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2018-06-27 10:13刘莹李浩然王焱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微课

刘莹 李浩然 王焱

摘 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所以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尤为重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过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类型,将微课运用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際课堂上,研究其运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课堂;微课

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对交际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以有助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在汉语教学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增广泛,深入的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高校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已经发展起来,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为平台,运用微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进行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应用,以期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上或课后发挥教学用处。

笔者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大纲教学要求,设计符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微课,并进行教学与分析;总结教学和设计跨文化交际课程上的微课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推广微课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应用,分析微课的可行性研究,微课教学手段不仅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得以应用发展,在部分其他课程中也有其应用性。

一、微课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应用的可行性

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率先提出60秒课程(b0-second Course),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又提出1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此二人所代表微型教学模式被认为是微课的雏形。

在国内,各领域都对微课进行了研究或实施,在提法上有“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即使名称相同,其界定的范围、资源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

北派代表人物是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李玉平,其微课制作团队注重“三小”研究,从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入手,开发PPT数字故事用于教学活动,制作的微课具有音乐美、文字精、画面洁的特点这种微课因其教学情景为教学的反思、总结,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受到基层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上师”黎加厚认为“微课”与“微课程”的定义是等同的,他从教学论系统观出发,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华师”的焦建利则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矮小精悍的在线视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国内外研究现状均表明:“微课程”、“微视频”研究呈增长态势,做为一种电子资源受到广泛关注。在“微课”资源开发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尚待开发和研究。所以将微课渗入跨文化交际课堂中存在很高的可行性,笔者将此研究运用到沈阳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交际课堂上。

在此前的跨文化交际课堂上,幻灯片和视频播放为主要的教学工具,而且要求教学形式多样化,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微课,作为跨文化交际课堂的一种教学手段,深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喜欢。将微课在跨文化交际课中渗透,主要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实现语言,文化,思维,视觉四结合。不仅实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帮助跨文化交际课堂的教师驾驭课堂,并给学生学习助力,突破了语言文化到思维障碍的学习,结合视频的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带给学生更多的体验。

二、微课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应用的方法

在汉语国际教育课堂中,根据每个课程的课程标准设计出相应的微课视频,每个微课视频大约10分钟的时长,把课堂中将要讲授的一部分内容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展现给同学们,同学们仅观看一次,就开始课堂讨论,并结合课本回答出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微课在这里不仅做到了教的资源,同样也是学的资源,并在观看学习期间向同学展示微课的成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与设计微课的冲动。若微课在跨文化交际的课堂上能够设计的很合理,适应教学,微课则变成了师生共享的学习工具,比幻灯片与教师直接下载的视频学习内容更有教育意义与价值。运用信息技术,微课学习手段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拓展素材的教学资源。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来增添课堂氛围,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堂与微课教学相结合,促进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发展的同时,也对部分其他学科的微课的可行性运用。微课作为教学的一个工具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是课堂中的一大教学工具亮点。可在课前或者课后,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教学的时间播放。

在设计符合跨文化交际课堂的微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师课堂设计的需求,选择一个知识点内容,展开进行微课制作,教师需要根据这个知识点内容进行科学性的设计,有教师的自己的设计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点睛之笔,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喜欢上微课,喜欢上跨文化交际课堂。

三、微课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结合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运用微课手段传递跨文化交际知识内容,促进跨文化交际课程发展和微课的应用。微课理论与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相结合:将微课的功能和特点运用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与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使得跨文化交际课堂更加充实。

需要我们在根据跨文化交际专业课的大纲内容上教师共同研发,进行区域微课资源开发,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共同梳理知识点:微课是基于视频的,只解决一个知识点的小课程,它首先要求我们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规划和梳理;其次要对梳理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论证,要征求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再去制作微课。并且激励微课制作,在制作课堂微课的同时,鼓励倡导学生们共同制作,参与微课制作培训。进行系列、主题开发:主题化、系列化。加大主题化、系列化微课的开发,是今后微课资源建设的重点,这样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微课知识,设计出更高标准的微课。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01.

[2]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2013-02-15.

[3]高尚德.“微课”:课堂翻转的支点[J].上海教育.2013-05-20.

作者简介:刘莹(1993—),女,辽宁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指导教师:王焱)

猜你喜欢
微课
数学习题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微课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基于微课的构建与应用的初中数学教学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研究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