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洪
达川区赵家镇中心卫生院中医内科,四川达州 635751
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其中,大量饮食造成的中年肥胖更是日趋严重,“三高”症状更是明显增多[1]。具体而言,在肥胖人群中,血液相比正常体质人群的粘稠度要明显较高,导致血脂大量堆积在血管壁上,进而也就导致了动脉硬化以及血压增高,最终也就导致了脑血栓形成而致患者死亡或残疾的情况。为此,该文就在2015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从该院选取8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探究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以及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效果和ADL功能检测机制评分,现报道如下。
从该院选取8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介于3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5)岁;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介于 36~73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5)岁;职业可分为在职干部、退休干部、居民、司机以及农民。在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所有患者均通过CT进行了确诊,病例类型主要为动脉硬化造成官腔狭窄与血栓形成的病例,同时对患有动脉炎以及真红细胞增多症的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排除,且被选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职业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治疗、西医治疗或康复护理,而在观察组则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并在补阳还五汤中加全蝎、水蛭加减治疗,1次/d,(190±20)mL/次[2]。 其中,补阳还五汤主要可包括赤药15 g、生黄芪 60 g、当归 15 g、鸡血藤 13 g、川芎 15 g、地龙 12 g、红花 12 g、水蛭 6 g、桃仁 12 g、通草 10 g、泽兰10 g、甘草6 g。在患者伴有肢体寒、舌白等情况下,可加羌活、防风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在患者伴有头昏、头痛、耳鸣以及目眩等情况时,可加用生龙骨、生牡蛎进行治疗,而在患者出现偏生麻木、口斜眼歪、大便干燥等情况下,可加用胆南星、全瓜蒌以及生大黄进行治疗,而当患者突然晕厥且不省人事,亚冠紧密的情况下可采用羚羊角粉、石决明等药物进行治疗。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进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
在ADL功能检测机制评分方面,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患者可自理生活的人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需要辅助的人数少于对照组需要辅助的人数,具体而言,在观察组中,可自理生活的患者有19例,对照组可自理生活的患者有7例;观察组中生活需要辅助的患者有19例,对照组中生活需要辅助的患者有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栓塞、脑栓塞形成以及腔隙性脑梗死是诱发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而在上述诱发原因中,脑血栓形成是最为常见的原因,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脑血栓形成的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这研究导致在老梗死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为诱因的老梗死最为多见。就动脉粥样硬化而言,其诱发原因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即:高血糖、高血脂。在患者出现高血糖时,极易导致相关脑动脉狭窄以及闭塞性病理的产生,进而改变血液成分以及血液动力学,进而促使患者脑局部供血降低以及对部分位置的供血功能进行加速,进而形成血栓,继而引发脑梗死的产生[3]。
在面对脑血栓形成进行治疗时,中医普遍将发病机制进行多种分类,其中,主要可分为痰瘀互结、痰热腑实以及肾气虚弱。而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被认为是最为主要的发病原因,同时也是造成缺血性中风的核心原因。为此,在脑血栓形成进行治疗过程中,补阳还五汤也就成了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在脑中风的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效果尤为显著[4]。同时,也有人通过从发病、病机变化以及转归等方面对气虚血瘀在中风病程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而从中可以明显发现,脑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主要作用于气阴两虚,进而导致气血瘀。而由此可以看出,在对脑血栓形成进行治疗时,所要掌握的核心治疗内容就是益气活血。在现今的临床医学中,其治疗方法则主要是从血压、血脂以及血糖的控制方面进行出发,以达到改善患者脑供血的作用。另外,采用溶栓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溶栓治疗却不得不面的时间窗以及禁忌证的注意,为此,综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很多患者也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进而也就导致该种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5]。
就补阳还五汤加减而言,该药方中主要包括了赤药、黄芪、当归、川芎、地龙、红花、水蛭、桃仁以及全蝎。其中,黄芪的作用主要可体现为补气脾胃、旺气行血以及祛瘀通络;赤药、当归、川芎、地龙、红花、水蛭以及桃仁则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地龙具有活络通经的作用;全蝎具有镇惊熄风的作用。而通过近几年来的深一步研究发现,黄芪可有效减少血栓的形成,同时也可减少血小板粘附的比例,进一步加速聚集血小板的集聚,同时,也可减少血浆中涡阳化脂质的饱和度,进而降低脂褐素的生长,起到有效对抗脑组织病变的情况。另外,在补阳还五汤中所包括的当归、川芎、赤药以及桃仁还具有较强活血祛瘀以及抗凝血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从该文的研究结果中也可看出,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DL功能检测机制评分方面,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患者可自理生活的人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需要辅助的人数少于对照组需要辅助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脑血栓形成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不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而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较强,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高鸿,闫平.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1-12.
[2]张朝阳.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0):119-120.
[3]傅祥坤.心脑舒通片治疗脑血栓形成24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479.
[4]杨军伟.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143-144.
[5]钟同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临床观察[C].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山东: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2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