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晓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心理卫生中心(成都 610041)
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群众对自身健康重视度也在不断提高,社会民众对医疗卫生需求增多,同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型三甲综合性公立医院服务病人众多,而护理人力资源有限,床护比例低,临床工作繁忙,同时需要随时学习和更新知识,还有职称晋升等,因此护理人员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不良情绪。其次,因为特殊的值班安排,护理人员经常值夜班,对家庭照顾有限,社会支持状态欠佳,也会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本研究旨在了解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避免护理人员因不良心理状态导致护理质量下降,为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纳入标准:具备护士执业执照,临床工作满3个月。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进修护士,病房护士长和拒绝参与调查者。
1.2.1 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16年12月12-16日内科片区、外科片区、肿瘤片区、心理卫生中心片区、重症监护片区和日间片区9个病房的452名护士。共有324人参与调查,发放调查量表324分,回收318份,其中2份量表因填写缺项,列为无效问卷,最终收集有效问卷316份,有效率为97.5%。
1.2.2 研究工具 选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1],共有7个条目,分为0~3级评分,得分范围为0~21分,总分分类:0~4分:受试者得分远低于筛查临界值;5~9分:可能已出现了轻度的广泛性焦虑症状;10~14分:出现了中度的广泛性焦虑症状;15~21分:出现了严重的焦虑症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共14个条目,其中1~9及12~14条目评分均为1~4分,1分为最低,4分为最高;10~11条目有9个小条目,符合1个小条目为1分,不符合则为0分;得分分值范围12~66分,总分值越高社会支持度越好,12~25分表示社会支持度差;26~39分社会支持一般;40~53分社会支持良好;54~66分社会支持好。量表筛查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生育情况、婚姻状况和家庭关系。
1.2.3 量表发放及数据整理 利用科研数据管理平台网络填写问卷,发放登录名及密码给参与调查人员,由其在手机上登陆后逐条完成调查表填写并在线提交。所有填写数据由科研数据管理平台统一调取,无需人工输入。
本次调查中男女构成比,分别为12.7%和87.3%,年龄26~30岁和31~35岁占比最多,分别为46.2%和28.5%,初级职称占77.5%,本科学历占75.3%,工龄6~9年和≥10年占比较多,分别为33.2%和33.9%(表1)。
该院护理人员焦虑得分为(4.55±3.75)分,其中得分正常的有173人(54.7%),轻度焦虑有110人(34.8%),中度焦虑有26人(8.3%),重度焦虑有7人(2.2%)(图1)。本研究中以焦虑状态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工龄、生育状况对护理人员焦虑状态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图1 某三甲医院护士焦虑状况分布
该医院护理人员的焦虑得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主观利用、社会支持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7、-0.231、-0.283、-0.268,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支持程度与其焦虑程度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1)。
表1 护理人员焦虑状态与社会支持度相关性分析
以生育情况、婚姻状况以及家庭关系为自变量,社会支持总体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情况、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对社会支持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2)。
表2 护理人员焦虑状态与社会支持度的单因素分析
护理人员在医院的工作人员组成里是不可缺失,占比较大的一部分,在患者住院或门诊就诊过程中接触最密切。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其承受着很大的生理、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持续焦虑情绪会影响到个体的心身健康,而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2]。为了探讨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对其心理健康、个体工作和生活产生的影响,本研究调查并分析了316名护士的焦虑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轻度焦虑有110人(34.8%),中度焦虑有26人(8.3%),重度焦虑有7人(2.2%),由此可见该医院护理人员的焦虑情况不容乐观。护理职业面对的是生命, 护士的心理状况既关系到自身的生活、工作, 又与患者的健康密不可分,所以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是护理管理中需要重视的部分。
护理人员在社会支持方面可以从外部的社会资源,比如家庭、单位、社团、亲戚、朋友中去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3]。本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社会支持使护理人员的焦虑水平降低。就具体社会支持状况来看,在生育状况方面,已生育护士的社会支持高,这可能是已育护士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更密切,孩子会给女性护士更多的心理慰藉,内心幸福感和满足感更充沛,同时家庭氛围更为和谐、美满。而与未育或处于孕期的护士相比,能够获取更多的家庭支持。在婚姻方面,仲稳山等[4]认为稳定、美满的姻亲关系有助于提高社会支持,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丧偶者社会支持高,这与丛丽等[5]研究结果一致。一方面,虽然丧偶使护理人员在来自婚姻中的支持可能会减少,但是在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和关心获得更多,同时在护理团队中来自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鼓励也会更多,而另一方面,丧偶者易将家庭失落感转化为职业动力,反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去转移个体注意力,工作中的效能感也让这部分护士更自信和满足。其次,良好的家庭关系也是护理人员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之一。
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程度与其焦虑程度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是维护其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综上可知,利用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针对性开展干预策略以改善护理人员负性情绪,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病区管理者的关注重点。巴林特小组[6]聚焦于解决各种社会关系的一个框架式团体小组,讨论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有关心理社会因素的案例。不少研究[7-9]证明,利用巴林特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负性情绪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新义[10]研究发现,通过巴林特小组来增进医护人员间的沟通交流,体会在护患互动中各个角色的内心体验,对其内心体验进行讨论和分享,可使其认识、理解、处理情绪反应的能力提高,进而改善医护人员的压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加正性情绪体验,缓解负性情绪影响。同时巴林特小组让护理人员在护患关系中去体验不同的角色,替换自己的护士角色进入到患者角色和家属角色时,能充分体会平时护理工作对象的心理,从而能真正的理解患者及家属,在护理工作中减少护患矛盾的冲突,降低来自护患矛盾对护理人员心理的影响。基于巴林特小组对护理人员情绪管理的诸多益处,医院管理人员可充分利用此方式开展病区护理人员负性情绪的释放和干预活动,让护士能够利用现有的外部资源提高自身社会支持度,不仅对化解护士心理危机和缓解焦虑情绪有利,对促进护患关系也有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护士心理护理技能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1]Spitzer R, Kroenke K, Williams J,etal. A brief measure for assessing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the GAD-7[J]. Arch intern med, 2006(10): 1092-1097.
[2]顾华芳. 精神科护理人员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 上海护理, 2006, 6(4): 17-19.
[3]王维利, 洪静芳, 张淼. 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的内涵与外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24): 5-8.
[4]仲稳山, 陈武英, 蔡蕾. 护士长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 2009, 22(2): 135-137.
[5]丛丽, 赵光红. 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12): 21-23.
[6]刘文娟, 叶尘宇, 陈华, 等. 综合医院医师巴林特小组案例的质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2): 91-95.
[7]张林, 何英, 刘晓艳. 巴林特小组对骨科护士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7, 17(4): 293-294.
[8]李琦, 赵璧, 金郁青, 等. 巴林特小组对护理人员负性情绪的干预[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16): 34-36.
[9]余春华, 李俊英, 郑儒君, 等. 巴林特小组活动在促进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中的效果探讨[J]. 华西医学, 2017, 32(5): 749-752.
[10] 高新义. 巴林特小组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10): 1455-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