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农机水平也在发生着突飞猛进的改变,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机工作落实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应用农机设备在实际生产、劳作中的应用提升其工作的效率等情况。但是,随着推广的逐渐深入,其中的问题也愈发的显露了出来,会买不会用、会用不会维修等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际生产环节的农机设备使用效率,由此,针对这一问题开展针对农民的农机技术培训,从根本上让农机设备的购买者、使用者们快速的掌握实际使用环节的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帮助农机设备的正常使用、合理维护,成为了我国农机研究、推广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阐述、研究,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优化措施,以期在根本上促进我国农机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进而帮助我国农业发展逐步走向辉煌。
1.现阶段我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截止目前,我国针对务农群体的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已经开展了数年的时间,我国农机技术推广者们也已经逐渐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推广道路,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中的问题也愈发的显露出来,本文认为,在现阶段中,我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培训对象单一,存在较为显著的认知性不高问题
首先,在传统的培训理念中,农机技术的培训对象大都是从事于农机操作的基层农民,培训内容也是相对较为单一的农机结构、驾驶原理、故障分析等流于表面的知识介绍,很难具备较为明显的实用性同时应用效果也不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乡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解除农机的渠道越来越多,便不再重视有关基础农机技术的培训工作,继而造成较为明显的农机技术培训不足问题。
1.2 政府对于农机培训的重视程度不高,从业人员不稳定
其次,政府对于农机技术培训重视程度的不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农机培训的开展情况,重视程度的不高必然会造成对于从事于培训的教师福利、薪酬待遇存在问题,从而在根本上影响了我国农机技术培训的有效落实。与此同时,培训工作大多不规范,“草台班子”较多,使得我国农民对于农机技术的培训接受不系统、不及时,都会影响实际农机技术的推广和落实。
1.3 缺乏专业的培训人员,培训质量一般
大部分农机技术培训学校教师都会像农机设备的使用者们传输传统农机设备(例如,拖拉机等)的技术知识,而很难紧跟社会农机设备发展的角度进行更新,从而使其无法与形式、与时代所接轨,就更无法去奢求培训的质量情况。
2.優化当前形势下农机技术培训的措施
根据上述现阶段我国农机技术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想要针对性的予以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一进行改善:
首先,应将原有的农机技术培训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推行公益性农机技术讲座的同时提升务农人员对于农机技术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的农机应用环节,我们可以发现,农机技术培训是保证后续农机设备正常、高效使用的重点,由此,在实际的培训环节,政府等相关管理部门应将原有存在问题的农机技术培训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充分的利用当地政府的人力资源同时结合实际的区域特色,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机技术培训工作。
其次,应提升从事农机技术培训人员的专业素质情况。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是保证农机培训工作高效落实的前提保障之一,所以,在这一环节构建具备较强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教师对于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这一阶段,可以选择具备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进行有关农机技术专业应用领域知识的讲解,并有专业的部门定期组织新技术、新模式的讲座、培训,使其能够将新型的农机技术知识更快、更全面的传递给农业工作者们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科学化发展。
最后,应该构建一农业发展为核心的多样化培训模式。让现在的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走进农田、走进生活,让农机设备的实际操作者们在实践中了解农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在提升培训的普及度和质量情况的同时扩大培训服务的区域,为我国农业人员的增产、增收添加助力。
3.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科学化、多样化的农机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实际的农业建设之中,因此应针对农机设备在今后工作中进行更多深入的研究,并以期通过其对于生产、劳作环节的积极影响来促进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
(作者单位:678300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