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红俊 朱红艳 徐华平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用途广泛,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促进粮食安全。玉米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其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而且茎叶十分茂盛,具有较高的产量。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应该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玉米品种进行合理选择,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以期提高玉米生产水平。玉米生长后期是玉米生育期内的关键时期,此时外界环境质量以及水肥条件对玉米的穗粒形成有直接影响。本文对陆良本地的玉米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玉米中后期的常见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1 陆良县玉米种植现状
本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拥有云南最大的平坝,光照、温度、降水等资源丰富,适宜水稻、马铃薯、玉米等多种农作物生产。玉米是本地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农作物,全年的播种面积可以达到1.7万公顷左右。近年来,受到农业生产成本增高以及玉米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对本地玉米农户的积极性造成极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必须要积极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当前青贮、鲜食等特种玉米在市场上大受青睐,其市场需求较大,而且生产规模也逐年扩大,给本地群众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已经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本地政府对玉米产业的规划设计,本地的玉米生产从零散户逐渐变成小面积集中种植,销售也从原来的集市销售,发展为经由冷库、批发市场等远销外地,扩大了销售范围,本地玉米生产已经逐渐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迈进。在生产过程中有幾个特点。第一,玉米的地域分布比较散。本地的玉米以鲜食玉米为主,有两种主要品种,分别为甜玉米和糯玉米,这两种玉米的种植规模都不相同,甜玉米的市场需求量大,种植面积也比较大,相比起来,糯玉米仅零星种植。鲜食玉米主要分布在小百户镇上坝、中坝、炒铁、永清、茶花等地,种植区域比较分散。第二,种植面积陆续增加。从近三年本地的玉米种植规模来看,2015年鲜食玉米还处于零星种植的状态,2016年其面积持续增多,增加到400多公顷,2017年持续增加。第三,种植模式多。本地的气候适宜,光照条件充足,而且土壤十分肥沃,有良好的灌溉水源可以供玉米生产,种植模式多种多样,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可以播种,其中早春播种的面积最大。尽管本县的玉米生产前景良好,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旧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大部分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水利灌溉条件比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导致玉米生产受到极大威胁。另外,由于种植的区域比较分散,所以呈现十分明显的地区差异,各个地区的种植规模和种植水平都不相同,农户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掌握能力也不相同,从而不利于玉米产业化更进一步发展,产业化程度较低。
2 陆良地区玉米种植中后期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玉米种植中后期主要指的是玉米穗期和花粒期,该阶段是玉米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此时发育最快,决定了玉米穗粒的质量,也是玉米田间管理最关键时期,一共有三个月左右。陆良县玉米生长中后期的常见问题有玉米长势较弱、病虫害现象较严重,常见的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要想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就必须要从技术管理的角度着手,做好玉米田间管理,提高玉米生长水平。
2.1 穗期管理
穗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时期,在玉米生长周期内十分关键,此时也是玉米生长最旺盛时期。玉米喜温,穗期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0℃~24℃,温度较高或较低都不利于玉米生长。玉米穗期的需水量较大,占整个生长周期耗水量的1/3,土壤湿度要保持在70%~80%之间。在玉米穗期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拔除弱小株。弱小株对玉米的整体长势有一定影响,对于生长处于劣势的植株,在穗期必须要及时将其拔除。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时期之后,由于多种原因会产生弱小株,此时要及时将弱小株拔除,增加玉米田地的透光性、减少弱小株对养分的消耗,有利于增产。第二,中耕松土。在玉米拔节时期开始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玉米植株的营养吸收范围,同时中耕还能除草。在大喇叭口时期左右,可以结合施肥浅培土,促进地上节根的产生以及根系深扎,有利于玉米防倒伏,扩大其吸收范围。在实行畦种的地方,如果排水条件比较好,则可以不用培土,以减少生产成本。第三,水肥管理。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要追施攻穗肥,可以产生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高产田可以追施2~3次,如果墒情较差、玉米生长不好的土地,可以提前追肥的时间,并且增加肥料用量。穗期还要做好灌溉管理,及时补水,但不能积水,如果出现阴雨天气,要及时排灌,以防积水对玉米产生影响。第四,病虫害管理。穗期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等,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2.2 花粒期管理
第一,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为了提高玉米产量,要做好去雄工作,去雄可以改善植株上部的光照条件,降低植株高度,防止玉米出现倒伏,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玉米螟。当雄穗抽出但是还没有开始开花散粉的时候可以进行去雄,一般隔一行去一行,去雄的数量不能超过整个玉米总量的一般,在地边的玉米不要去雄,以防影响其授粉。去雄之后由于雄穗减少,因此可以结合人工授粉的方式进行辅助授粉。第二,后期浅中耕。在玉米生长后期及时进行浅中耕,可以减少土壤板结现象,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促进根系吸收营养。一般在灌浆之后开始浅中耕,浅锄1~2次,在玉米收获之前将垄锄平,达到锄草保墒的效果。第三,及时收获。及时收获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防止玉米籽粒老化。当玉米叶开始干枯松散,籽粒发硬发亮的时候是玉米的晚熟期,此时收获的产量最高。
玉米是本地常见的农作物,近年来本地的玉米产业发展迅速,在玉米栽培过程中,中后期是管理的关键时期,对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影响最大。所以必须要加强玉米中后期种植管理,提高玉米栽培技术。
(作者单位:655608陆良县小百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