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君
【摘 要】 我们可以选择合理集材类型,采取及时更新的方式布设林道网。自然生态环境主要是利用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而目前的大肆砍伐树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文明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加大对森林生态技术的更新,从而保障采伐研究顺利进行。
【关键词】 森林;生态采运;研究;措施
目前,我国现代的森林采运工作已经从对天然林的采运转向对人工林的采运。在采运工作中,不仅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这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现存的天然林除少数列为生态林外,大部分是混交造林,为了进行大量的人工林种植,在山地中必须采用皆伐、炼山和全垦整地等方式,这样会促进林木生长和林地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有效促进供需平衡问题。采运工作是实现森林经济效益的主要渠道。研究森林的采运工作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林分类型制定特定的采伐更新模式以确保森林系统多种功能的有效发挥。十八大报告再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不仅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同时也说明了生态建设对于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1】。
1 森林生态采运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林业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强,需要更好的研究如何开发出更加有效科学合理的森林采运技术。
国外的木材采运技术主要聚焦点在关注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 严峻,森林生态理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 尤其是在森林的生态采伐内容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究, 同时也创建了系统的研究方案【2】。
目前,森林采运技术不但要加快森林树木生长速度的手段,而且还要使森林采运技术和林业生态系统得到和谐发展。国美森林对采伐、皆伐方法出现争议。在生态采伐技术中运用采伐机械设备有效提高了采伐的速度和效率,一个方面来讲不仅可以提高采伐工作的效率 ,而且还有助于对森林没有节制的乱砍乱伐进行遏制。另一方面我国北方采集作业对采集作业机械对林地生境破坏的研究最为集中。如;史济彦等【1】分析了不同的采伐方式对水土流失和更新苗木的影响;蒋洪翔研究了采伐方式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5】。周新年等研究了伐区采集作业方式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3】。
2 我国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生态采运存在的问题
2.1.1资源利用转向,作业系统研究慢
采运作业在实践中发展慢,究其原因是市场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多,加之森林生态采运技术成本较高,在缺乏短期经济利益驱使下很多林场仍延续传统的采伐方式。
2.1.2部门重视不够,科研经费投入少
森林采运技术中缺少生态可持续经营的指导思想,对无序和过量的采伐行为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及惩罚。此外,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较差,国家在森林采运科研方面几乎没有投入,很多林业生产单位并未采用理上经济环保的采集运方式。
2.1.3研究创新欠佳,研究方法不完善
近几年,我国开展了一些生态采运方面的研究 ,但是由于大部分的采运研究集中于采集作业系统对林地土壤的扰动,各种作业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及森林景观生态的影响较大,用动态规划方法无法满足林业发展的需要。加之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创新不够,未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效率、环境破坏度小的集材方式【4】。
2.2 生态采运研究对策
2.2.1建立森林生态采运评价指标体系
森林择伐工作有助于推动森林生态采运工作的全面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对采运作业进行科学评价是提高林业采运技术的主要途径。
2.2.2.正确认识我国森林生态采运技术
森林作业是通过森林自主经营的方式来提升森林经济效益,通过对土壤、环境及生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确保森林资源整体质量的有效措施。科学采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森林的结构多样性。森林资源具有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多功能性,强化森林的防护作用是发展生态型林业的主要途径。由于森林资源的生长见效慢。为此,应积极发展经济林和开发见效快的林副特产品,杜绝商业性采伐,有效缓解各种造林对苗木需求的紧张局面。同时,林业的振兴必须引进与大力推广科技成果,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益和力度,
2.2.3开展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研究
生态采运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各种作业系统报道了松树人工林皆伐后采伐剩余物对土壤矿物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本着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复杂性原则出发,通过定量计算得出“原木人力集材—归带处理采作伐剩余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一作业模式。这种交叉作业模式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最小,皆伐和60%强度的择伐作业后土壤各项物理性指标变化不大且易于恢复。如:经过对人工林工艺的多年试验研究 ,从中得到对集材手板车结构改进后可提高其作业安全性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本着可操作性的原则,应从开发基于GIS 的优选作业伐区决策系统入手,经过系统分析促进生物多样性及木材生产利用与保护阔叶林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濟彦.建立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型采运作业系统——谈我国森林采运工业的发展战略[J],森林工程,1988,4(2):6-11.
[2] 周新年,王涛 等 .不同采伐、集材式对林业采运安全影响的研究 [J ].林业科学,1998,34 ( 3) :68-70.
[3]郭建钢,周新年,刘小锋.森林生态采运技术与森林可持续经营[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2): 189-192.
[4]许炼烽等.热带次生林利用与土壤物理性质变化[J].生态学报,1996,16(6):652-659.
[5]蒋洪翔.伐区集材方式对森林生态干扰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5,23(5):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