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实质性解决

2018-06-27 05:17周密
世界知识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美两国知识产权

周密

5月19日,中美在两轮磋商后就经贸摩擦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共有六点内容,既反映出两国为避免贸易战而采取共同措施的态度,成为安抚市场情绪的重要信息,也为解决中美贸易摩擦指出了具体的路径与方向。但应该看到,为落实声明内容仍需要大量协商与调整,还需要开展大量艰苦的工作,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实质性解决。

2018年6月2日?3日,北京,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带领中方团队,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带领的美方团队就两国经贸问题进行磋商。

本文将对这个联合声明的内容进行解读。

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大幅(substantially)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

对华贸易逆差是特朗普总统关注的核心指标,该项共识也是双方联合声明重要的指引与条件。從2016年参加美国大选开始,特朗普就认为美国贸易是“被洗劫的储蓄罐”,对两国间的贸易逆差十分关注。一般而言,国际贸易反映了国家间的产业链分工,不仅受两国的资源禀赋决定,而且受产业国际分布制约,其形成和演变都是经过时间积累的历史结果。贸易逆差尽管看起来是个算术题,反映了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但实际并不简单。中美两国海关统计差异较大,按照美方统计的两国贸易不平衡额远大于中方统计。季度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以来,美方统计的中美季度贸易不平衡额约为中方统计额的1.2?1.5倍(每年第1季度的统计差异最大)。2017年,中美双方统计的两国间贸易不平衡额分别为2821.2亿美元和3752.2亿美元。与之相对应,2016年两国统计的贸易不平衡额分别为2562.2亿美元和3470.2亿美元。按照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2017年美国经济增速达到4.1%,经济复苏走强带来了强劲的进口需求,在对华出口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进口持续扩大,而中国制造的商品无疑成为最佳选择之一。尽管两国间贸易不平衡的绝对额有所增长,但贸易不平衡额占两国间贸易额的比重却有所下降。中美两国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的贸易不平衡指数分别为49.2%和60.0%,2017年则分别下降为48.5%和59.0%,事实上2017年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状况已经有所改进。显然,要实质性地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除了在统计上做好协调以减少数据差异外,还要对双方的供需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整。美国自华进口受其国内消费市场和生产扩大的影响,很难通过政策压缩和限制,双方的着力点预计更多在扩大美国对华出口领域。

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

农产品和能源都是符合中美两国资源禀赋优势和市场需求的重要商品,扩大美国对华农产品和能源出口,有利于发挥美方优势,也有利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升级的需求,有利于土地和空间资源的优化使用。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仅次于欧盟。在过去的几十年,美国的农产品进出口都出现大幅增长,以满足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由于国际需求增速快于美国的国内需求,美国农产品出口在过去20年保持稳定增长。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时,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为562亿美元,2017年则达到1404.7亿美元。同时,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呈现出明显的向高附加值转移的特点。按照美国农业部的分类,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可以分为大宗农产品——包括小麦、大米、杂粮(大豆、玉米、薯类、高粱等)、油籽、棉花和烟草,以及高价值农产品——包括奶制品、肉、水果和蔬菜。美国出口的大宗农产品开始下降,而高价值农产品则呈现上升趋势。高价值农产品的出口也呈现价值提升的态势。按照加工程度划分,高价值农产品中的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原料和半成品。中国在美国农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持续增加。1995?2000年间,对华出口农产品约占美国农产品出口额的3%,而该比重在2011?2017年间则达到了16%。中国的农产品进口从2007年1季度开始出现较快增长。2017年,中国进口农产品1158.4亿美元,占当年中国进口额的6.5%。其中,从美国进口农产品219.2亿美元,占中国进口农产品总量的18.9%,占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额的14.6%。

与此同时,中国从美国的能源进口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中国从美国的能源进口达到72.2亿美元,比2016年增加了200.8%。2018年1季度,中国从美国的能源进口达到了32.1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163.1%。在页岩油气等非常规能源开采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支持下,美国能源出口潜力巨大。2017年初,白宫网站发布特朗普的六大执政议题中,以《美国优先能源计划》为代表的能源议题排在国际关系、经济增长、国防、法律和外贸之前,居于首位,凸显了特朗普对能源问题的重视程度。特朗普在2017年4月签署行政令,扩大美国在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油气开采规模,推翻了奥巴马颁布的相关环保禁令并复苏美国煤炭产业。2017年特朗普访华所签署的合作大单中,两国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页岩气合作、在阿拉斯加州的天然气管道投资等能源类合作占据重要位置。中国扩大从美国能源进口存在巨大空间,但仍然受制于美国相关基础设施水平不足造成的供给不足制约。

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讨论,就创造有利条件增加上述领域贸易达成共识。

本条共识与第二条共识,尽管都与第一条共识有密切关系,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与拓展。中美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双边贸易除货物贸易之外,也广泛涉及服务贸易领域,关注的重点也拓展到两国存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约。

从奥巴马的“再工业化”到特朗普的振兴美国制造业,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制造业成为美国政府着力发展的重点。在减税等举措的影响下,预计全球资本流向美国市场的速度加快,引起美国国内的产品产能和供给持续增加。中国经济的升级中,消费者购买力持续增长,中国能够成为美国商品的重要市场,进口需求旺盛。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两国在全球产业链上分工配合中有相当部分是通过贸易方式提供支持的。美国生产制造能力和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强的原材料和中间零部件保障能力,中国则在大规模制造和集成制造等方面能力突出。通过梳理制约制造品贸易的壁垒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和优化,有助于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降低贸易成本,有利于中美经贸的发展。

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时就承诺开放了超过100个子行业并提前实现了所有开放承诺。服务贸易的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国对华则保持巨大的服务贸易顺差。应该看到,服务贸易的发展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高水平和多样化的选择,也为制造业发展和流程优化提供了重要的配合和支持。中国零售、快递、建筑、金融等不少服务行业自入世后发展加速,也形成了更强的竞争力,可以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中美两国既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又是服务行业领先企业集聚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中国服务市场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市场竞争的促进下,服务贸易发展有望继续提速。

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同意加强合作。中方将推进包括《专利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中美两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的基础不同,在历史上就曾多次发生过纷争,甚至几乎引发大规模的贸易摩擦。早在1989年,美国就曾指责中国未能对美国产品提供有效保护,在专利制度和著作权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缺陷。1992年,中美签署了第一个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1994年,美方再次指责中国对美国的版权和专利未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1995年双方达成《有效保护及实施知识产权的行动计划》,涉及知识产权的执法和知识产品的市场开放。1996年双方又在冲突背景下签署了第三个协议,围绕侵权工厂、加强执法、边境措施和市场准入等内容。尽管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形成时间较晚——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形成,但在中国国内法与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有不同规定时,除中国提出保留之外应适用于国际条约,符合“国际条约优先”的基本法理。中国是WTO等多个国际协议的成员,在协议规则下履行义务。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不仅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实践,而且在遵守国际条约方面更为负责。

目前中美有关知识产权的观点差异主要集中于“强制技术转让”,以及美方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中关注的药品等商品的专利有效期。应该看到,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伴随中国企业能力的提升,在开展国际经贸活动中也会越来越多地遇到“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创造良好、有序且公平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管理机制,对于中国企业的意义更为重大。尽管在共识中主要涉及《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但事实上中美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还包括确定新法规具体规定、就商业秘密保护等内容进行协商,以及相关信息互动等诸多方面。

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中美两国既是全球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国和流出国,两国间的双向投资近年来也保持了较快发展,获得更多关注。中国对美投资几乎覆盖美国各州,成为美国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的重要力量;而美国在华投资不仅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2017年中国对美投资有所减少,由传统的以审核为主的监管方式向基于信用管理的管理模式转变是投资额变化的主要原因。中美两国都需要双向投资。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是其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发展,吸引了各国投资者的参与。多数跨国公司都注重在华市场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从中国市场开放和投資环境优化的进程中获益。特朗普积极吸引全球资本流向美国,而减税则可能增加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缺口,中国资金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公平的投资环境需要各方共同维护。近年来,美国政府对外资的限制有所增加,不仅基于“安全审查”频频叫停外来投资,而且可能出台新的有违最惠国待遇的投资审查措施,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意愿。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商都会受益于中国降低投资股比要求等举措。

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

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民众和两党近期内关注的最重要议题,具有重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中美两国高层的推动下,解决各方关切具有可行性。以磋商和谈判的方式响应各自关切比采取直接对抗方式更为有效,也能够避免单边措施导致的更大不确定性风险。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的升级,不仅会对两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损害经济复苏发展的势头,还会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产生广泛的连带影响,产生巨大的外溢性。中美双方的该项共识,表达出双方的协商意愿,也开启了就落实上述共识的更有聚向性的工作层面磋商机制。围绕农产品、能源、一般制造业、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诸多领域,中美双方开始全面和具体的磋商,以期满足各自的关切,同时为后续经贸相关议题的增加提供了可能。

应该看到,中美两国经济体量巨大,地区、行业等因素复杂,存在巨大的互补利益。美方单方面发起贸易争端以来,两国的金融市场、农业、制造业等领域都已经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贸易环境的不确定使得投资者无法进行长期投资。决策周期的短期化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也会导致社会问题更为突出。在当前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任何一国想要完全依靠自身市场实现发展并不现实,大国间以合作方式处理经贸关系对于维持国际经济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尤为关键。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多边体系是各方长期协同努力的共识,遵守承诺既是各方的共同义务,也对于全球经济贸易环境的可预期性有着基础性的作用,破坏多边机制的单边行为将造成难以弥补的长远影响,从而危害到每个经济体的长远发展利益。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美大所副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美两国知识产权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