具有显著的损伤机制﹑好发部位﹑影像学特征等特点,不同于常规脊柱骨折,所以,十分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的现象,因此需要临床上寻找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5]。
此次数据显示,实验组强制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满意度评分(90.32±3.22)分显著优于参照组。
综合以上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在强制性脊柱炎伴发并脊柱骨折患者中相比较常规护理的作用更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1]李玖利,潘佩婵.循证护理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2):143-144.
[2]王作营.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6(9):119-120.
[3]郭昆,戴晓洁,周育红.1例强直性脊柱炎伴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J].心理医生,2016,22(18).
[4]郝会芬.浅谈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7):92-94.
[5]单铎,廖文胜,朱忠培,等.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医学特征及治疗方法[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7,2(2):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