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师九十团新闻中心,新疆博乐833409〕
从河南郸城到新疆兵团支边,一干就是25年;从娃娃上不起学,到奋斗致富;从电焊维修,到改进创新农机。爱动脑、肯钻研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九十团十连职工姜国俊,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独到眼光,对农用机具进行改进创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天地。
图1 改进农机
记者来到姜国俊的农机库时,他正忙着给打药机切割、打眼、焊喷杆,这是再次改进655、750型机车牵引的自动伸展平衡打药机。说起自己的小发明,他滔滔不绝。“其实都不是特别高科技的发明,只是我敢想敢试,普通人就能做到。”姜国俊介绍说,“最早这个液压杆是人工收,后来就改装液压杆可以自动伸开、收起。在地高洼不平的情况下,架子晃动厉害,给它装个液压系统。打药时架子稳定性好、喷洒均匀。驾驶员在车上不用下车扳动液压系统手柄就可以控制。”
图2 量尺寸
图3 切割钢材
姜国俊获得“科普惠农带头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是个不折不扣的创新型技能人才。荣誉的背后却是苦练,“每个行业都不容易,要想做好就要吃苦。”
他从小就喜欢摆弄机器。1996年连队没有修农机的地方。姜国俊东拼西凑买了一辆小四轮,一年后还清借款6 000元。后来用卖小四轮的6 500元钱购买电焊等工具,在连队开起农机维修店。当时有多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图4 焊接打药机
干一样就要把一样干好。修车时想着进点配件,谁的车坏了就换个零件。照着拆,拆了装,这样就把操作农机的基本功给练出来了。
从“门外汉”到“农机迷”的华丽转变,得益于姜国俊的勤奋好学。从农机的结构、操控、修理,到设计、绘图,他自学成才。别人吃饭,他在钻研机械图纸;别人休息,他在操作农机。有一阵子,他迷上了农机,自费到技校学习电焊技术。一门心思钻在里面,妻子叫他吃饭根本顾不上。
图5 对打药机绑结
姜国俊一步一步改,终于在2013年销售第一台自己做的小四轮带动的碎土机3 800元。每一分努力都将会有收获,这让他的兴趣和热爱开了花。2014年姜国俊申请了打药机上“自动收线器”、“减震平衡器”和“锁定滑块”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完成了团场所有打药机的改进。
没几年,经过认真学习和操作实践,姜国俊对碎土机、封土机、搂膜机、施肥机、推雪机、打药机等10余种农机改进技术了如指掌,日常农机维护、修理不在话下。
图6 给打药机轮胎圈套
相比之些,最让他自豪的发明是他的打药机。从加大药罐、增高机体,到自动调节机体高度、自动、全自动收展架子。他一步步从第一代人工气压式15匹马力机车带动的打药机,创新改进形成第五代全自动90匹马力带动的打药机。
姜国俊对打药机进行多次改进创新,但又遇到了难题。要找到打药机的缺点在哪,优点有哪些,哪个有问题要及时改变。他观察发现,有些农机在使用时不好操作、尺寸不对,改变角度,一遍一遍改。他照着想法去做,有时只需要稍做改动,便会更加省时省力。
如果打药机颠簸厉害,应更新轮胎,加大加宽;另外给打药机后面的架子装上弹簧。根据小汽车原理,给打药机装上避震器,左右调油压缸平衡,这样机车走到农田里,即使打药机跟车头再颠,它后面的大架子打药也不会颠,只是晃动一下,避免产生打药不匀的现象,升级改造了一款全新自动打药机。
在全程机械化提升机采棉的同时,姜国俊另辟蹊径。2017年扩大规模,投资5万元,在连队新建了一个农机库,增添了设备。因为他诚信经营,许多外地农民前来订做农机具。
图7 给打药机做最后检测
如今,改革的春风吹拂垦区大地。取消“五统一”后,农业机械行业成了新宠,姜国俊更迷恋他的农机了,到这里来定做打药机的人也越来越多。2018年订单有8台打药机、3台装棉花拖斗箱,已销售4台打药机。他的农机销售到石河子、博乐及附近乡镇农民。姜国俊对农机的改进和发明上了瘾,还在琢磨自己的新发明。
春播期间,职工的搂膜机、播种机、封土机坏了,或需要焊接什么零件,他都热情服务,既为棉农解决了不少问题,给大家带来方便,也使自己的腰包越来越鼓,再加上承包棉花、搞农机维修,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让更多职工群众享受科技福利,毫不保留传播科学技术,让更多人拥有创业资本,这就是姜国俊深远而朴实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