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看SIFF

2018-06-27 08:43
电影故事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一带上海

作为中国唯一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以“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定位和专业性、国际性、惠民性的特色,表达了它在新时代、新起点再出发的信心和理念。事实上,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总能给人带来不少新鲜感,今年也是如此。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场“魔都盛会”,一睹它求新求变的新风采。

文/何小威

金爵奖评委,中国力量再凸显

在这个中国唯一的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的舞台——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它的金爵奖评选无疑是最受电影人瞩目的单元,不仅是因为它作为该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具有专业性、国际性和权威性;还在于它能激励电影人的创作激情。特别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电影人需要以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的作品,提高中国电影的影响力。

今年,姜文出任主竞赛单元金爵奖评委会主席,他将与张震、伊尔蒂科·茵叶蒂、赛米·卡普拉诺格鲁、河濑直美、大卫·佩穆特和秦海璐一起从《星期五的孩子》《找到你》《给自己的情书》《漫长的季节》等影片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获得金爵奖的殊荣。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巩俐之后,华语电影人再次执掌“金爵”。另外,施南生、雅克-雷米·杰瑞德和皮尔乔·汗卡萨罗则分别担任“亚新奖”、动画片单元和纪录片单元的评委会主席。据悉,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颁奖典礼将于6月24日晚举行。

全新的“一带一路”电影周

“一带一路”单元从设立之初便广受关注,因为它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影文化与电影产业深度交流的开放式合作平台,秉持着海纳百川、通力协作的理念的同时,也承载着文明交流与“共商、共享、共建”的使命。从2015年首次设立“丝绸之路”影展单元发展到国际展映板块的常设单元,再到今年成立的“一带一路”电影联盟以及全新创设的“一带一路”电影周,“一带一路”单元始终都以“新”的姿态给观众带来惊喜。

“一带一路”电影周以邀请“一个国家、一位电影人、一家电影公司、一部电影、一家媒体”为框架,通过“‘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签约仪式、“一带一路”电影展映及见面会、电影市场“一带一路”主题馆及推介活动、“一带一路”圆桌论坛和“一带一路”电影之夜五个部分全面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影人、电影文化的风采,并协力推进各国之间电影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本次“一带一路”电影周入围的八部影片—《柔情史》《少女娜姆》《不要吻我》《亦真亦幻》《我的女儿》《平安夜》《心律失常》《蝴蝶》,将角逐“最受观众喜爱影片”“媒体关注影片”“媒体关注电影人”三项荣誉奖。

四十载光影“生活秀”

“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海报展”和“光影四十年”展映单元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筹划的单元,旨在展现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以及中国电影人的奋斗精神和中国电影的风貌。

“40周年电影海报展”,展现的不仅仅是辉煌的历史,更多的是以一种回望的姿态,表达中国电影人不忘初心的坚守与告诫。或者说,它就像历史的旗帜,指引着后来的中国电影人前进的方向。此外,“光影四十年”中的专题影片,如《走出地平线》《中国合伙人》《热恋》《股疯》《生活秀》《一切都好》《一年到头》《大桥下面》《本命年》《生死抉择》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电影,记录的是时代的风云变迁,关注的是人民生活的变化,呈现的是一幅真实的“生活秀”图景。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40周年电影海报展”,还是“光影四十年”展映单元,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乃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发展之路,并且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渴望都是相同的。

一眼看尽60年代世界新潮

除了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单元之外,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还以爱普斯坦式的“三面镜”结构,特别策划了“巴赞遗产”—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百年纪念,包括《荒漠怪客》《地狱门》《四百击》《巴赞的电影》等影片;“自由之子”—法国名导菲利普·加瑞尔佳作联展,包括《玛丽为了回忆》《秘密的孩子》等五部作品;“世界新潮”—20世纪60年代影史名片选,如《逍遥骑士》《绞死刑》《定理》《焚尸人》《三个露西亚》《蜜的滋味》等。这些作品折射出了艺术电影大爆炸的渊源与血脉,思想与影响。20世纪50、60年代,法国电影掀起了当代电影波涛汹涌式的“浪潮”,而在这 “浪潮”里的巴赞、戈达尔、特吕弗、梅尔维尔等多位电影名家,成了后来无数电影工作者的精神领袖。或者说,今天回首百余年电影史,表面上看是勾勒当代电影史的来龙去脉,实际上是传递“新浪潮”电影人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超越3D的视觉效果:“杜比视界”

视觉、听觉效果的优劣,是决定观影体验的重要因素。电影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D技术的运用,升级了观众的视觉、听觉的体验。而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进一步决定了观众的观影选择。这一次,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采用了一流的光学和图像处理能力的杜比视界(Dolby Vision)激光放映系统,放映《泰坦尼克号》《魔兽》《神奇动物在哪里》《小丑回魂》《危机13小时》《碟中谍5》等六部电影。

那么,何为杜比视界?简单地说,它所呈现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并能为观众带来目前为止最好的观影体验。为纪念《泰坦尼克号》上映20周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特别制作了杜比视界格式版,并评价道:“它已经超越了3D,超越了70毫米胶片,超越了你之前看到过的任何格式。画面仿佛跃然于银幕之外,就像生活中的一样明亮灵动,充满活力。毫无疑问,《泰坦尼克号》从未这样好看过。”

首映,最自豪的谈资

能够成为一部影片的第一批观众,想必是影迷们最自豪的谈资。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又来了一批首映电影,包括国际首映、亚洲首映和中国首映的影片。其中不乏备受影迷们期待的日本影片,不少都是电影票秒光的热门场次。从今年公布的首映片单来看,日本电影的诚意可见一斑。

无论是漫画改编的作品《邻座的怪同学》《坂道上的阿波罗》,还是悬疑大作《去年冬天与你分手》;无论是充满脑洞人设的《幻想游戏》《拳击场故事》,还是展现二战时期日本民众生活的《花筐》,以及“超级日料”的《孤狼之血》《犬舍》《空中轮胎》《拉普拉斯的魔女》等,几乎都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首映。想必,这些“首映”的影片又将会掀起一股观影热潮。

以人民为中心

对于影迷而言,电影节最难的不是距离,而是买不到票。每年电影节抢票时的系统崩溃应该是无数影迷心目中无以言说的痛,毕竟“一秒卡,余票零,心悲凉”的感觉不好受。针对此,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秉承“快捷便民”的服务原则,以改善观众购票体验为目标,从购票的方式和影院选择上全方位地提升服务能级,从而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办节导向。具体来说,一方面,本届电影节采用了线上线下“错时”售票,即淘票票8∶00 线上开票,10∶00 线下才开票的售票模式;另一方面,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区域布点、影院座位数绝对值、影院安全服务保障等多项条件为基础,针对服务质量、放映安全、技术设备亮点等进行了多重考核,最终选出了45家影院,为影迷提供一流的“上海服务”,为打响 “上海文化”品牌作出努力。同时,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与市民活动场馆及院校合作组织惠民展映,组织一批海内外年度佳作进行线下惠民观赏。

猜你喜欢
一带上海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