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84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应立足地市,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主动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适时地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制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以此促进专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以日语专业为例,近年来全国范围内许多大学都增设了日语专业,据教育部2013年统计数据,我国目前设置有日语专业的大学有506所,在日语专业云集、同质化现象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日语专业必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走出自己的特色。目前地方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1.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脱节。市场并不需要只会日语的日语人才,但是不少地方高校日语专业仍然一厢情愿的只在日语能力上下功夫。2.课程设置上重学术,轻实践。不少地方高校课程设置上照搬了一些985、211研究型高校的做法,大量设置了文学文化研究、语言学研究等课程,走学术培养的道路,而没有找准自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四川省正处于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发展时期,在四川省工业规模不断攀上新量级的同时,高新区工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据悉,2015年的工业产值中,八成以上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最大。作为地方普通高校日语专业,我们围绕四川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深入市场调研,结合国内外形势,将日语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紧密结合,将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有扎实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又具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结构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适应于以日语为工作语言的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兼顾企业管理、生产管理、客户服务、营销等岗位。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的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的研发合作是主要形式。大学知识扩散的需要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源的需要,构成了协同创新的供需市场。协同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优先转型升级。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核心是战略、知识和组织等要素的协同。体现在外语专业建设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产学研战略联盟可以实现产学研各方在战略层次上的创新协同。企业利用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在技术攻关上的全面合作,推动技术创新,通过人才联合培养丰富人力资源储备,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高校在现实技术需求的推动下,加强科学研究及转化,注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环境,弥补科研与教学经费的不足,强化其服务社会的功能[1]。
为切实贯彻中央和国家关于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增强相关领导干部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的能力,教育部先后举办6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专题研讨班,共有来自5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的主要领导参加,累计开设48场专题报告、15次案例教学和12次主题交流研讨课程[2],可见国家对地方高校转型的重视。因此,地方高校在充分体现普通本科高校的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突显出“地方性”和“应用型”。地方高校日语专业也同样要突出“地方性”和“应用型”。突出“地方性”,要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实现日语专业契合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满足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突出“应用型”,要贴近地方产业需求,构建契合地方重点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群,培养达到行业企业核心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从近年来我院日语系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以日语为工作语言的对日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管理等行业每年约占40%。从近三年就业情况分析来看,日企在我省投资活动没有显著增长,传统意义上的日语岗位需求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但同时由于我国企业发展态势强劲,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谋求与日本进行技术合作,对于日语专业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同时也要求日语专业教育必须打破既有的以语言教育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尝试“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有进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的实践尝试,才能够打开新的门路,为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保障。
近年,贵州省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投资增长迅速,但主要还是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近年开工建设的项目中,仅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一期获得17.83亿元、8座中型水库获得11.91亿元贷款,其他融资渠道几乎缺失。因此,需要在确保各级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金融信贷支持政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水价改革,探索有利于建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土地政策和税费减免新政策。
知识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属于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是知识在合作组织间的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本质上是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和提升过程。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如果不是面向产业需求,企业就难以识别所接受知识的市场价值,因此就会导致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错位,提高了合作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和知识交易成本[3]。因此,要提高协同创新效果就必须重视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等关系知识结构和知识特性等方面的提升。
1.人才培养方案:“外语+”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更新外语教育理念。教学目标要从基本技能的掌握转向实际应用;教学内容要从语言知识的导入转向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教育模式要从学术旨趣转向外语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除训练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之外,还应使学生掌握外语学习策略,培养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中运用外语完成各种任务,同时增强学生积极参加中外交流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第二,要在特定的行业形成与企业和市场紧密相连的链条,培养该特定行业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整合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课、素质教育选修课等课程体系,
我院日语专业采用“3+1+1”培养模式,前三年在校培养,统一按照“日语+IT”的方式进行培养,按照行业标准、企业需求,校企共同研发课程设置。第四年到企业,参与到工作项目当中,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毕业后进入对日相关岗位就业、培训提升一年,条件成熟后选派赴相关企业就业。
2.课程建设:结合日语专业日语特色,并区别于其他计算机专业人才,将课程集中在:IT运维和IT服务、软件开发与测试、BPO流程对应、BPM业务过程管理、KPO知识流程外包、项目管理与需求分析等项目培养上。企业选派高层管理人才和一线技术人才直接参与职业规划指导和课程教学,并利用校内外的实验室设备对学生进行实训,实训内容包括:日本品质管理业务文书的处理及管理,流程跟踪;日本购买业务的数据加工,登录及文书制作;利用电话和邮件用日语与客户进行沟通;服务外包项目各个节点管理等。课程完成后,企业每年为日语专业学生提供200个以上的对日信息技术服务实习工作岗位。第三学年实训课程总课时数共220个课时,占比30%;第四学年实训课程总数占比100%。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型跨组织关系,单个组织无法取得合作的全部控制权,则需要在更高层次上构建一个新的组织机构,摸索出新的组织模式,加强各种支持性组织共同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从而克服传统产学研合作的局限性。
我院日语专业与企业共同设立了“对日信息技术服务班”管理组织机构,其下设教研室、双师双能教师发展中心、实践教学基地。
校企齐抓共管,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双师型队伍。推进企业导师培养,企业导师由企业高管、一线技术人才担任。在正式成为学生导师前,校企一起安排导师系列培训,培训合格者才能成为企业导师。对导师进行阶段性考评和反馈,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同时聘请行业内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讲座、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推动日语专业教师队伍转型建设,按照对日信息技术服务的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考察、实训;分批次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定期举办各类研讨会、技能培训班;选送教师到行业协会、企业海外研修中心学习,校企共同推动“外语+”产学研的研究和成果转化。
共同设立了对日信息技术服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基地位于天府软件园B区,占地3000余平方米,包括业务工作室、培训室、电视会议室等30多个房间,有500多台电脑、服务器等设备,相关设备均采用了行业领先器材,基地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IT企业一线管理、技术人员,在实践实验教学中能够把行业最前沿的专业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出日语水平熟练、具备对日信息技术服务能力的“外语+”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同时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聘请行业专家、国内外专家、同类型地方高校分管领导构成第三方评审机构,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势,对教学过程和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日语系为例,产学研联合培养“日语+IT”人才已初显规模,每年参加对日信息技术服务实习实训的学生占年级总人数比例持续增加,2016级学生参加人数已达到94.1%,见表1。
表1 “近年日语+IT”岗位实习人数与占年级总人数比例
以产学研协同培养“外语+”人才模式给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日语专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下为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前后对比情况(见表2):
表2 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前后对比情况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日语专业在培养“日语+”人才实践中,经过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后,稳步加入技术、工程类等理工科项目的投入力度,培养培训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同时也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1.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日语专业目前已建设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基地建设,加大校企双方投资力度,完善运行机制,力争将基地发展为校内外一体化基地,打破校企界限,在校内建设“数字化模拟工厂平台”,打造“校内可工作,校外可授课”的生态环境。企业利用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推动技术创新,通过人才联合培养丰富人才资源储备,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人才孵化中心建设: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不应仅仅为某一企业所用,应积极顺应社会和行业需求,与省内行业协会紧密合作,第一时间掌握社会人才需求动向,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指导,并提供就业岗位。高校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注重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改善学生的实习和就业环境,强化社会服务的功能。
1.师资建设:将高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纳入到同一聘任、考核和评价体系当中,有计划的分批选派日语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行业培训和实际锻炼,同时也将一线工作实践转化为教研科研知识成果。
2.教研与科研建设: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申报校级、省级的重点课程建设。同时,应联合开发与之适应的教材体系,将理论和实践转化为教学知识成果,并适用于全国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完成基于专业建设的一系列论文、专著、研究报告,为产教融合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
1.行业认证体系建设:成立质量管理监控小组,制定质量管理体系,设立监控员职位,邀请省内各行业协会会长、知名企业家担任质量监控员,并与行业协会共同研究制定行业认证体系,保证专业建设方向与社会需求紧密一致。
2.国际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日语专业优势,拓宽国际化合作教育途径,积极与海外应用型学校合作,引进海外兼职教师资源,每年聘请海外专家到我院进行为期三个月左右的集中授课,国内学生输送到海外实习就业的形式,丰富专业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是三位一体的,三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战略协同是基础,知识协同是核心,组织协同是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应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不断提升高校与企业以及其他支持性组织的战略性伙伴关系,才能提高校企双方的服务社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以产学研协同培养“外语+”人才为研究对象和目标,做了关于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建设思路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和预期成果等方面的探讨,此研究为“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决策参考和实施模型。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凝练办学特色,培养人才适应性、针对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推动四川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合作开发、共建实体的高级阶段;同时还将促进四川地区离岸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整体提高我省产业技术能力。该研究结果还将建设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基地,与企业共同发展自主创新性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的高科技企业,集聚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1]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9.
[2]刘志敏.聚焦创新驱动战略 助推产教融合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6:(23):31.
[3]胡恩华,郭秀丽,产学研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