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王晟华|文、图
城市轨道交通的公共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日益凸显,突发状况必然带来更广范围的关注和传播,这也让减少突发状况下的安全隐患、规范应急处置程式成为倍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让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人员更好理解本岗位处置步骤及处置时机、信息报送对象;让处置人员所在区域的应急物资空间分布直观显示;保障资源使用方式对所有应急处置人员公开透明,采取目视化管理是较好的手段。它能契合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需要,影响人的意识变化,达到高效的管理目标,如保障流程高效有序化、提高处置效率等。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目视化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图1 站台应急资源分布示例图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目视化管理,即在应急状况下,通过颜色、标识、标签等方式展现岗位人员的处置步骤、关键信息报送、设备操作规程、应急资源空间分布、应急物资场景应用等;根据管理范围使人员目视化、信息目视化、资源目视化、操作目视化、应用目视化。涵盖人员(站务人员、安检、特勤、保洁、公安等)、信息(一般、较大、重大事件信息)、资源(伸缩围栏、水牌、铁马、告示、紧急集合点、应急处置物品柜等)、物资(安全帽、雨衣、靴、防毒面具、逃生用呼吸器等)、场景(发现、处置、救援、疏散、恢复)等。城市轨道交通各项应急预案演练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演练预案对于各岗位人员的针对性不强。在发生应急状况时,人员对本岗位的应急步骤认识模糊。这很大程度上由于岗位应急步骤或设备应急操作规程原文不动地粘贴在具体的岗位和设备上,由于规程、涉及岗位内容较多,员工通常不会把全部内容仔细看完,致使岗位人员在具体作业时还会依赖现场指挥命令。二是岗位人员应急物资取用不及时。例如发生毒气袭击时,应该立即采取自身防护,佩戴防毒面具。然而在演练中,却有不能明确防毒面具与逃生面具区别,不知在何处取用的现象发生。三是现场情况判断不准确,信息报送失误。四是在非联动状况下,需要手动远程开启相关应急设备被遗漏。这4种情况往往导致应急的安全风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大幅降低应急效果。
4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人员应急认识不充分;应急资源分布不清晰;应急判断及时机不明确;设备应用场景不了解等。其中除了岗位人员的应急素质外,现场应急安全目视化管理方面尤其薄弱。
人员应急认识不充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应急步骤没能具体到岗位,或者对城市轨道交通通用应急的发现、处置、救援、疏散、恢复5个阶段缺乏宏观掌握。
应急资源分布不清晰:一线运营人员具有流动性大等特点,如不能直观地展现资源分布情况,短期内上岗人员就无法对岗位所在区域的应急资源做到全面掌握。在应急状况下,就可能产生无法正确取用防护用品的现象,从而给自身和乘客带来安全隐患。
现场情况判断不准确,信息报送失误:岗位人员对于危险的辨识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应急状态下的恐慌心理等因素会导致信息报送失真、报送延后,影响指挥人员的判断与命令下达时机。
设备应用场景不了解:在发生应急状况如火灾、毒气袭击、发现可疑物品时,通常需要进行远程关闭现场通风设备、关闭现场无线电、播放疏散广播、闸机设置降级模式等操作。如车控室值班员对应用场景缺乏了解,往往会导致操作步骤缺失,降低现场应急效率,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应急安全目视化管理可从人员管理、资源管理、场景管理3个方面入手,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管理的营运岗位人员包括:站务、保洁、安检、公安(特勤)。首先,在运营期间、运营结束后岗位人员配置须符合应急要求,人员信息(符合HSE体系)定期报备车站控制室;其次,岗位人员作业区域划分明确,确立包保式的区域安全岗位职责;最后,明确各岗位人员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急措施及配合处置。
资源管理与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定置管理相融合,即对岗位人员作业区域内的应急资源空间分布及数量,部分设施设备涉及的操作方式等要直观展示给岗位人员。使其对身边可获取的应急资源可视、可感、可解,甚至了解设施状态,并在取用时通过目视或印象第一时间取用,避免寻找,提升应急效率。
场景管理即对应急资源的应用场景目视化。个体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毒面具、逃生面具、绝缘手套)需明确展示在何种环境下使用、如何使用,使用关键注意事项等信息也应直观显示;设备远程操作(排烟风机、消火栓泵、环控模式、火灾模式、售检票系统、站台门系统、广播等)需明确展示在何种应急状况下操作、操作内容以及操作有效性确认点、效果作用等信息;应急讯息(如现场描述、信息报送对象、预案启动条件)需明确如何准确判断并描述现场危险程度、根据事件等级及时报送相应对象、何种条件下可下达启动相应预案命令等。
针对这3方面的目视化管理,途径有3种:看板管理、画像管理、卡片管理。
看板管理:通过管理板直观传输信息,看板内容包含划分区域内的安全职责以及安全风险点、逃生路线图,并根据发现、处置、救援、疏散、恢复5个阶段具体归纳各岗位人员的应急步骤,各应急情况中的关键事项应单独列出。在车站控制室,看板建议设置成台历形式,对各应急情况进行分类,包含信息报送对象、时间节点、方式,应急中需操作的设备,应急关键步骤节点等信息。
画像管理:画像即对对象特性进行刻画,在应急安全管理中将其定义为对划分区域内的应急资源标注空间分布位置以及分布数量,以平面图的形式直观表述。
卡片管理:无论是应急人员还是应急资源的特性及作用,都需要一目了然。作用于运营人员,采用胸卡显示姓名、工种、岗位(岗位与划分区域安全职责对应)等信息,在车站控制室记录血型、住址、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在救援或组织时通过信息卡片就能清楚了解该人员所需的救援方式,及其在应急中发挥的作用。对于资源,例如个体防护用品的名称、有效日期、检查项、正确佩戴关键点;例如应急设备集成操作,在车站控制室中央控制盘上,对相关设备远程操作按钮应列明操作时机(何种应急状况下使用)、操作方式、操作关键注意事项、现场作用效果等信息,并与看板内容相对应。在设备综合监控操作台前,应设置“操作手册”类卡片,标明需要操控的现场设备对应系统的大类,设备操作选择路径,需操作设备对应的图标、操作方式、参数确认、作用效果。
在各岗位人员常见视觉位置,应有安全风险点、作业规定、岗位应急步骤、区域内应急资源分布图、安全逃生示意图等标识,特别是设备周围应标有相应安全操作规程。通过这样的可视管理,能够使应急更加规范化,操作更加简单化。其示例见图2。
画像管理与卡片管理使应急物资空间分布以及使用方式以图示为主,辅以关键的文字说明,结合颜色与标识管理具有视觉冲击性,便于运营人员理解和注意。在站点应急安全方面,对岗位划分区域内重点风险和应急资源分布状况及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故,应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视觉信号标示出来,以目视化管理的思路将应急时设备操作规程简化、图示化,将“固化于制”的规程转化为“外化于形”的目视化标识,如此可极大提升各岗位人员在应急时的规范操作水平和防范风险效率。
图2 站台应急柜物资卡片信息示例
根据目视化内在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目视化管理应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形象化、常态化。通过目视化使应急职责更具针对性,从而提升运营人员应急能力;通过目视化让应急更简明、易执行,从而提高应急效率;通过目视化,融入标识与颜色让应急更具科学性,从而增强应急效果。
应急目视化管理只是目视化管理的一部分,不断提升应急目视化管理水平仍是一项融入的、综合的、系统的、关联的工程。要与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控制相结合,要与安全管理中的“人、机、物、法、环”等要素结合,要与现场标准化相结合,要与基层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着力于规范化、具体化两个点,建立制度,具体到岗位、设备、危险区域、关键部位等不同风险点,通过知晓从而控制。定期的检查和改进,保持目视化标识的必要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将安全目视化标识作为一种安全设施,在设计、购置、发放、使用、报废记录的动态管理环节中,不断更新。以不断提高安全目视化管理水平,更有效地发挥其风险管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