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服装在洗后外观检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2018-06-28 01:49:36张丹萍
纺织报告 2018年4期
关键词:起皱变色平整度

张丹萍

(福建省纤维检验局, 福建福州 350000)

目前,纺织品洗后外观质量主要依靠目光比对进行考核评定.国家只出台了4个洗后外观评估的标准:GB/T 19980-2005《纺织品服装及其他纺织最终产品经家庭洗涤和干燥后外观的评价方法》、GB/T 13769-2009《纺织品评定织物经洗涤后外观平整度的实验方法》、GB/T 13770-2009《纺织品评定织物经洗涤后褶桐外观的实验方法》、GB/T 13771-2009((纺织品评定织物经洗涤后接缝外观平整度的实验方法》和部分出台的标准有涉及洗后外观的要求,如GB/T 2660-2008《衬衫》有洗涤后起皱级差的要求,GB/T 2662-2008《棉服装》,GB/T 22849-2014《针织T恤杉》,FZ/T 81007-2012《单夹服装》,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等有洗后外观的要求。GB/T 26385-2011《针织拼接服装》有水洗后拼接处外观的要求。然而这些要求都过于简单,满足不了消费者洗可穿性能的需求。所以检验人员是否能更加全面、准确、客观地对纺织品洗后外观质量进行评定对检验结里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1-3]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A型标准洗衣机--水平滚筒、前门加料型

1.2 标准洗涤剂

无磷ECE标准洗涤剂(不含荧光增白剂)

1.3 陪洗物

类型Ⅰ100%棉型陪洗物;类型Ⅱ50%聚酯纤维/50%棉陪洗物;类型Ⅲ100%聚醋纤维陪洗物。

1.4 洗涤程序

GB/T 8629-2017《纺织品 实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A型标准洗衣机洗涤程序:

9N适用未经特殊整理和漂白棉和亚麻织物;6N适用未经特殊整理的棉、亚麻或粘胶织物;6M适用漂白尼龙、漂白涤棉混纺织物;5M适用经特殊整理的棉和粘胶织物,染色锦纶、涤纶、睛纶混纺织物,染色涤棉混纺织物;4N适用棉、亚麻或粘胶织物;4M适用丙烯睛、醋酸纤维和三醋酸纤维,以及与羊毛的混纺物.涤毛混纺织物;4G适用羊毛或羊毛与棉或粘胶混织物,丝绸;3G适用丝绸和印花醋纤织物;4H仿手适用模拟手工洗涤不能耐机械洗涤的织物。或者根据客户的要求选定洗涤方法程序(水洗或者商业干洗)和洗涤次数。

1.5 干燥程序

A—悬挂晾干;B—悬挂滴干;C—摊平晾干;D—平摊滴干;E—平板压烫;F—翻滚干燥。

1.6 调湿与预调湿的标准大气环境要求

温度为(20±2) ℃,相对湿度为(65±4)%。

1.7 试样要求

对于纺织品服装,至少选择2件进行实验,一件作为原样用于对比,其它作为测试样进行洗涤实验。洗涤前需仔细认真核对试样的款式、颜色、印花、拉链、纽扣、扭曲等外观是否完全一致,如有异常应做好记录。并将试样放置于标准大气环境下进行调湿,调湿时间4h。

1.8 人员要求

评定洗涤后外观质量的方法主要依靠目光比对进行。因此评定要由两名检验人员完成,在色牢度评定、起毛起球、尺寸变化率、外观平整度、褶皱保持、接缝外观等方面评定需要有一定经验的且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严格培训,统一的检验目光和稳定的检验结果,方能参加洗涤后外观质量的评估,以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1.9 评定环境的要求

一般要求外观评估需在600lx光照条件下进行其中起毛球、外观平整度、接缝外观等应在相应的实验方法规定下进行评定。变色、沾色则应在指定的D65光源下,以GB 250-2008规定的变色灰色样卡和GB 251-2008规定的沾色灰色样卡为依据.评定试样的颜色变化以及自身沾色变化。

2 洗后外观的评定内容

2.1 洗后样品整体外观的变化

服装面里料(大身、领、袖等)变色、沾色;接缝外观、平整度、起泡起皱;面料结构变化:变形、扭曲、歪斜、破损情况;下摆、袖口边、领口边卷曲;光泽变化等。

2.2 辅料、附件的变化

洗后商标水洗唛字迹模糊、变色、沾色;拉链刮花、不顺滑、拱起、不平服或变形;装饰件如珠片、珠粒、烫钻等光亮减退、变形、变色或脱落;贴花变色、脱开或脱落;洗后印花开裂、脱开、脱落、起泡;纽扣或其他非纺织品镶拼配饰脱落、变形、变色、生锈、表面失去光泽、金属表面油漆被刮掉;口袋变形,肩垫变形、松紧带萎缩、填充物毡并聚合等。

2.3 洗后缝制质量的变化

缝合部位:不允许脱缝,明显起皱;包缝线不允许脱散;缝纫线不允许脱开、色泽变化、断损等。粘合部位:无脱胶及起泡。

2.4 洗后褶皱变化程度

纺织品的洗后外观平整度,褶裥外观,接缝外观。分别按GB/T 13769-2009, GB/T 13770-2009, GB/T 13771-2009的评定方法。在暗室中进行.光源高过头顶.由于周围墙对灯光的反射会影响评级结果。建议墙上涂成不反射的黑色。或在评级板的周围安装黑布帘,减少反射光对评级结果的影响。观测者应站在试样的正前方,离观测板1.2m处。一般认为,观测者在视平线上下1.5m内观察对评级结果无显著影响。

衬衫类的起皱级差按GB/T 2660-2017《衬衫》的评定方法,在6001x的光源下.距平整表面距离400mm.对比样照进行评级。

2.5 洗后起毛起球的变化

可根据GB/T 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圈轨迹法》的评定方法在暗室的评级箱对比样照,评出洗前洗后的起毛起球级数。要求两者之间的级数差异在一级范围之内为合格。

3 常见的洗后外观质量问题

以下是纺织品洗涤后外观质量常见的几种实例。

3.1面料变化的情况,样品洗前与洗后的对比

图1 样品洗后与洗前面料变色对比

洗后外观:不可接受。原因:水洗后样品面料变色2级。

3.2 洗后印花脱落情况

图2 样品洗后印花脱落

洗后外观:不可接受。原因:水洗后样品印花明显脱落。

3.3 洗后纽扣掉漆

图3 样品洗后纽扣掉漆

洗后外观 :不可接受。原因:水洗后样品纽扣掉漆。

3.4 洗后帽带绳脱散

图4 样品洗后帽带绳脱散

洗后外观:不可接受。原因:水洗后样品帽带绳脱散。

3.5 接缝部位起皱现象,样品洗后与洗前接缝部位对比。

图5 样品洗后与洗前接缝部位对比

洗后外观:不可接受。原因:水洗后样品接缝部位明显起皱2.5级。

3.6 粘合部位起泡现象,样品洗后与洗前粘合部位对比

图6 样品洗后与洗前粘合部位对比

洗后外观:不可接受。原因:水洗后样品粘合部位明显起泡1级。

3.7 外观平整度,样品洗后与洗前外观平整度对比

图7 样品洗后与洗前外观平整度对比

洗后外观:不可接受。原因:水洗后样品外观平整度2.0级。

3.8 洗后掉绒现象,样品洗后与洗前掉绒现象对比

图8 样品洗后与洗前掉绒现象对比

洗后外观:不可接受。原因:水洗后样品严重掉绒。

3.9 洗后粘纤维现象

图9 样品洗后粘纤维

洗后外观:不可接受。原因:水洗后样品严重粘纤维。

3.10 洗后拉链起拱现象

图10 样品洗后拉链起拱

洗后外观:不可接受。原因:水洗后样品拉链明显起拱。

4 结语

纺织品洗后外观质量在洗护标签的开发过程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考核项目。洗涤后外观出现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主料上的外观变化,也有辅料和配件上的变化。目前的标准没有将所以出现的外观疵点全部纳入到评定范围内同时由于标准中并未给出外观疵点的实例,这可能影响到检验人员的判断和评定。本研究根据检测经验总结出各种外观质量问题的案例,但部分质量问题还是要依赖于检验员的经验来作出主观评定,如手感、附件疵点、特殊整理效果等。作为检验人员,一方面我们要对评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以及目光比对,统一目光,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另一方面,生产企业要注重纺织品的洗后外观质量的把控,确保洗涤后外观有一定的稳定性,延长衣服的使用寿命。

[1]麦绮华. 浅谈服装洗涤后外观质量的评估[J]. 中国纤检, 2008(4):41-43.

[2]刘 欣, 佘琼蕾, LIUXin,等. 纺织品家庭洗涤/干洗后外观保持性的评价[J]. 印染, 2011,37(24):39-42.

[3]谈进球, 吴文霞, 黎伟锋. 浅析《水洗整理针织服装》与《水洗整理服装》标准的差异[J]. 中国纤检, 2017(2):101-103.

猜你喜欢
起皱变色平整度
为什么手脚长时间泡水会起皱
手脚泡水为啥外表皮肤会起皱
侧围外板转角深拉伸起皱缺陷研究
模具制造(2019年10期)2020-01-06 09:13:02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探索
探讨道路施工中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汽车侧围外板A柱起皱缺陷分析及处理方法
模具制造(2019年4期)2019-06-24 03:36:42
变色的真相
变色花
童话世界(2018年23期)2018-08-23 09:13:16
桥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16
为什么削皮后的苹果易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