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周,高楠鑫,易 倩,谭 蓉
1 武汉科技大学 服务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武汉 430065 2 武汉科技大学 恒大管理学院,武汉 430065
企业是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高技术企业以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为基础,持续进行创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是企业内从事研究开发项目的专业研究人员,或在研究人员指导下参与关键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等工作的技术人员,以及参与研究开发活动的熟练技工。与其他企业相比,高技术企业最重要的特征是由研发人员所形成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发展高技术企业既需要大师级的帅才提供产业化技术源头、领袖型科技企业家作为企业和产业的领航人,更需要一大批研发人员的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促进技术成果转化[1]。从这一意义上说,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核心之一是人员管理。
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是一种异质性人力资本,具有典型的稀缺性、创造性、主导性、体验性以及高信息需求等异质性特征。以高技术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创新网络具有创新要素集成、知识流动共享和竞争合作氛围营造等制度功能;高技术企业及其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能有效弥补研发人员在高技术企业组织内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同源、同质和有限的不足,促进隐性或粘性知识流动共享,发现、识别和挖掘技术创新机会;集聚的社区创新网络氛围还能显著提升研发人员的创新效能感,激发创新潜力和活力,提升研发人员创新绩效,构筑高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高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激励,本研究拟运用创新网络嵌入相关理论,探究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及作用机理。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工业4.0新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创意以及高技术产业化和创新绩效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17年6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17年欧洲创新记分牌》建立了包括框架条件、投资、创新活动和影响4个组群的国家创新绩效指标体系,对欧盟成员国、欧盟、中国及相关国家的创新绩效进行分析比较。福建师范大学、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6~2017)》构建了包括国家创新基础、环境、投入、产出和持续竞争力5个2级指标的G20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对2014年~2015年各成员国的国家创新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在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基础上,李培楠等[2]实证研究人力资本、内部资金、外部技术和政府支持等创新要素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创新绩效影响;戴魁早等[3]选取面板数据,在考虑创新投入和企业规模等条件下,实证考察中国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市场化进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和行业差异。对创新绩效的评价和比较的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中国技术创新管理政策实践。
与国家、产业、区域和企业创新绩效有明确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评价却是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难点。一方面,由于知识和脑力劳动测度的复杂性,企业员工绩效的界定历来就存在结果导向、过程导向和潜能导向的分歧;另一方面,由于高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团队协作性特点,普遍面临层级问题,导致激励效力弱化、个体绩效难以明确划分以及个体影响和控制能力有限等问题,由此也带来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界定的极大困难。有学者认为,研发人员创新绩效是其个人提出的对企业组织创新有辅助作用的创新想法或产品,强调个体创新绩效的结果导向[4-5];另有学者提出,研发人员创新绩效是从创新思想产生到实施直至创新产出的一系列过程,支持个体创新绩效的过程导向[6]。MUMFORD[7]在界定企业创新绩效时提出,创新绩效不仅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创新产品或技术,还涵盖研发人员在实现创新目标过程中的知识发现、创新流程和工作氛围等过程因素,从而明确了研发人员创新绩效是创新结果(知识发现等)和创新过程(创新流程和工作氛围)的有机统一;THORNHILL[8]认为,创新绩效与企业规模和经营水平高度相关,是企业研发强度、创新活动存量和增量的具体表现,同时,研发人员创新活动中所涉及的企业知识、行业活力和创新互动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管理是髙技术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自20世纪70年代辉瑞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以来,以技术入股为核心的股票期权通过控制权激励、社会化评价、利益捆绑和社会化筹资等机制创新,有效激活了企业核心人力资本,极大地提升了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和工作绩效。但随着高技术企业的组织架构和核心人力资源发生根本性变化,研发人员成为企业核心人力资本和主导资源,股权激励制度开始出现保健化趋势,迫切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由于个体特质是员工个体的一种稳定表现,研发人员外在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知识吸收能力等最先进入高技术研发人员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理论研究范畴。TORUGSA et al.[9]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知识和信息的消化、吸收、理解能力对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随着现代人力资本和创新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研发人员个体创新绩效研究转而关注更具隐蔽性的心智、心理和个性特质等认知神经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机制。ALGOE et al.[10]和顾远东等[11]以积极情绪理论为基础,发现无论自发还是诱发的积极情绪,所引发的思想和行为都更富创造性和灵活性;张学和等[12]从动机理论出发,揭示了知识型员工的学习目标导向和绩效目标导向都会对个体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PERRY[13]发现,研发人员与实验室外的知识源的联系和互动能有效提高其个体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张婕等[14]认为,前摄型人格在员工工作行为中扮演积极主动角色,是一种行动导向,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不少学者还从组织角度提出组织创新氛围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同时在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中起显著调节作用[15];有学者发现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和变革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及其绩效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16]。
除个体和组织环境因素外,近年来还出现了社会资本和网络嵌入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探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互动对高技术企业组织及其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从高技术企业嵌入角度看,ANDERSM et al.[17]和PETER[18]认为,知识溢出是高技术企业组织创新的动力源泉,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创新网络组织对学习机制和问题解决的强化是促进知识流动和集群学习的重要手段;SIMSEK et al.[19]和GEBREEYESUS et al.[20]基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分析视角,提出创新网络主体的强联结有助于高技术企业形成共同的态度、主张和信念,从而促进创新绩效提升;企业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嵌入程度、网络地位和吸收能力的异质性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解学梅等[21]也认为,企业所处创新网络的规模、强度、开放性等特征能够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知识流动,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绩效的提升;蒋天颖等[22]则对集群企业的网络嵌入和创新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集群企业网络嵌入对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从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个体嵌入角度,MITCHELL et al.[23]最早将工作嵌入分为组织嵌入和社区嵌入,组织嵌入对雇员组织绩效的预测力显著,社区嵌入对雇员退出组织倾向和自愿流动的预测力显著。部分学者开始尝试从组织、工作嵌入视角,探究嵌入对研发人员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ALLEN et al.[24]和PELTOKORPI et al.[25]对组织嵌入与员工流动和离职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嵌入对员工流动行为具有较强的预测力;NG et al.[26]认为,工作嵌入可以加强员工创新动机的产生、传播和创新想法在组织中的实施,在控制人口变量、工作态度以及与工作嵌入相关概念后,工作嵌入对创新相关行为仍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更多学者开始尝试研究创新网络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GONZALEZ et al.[27]基于广泛的面板数据,探讨网络嵌入的不同维度在个体层面上的同步效应,认为科学家的关系网络对创新质量而不是创新产出有显著影响,认知维度具有相反效果,结构嵌入在创新的数量与质量间具有趋同效应;李德鸿等[28]发现,研发者自身知识优势和整体网络中心性对结构洞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由于非冗余连接两端研发者的知识差异,核心位置的结构洞整合价值远高于边缘位置。
综上所述,随着开放式创新和集聚性创新成为主流,创新网络、网络嵌入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均取得显著进展。但整体看,一方面,已有创新绩效研究较多集中在国家、产业、区域和企业等宏观、中观和组织整体层面,对研发人员个体创新绩效的内涵界定、评价和影响因素等的研究相对不足;已有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个体层面的研究也较多从技术人员管理角度,关注其个性心理、人格、特质及其对工作嵌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另一方面,已有创新网络嵌入及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也多从高技术企业对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的嵌入,更多关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创新网络结构对高技术企业知识流动、技术积累、学习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有的研究结论甚至存在不一致,如高技术企业创新网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中的关系嵌入悖论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研发人员是创新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网络节点的人格主体,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网络嵌入不仅包括高技术企业作为产业链节点的创新网络嵌入,也包括研发人员作为知识和信息网络节点人格主体的区域创新网络嵌入。由于研发人员的异质性和主导性特征,这种双重嵌入甚至超越和替代了传统集群理论所关注的企业对创新网络的嵌入。能否采取切实措施,完善创新网络结构,优化创新生态,有效激发研发人员创新活力和潜力,是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基于此,本研究探究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机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进入以信息经济为典型代表的新经济时代,高技术企业集聚的区域创新网络成为理论研究热点。从社会网络视角,高技术企业区域创新网络是由许多高技术企业网络节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是高技术企业因为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高技术企业区域创新网络不仅包括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关系,还包括以创新知识链为基础的知识和信息的衔接、合作和价值传递关系。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关系以高技术企业为载体,反映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关系,而创新知识链的价值传递关系以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人格主体为载体。因此,从嵌入视角看,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网络嵌入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劳动契约关系中被雇佣的一方,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组织嵌入、工作嵌入和职业嵌入特征,这种嵌入性以连结、匹配和牺牲(成本)3个维度衡量员工的离职行为,以及保持员工对组织和职业忠诚的合力等;另一方面,作为创新网络中创新知识链节点的人格主体,研发人员还具有对高技术企业区域创新网络(或创新社区)的嵌入性,这种嵌入性以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尽管这种嵌入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社区嵌入没有本质区别,但在嵌入的对象、内容和作用机制上却有着本质不同。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双重网络嵌入模型见图1。
图1 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双重网络嵌入模型Figure 1 A Dual Network Embeddedness Model for High-tech Enterprise R&D Personnel
由图1可知,高技术企业及其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包含多重复杂关系。一方面,高技术企业作为产业链节点,存在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嵌入路径A。另一方面,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作为劳动雇佣关系中被雇佣一方(雇员),对高技术企业雇佣方(雇主)存在传统意义的组织嵌入路径B;同时,由于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异质性特征,其还作为创新链和知识链节点的人格主体越过企业,存在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嵌入路径C。已有研究表明,对高技术企业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嵌入(路径A)和研发人员对高技术企业的嵌入(路径B)的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在研发人员作为创新知识链人格主体对区域创新网络嵌入(路径C),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管理实践关注相对不够。
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下,高技术企业是由一系列模块化研发团队、工作小组和非正式组织组成的新型网络组织。由于产品定位、产业分工和组织边界约束,高技术企业只是集群产业链和创新知识链的一个或几个节点。高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的项目化、模块化和团队化趋势,进一步缩小了研发人员在企业内部学习和知识搜索的范围,企业内部知识资源呈现出典型的同源、同质和有限性特征。而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工作团队任务化趋势,更使研发人员在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中的联系不断弱化,降低了企业知识网络密度和中心优势。研发人员建立在组织嵌入基础上的创新网络嵌入,有利于创新知识和信息资源的获取与整合,促进粘性知识流动共享,协同开放的竞争合作机制还促进创新氛围的形成,提升创新效能感。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开发机制契合了研发人员的异质性需求特征,激发其创新潜力和活力,提升创新绩效。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开发机制见图2。
创新网络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频繁地与相关企业或组织发生联系、交换知识或信息等资源,并进化发展出网络化的新型组织模式。创新网络由创新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其他相关企业、用户、中介和金融机构等多种主体构成。GRANOVETTER[29]最先提出网络嵌入的概念,认为个人的经济行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到其所在关系网络的影响;网络嵌入包括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两个维度,结构嵌入是互动主体形成的物理特征,包括主体在网络中的位置、网络的规模和密度等;关系嵌入是基于双方的互惠而发生的双边关系,主要分为关系的强度、质量、持续性等。创新绩效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创新目标实现过程以及创新活动对企业经营业绩影响等方面。考虑到高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复杂性,技术任务受多种因素影响,技术成果难以测量。借鉴MUMFORD[7]对创新绩效概念的界定,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不仅包括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行为等过程因素,还包括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的创新想法、产品和技术等结果因素,是创新过程与创新结果的统一。
图2 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开发机制Figure 2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Innovative Network Embeddedness for High-tech Enterprise R&D Personnel
根植于本地创新网络结构嵌入的、不易流动和学习的默会性知识资源的产生、扩散、开发和应用,对缓解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的稀缺状况,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创新过程、创新结果和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由于异质性资源是企业间互相合作的根本,也是知识共享的前提和创新资源的关键[30],高技术企业在加强研发人员内部学习和知识积累的同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研发人员超越组织边界,通过创新网络关系嵌入获取创新区域或社区中聚集的前沿知识和异质性信息。同时,网络成员间的频繁交流和互动所形成的稳定关系,还能促使双方达成共同的合作目标、价值观以及利益诉求的认同。因此,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氛围营造和网络嵌入式开发契合了研发人员的高成就动机和高创新需求,激活了研发人员的创新潜力和活力,提升创新效能感并进而提升研发人员创新动机、创新行为直至创新结果。据此,提出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2.2.1 网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如前所述,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异质性特征决定其创新网络嵌入包括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一方面,从结构嵌入角度看,高技术企业和创新网络充沛的创新主体和结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获取与整合平台、知识流动与共享机制、创新文化氛围支持、决策权等,提供了满足研发人员高创新和高信息需求的丰厚条件,能够有效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动机和职业兴趣,促进创新行为和创新过程的发生,提升创新数量和质量。SAXENIAN[31]认为,与128高速公路高技术产业带相比,硅谷的成功在于合作与竞争的不寻常组合连同其他要素共同构成的制度环境,基于合作与竞争关系而形成的产业化体系以及根植于本地区社会文化环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是高技术区域不断创新、保持旺盛发展活力的根本所在。HUGGINS et al.[32]通过对英国的实验数据进行网络分析,发现网络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性网络资本存量显著影响区域创新和发展的格局。
另一方面,从关系嵌入视角看,由于创新网络内的竞争压力、资源相对不足以及隐性知识的网络粘性,基于关系嵌入的相互信任还能促进研发人员创新过程中拓展合作深度,减少隐性知识的共享阻力。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嵌入企业内部和外部创新网络,不仅能获得创新网络内流动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异质性信息和隐性知识,还能从中获得创新网络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进而影响创新行为发生以及创新结果的数量和质量。ROWLEY et al.[33]和SINGH et al.[34]认为,高技术企业创新网络作为一个协同系统,能有效集聚各网络节点的资源和信息;KENRICK et al.[35]的研究表明,在个体认知水平存在限制和偏差的现实条件下,网络中心性高的个体可以尽可能多的与其他个体产生信息交换,由此带来的信息获取优势将对个体创造性水平产生直接影响。也有研究表明,企业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嵌入程度、网络地位以及吸收能力的异质性[20],企业所处创新网络的规模、强度、开放性等特征[21],均能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知识流动,促进高技术企业及其研发人员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绩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假设。
H1网络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1a结构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过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1b结构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结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1c关系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过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1d关系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结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2.2 网络嵌入对创新效能感的影响
创新效能感(或创新自我效能感)源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BANDURA[36]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和评价。以此为基础,TIEMEY et al.[37]将自我效能感与特定情景下的创新活动相联系,认为创新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取得创新成果的信念,是人们对于自己从事特定创新活动的信念基础。由于创新是集群创新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反馈的结果,从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和社会互动视角探究,嵌入在高技术企业和创新网络中的研发人员与所处创新网络的创新情景的相关性能有效激活其创新特质,强化内外动机,促使创新行为产生,从而影响其个体创新绩效,并进而影响甚至决定其成就动机和创新效能。
从结构嵌入角度看,由于研发人员所处企业和创新网络的规模、结构[38]以及所在企业的创新网络节点度、网络中介中心度[39],影响并决定着研发人员和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可能性。依据资源和能力理论的逻辑,造成企业创新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而企业的动态能力对保证企业在动态环境中的技术创新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40]。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研发人员在高技术企业中的地位与其创造性产出关系紧密,非正式地位正向影响员工创造性产出[41]。因此,优厚的创新条件对研发人员内在创新效能感的构建起积极作用,并由此带来信息和资源的控制感。优越的中心位置可以有效降低创新风险及不确定性,增强研发人员创新活动的信心,最终提升研发人员的创新效能感。
从关系嵌入角度看,由于隐性知识的不可复制、不可模仿和网络粘滞性,创新网络中高技术企业及其研发人员的非正式网络互动强度、网络密度、沟通质量和网络信任不仅直接影响创新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还通过交互记忆系统间接影响任务绩效[42]。研发人员的关系网络对创新质量而不是创新产出有显著影响,创新网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能促进网络内异质性人力资本的频繁交流和互动,有助于产生创新协同效应[27]。研发者自身知识优势及整体网络中心性对结构洞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非冗余连接两端研发者的知识差异使核心位置的结构洞整合价值远高于边缘位置[28]。借助网络位置、结构等网络成员间的频繁交流和互动,使网络成员间形成相互信任的亲密关系,有效促进隐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为研发人员提供创新的必需资源,从而对研发人员创新动机和创新效能感产生正向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假设。
H2网络嵌入对研发人员的创新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H2a结构嵌入对研发人员的创新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b关系嵌入对研发人员的创新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2.3 创新效能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和行为结果的期望会对人类的行为产生影响。作为人的能动性的基础,自我效能感通过认知、情感、生理唤醒等方式影响和调节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研发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组织环境下的研发人员个体来说,参与创新需要强大的内在心理支持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从事研发创新工作时的自信心,在面对挑战甚至遇到困难时,研发人员对自我创新能力的认知越高,个体将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环境中的困难,并为此做出更大的努力,从而在研发创新工作中保持创造性,持续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个体对创新成功信念的差异会导致创新结果的差异,创新效能感作为员工对自己有能力取得创新成果以及在工作中采取创造性方法的信念,对其创新绩效会产生显著影响[43]。由于创新需要有一种不可动摇的效能感,创新效能感能够为个体提供内在的、持续的心理力量,帮助其面对创新型研发工作所固有的困难和挑战,维持个体坚持创新的努力水平[44]。因此,具有高创新效能感的员工往往具有更丰富的内在认知,能更积极利用组织的授权寻求外界资源,进而产生更多的创新行为。随着研发活动在高技术企业创新中地位的提升,对创新成功所抱有的信念是支撑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重要内在动力,创新效能感无论是作为研发人员创新心理维度,还是作为独立变量,在个体创新机制中起中介或调节作用,均与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紧密相关。因此,无论是在创新过程上,还是创新结果上,研发人员的创新效能感对创新绩效均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假设。
H3创新效能感对研发人员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a创新效能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过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3b创新效能感对研发人员创新结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2.4 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一切效能信念的基础,是激发人的行为并取得行为效果的核心。而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漫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方面。自我效能感不仅直接决定个体思维、情感、行动及其动机模式,还决定了个体在面临危机、失败、压力等否定性情景刺激时的身心反应方式。GIST et al.[45]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与绩效关系理论模型中,个体对自身所处环境、掌握资源、制约因素的认知和评价直接决定个体自我效能感水平,其本质是对外在环境和自身资源的认知评价,并由此决定其努力程度、可达目标层次和实现行为的效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对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各维度对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绩效有预测力,其中应激与创新能力效能感的预测力最强。
图3 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和创新绩效关系假设模型Figure 3 Hypothesis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etwork Embeddedness, Innovation Efficac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由以上分析可知,创新网络嵌入能强化研发人员对知识、信息、组织氛围、制度与环境、信任与支持等创新要素和资源的获取,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绩效提升。嵌入在创新网络中的研发人员与所处创新情景的相关性能获得外在环境和自身资源的积极认知评价,使研发人员在从事创新活动时具备更高的创新效能感知。由创新效能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可知,高创新效能感的研发人员获得面临危机、失败、压力等否定性情景刺激时的积极身心反应方式更可能打破常规,主动寻找创造性解决方案,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从而提升研发人员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两方面的创新绩效。因此,企业和创新网络作为研发人员身处的情景,无论是扁平化结构还是协同关系,这种创新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提升→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客观存在。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假设。
H4创新效能感在网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4a创新效能感在结构嵌入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4b创新效能感在结构嵌入对创新结果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4c创新效能感在关系嵌入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H4d创新效能感在关系嵌入对创新结果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综合H1~H4,构建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和创新绩效关系假设模型,见图3。
为保证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测量变量时尽可能采用相关领域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且证明具有良好有效性的成熟量表,并根据中国情景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背景对相关题项进行筛选,最后以翻译和回译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问卷题项的准确性。
在大规模正式调研之前先进行小范围的预调研,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对相关测量题项进行修改和调整。问卷采用Likert 5点评分法,1为完全不符合,5为完全符合。问卷设计和各变量测量说明如下。
(1)网络嵌入。借鉴GRANOVETTER[29]、FREEMAN et al.[46]和李玲等[47]的研究成果,采用位置、规模和密度等7个题项测量结构嵌入;借鉴MCEVILY et al.[48]和XU et al.[49]的研究成果,采用主体信任、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等7个题项测量关系嵌入。
(2)创新效能感。借鉴CARMELI et al.[50]编制的个人创新效能感问卷,并结合高技术企业研发工作的具体特点进行修订,共8个测量题项。
(3)创新绩效。基于LOCH et al.[51]对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界定和测度研究,结合JANSSEN et al.[52]、韩翼等[53]和姚艳虹等[54]的研究成果,综合筛选企业创新绩效和个体创新绩效相关题项,用测量创新过程的5个题项和测量创新结果的5个题项共两个维度设计创新绩效量表。
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进行预调查,选取某特种建筑材料和生物制药公司,共发放电子问卷98份,收回86份问卷。剔除个别答案连续出现和某些题目未作答等无效问卷,得到72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3.721%。运用Amos 21.0和Spss 19.0对各潜变量相关性进行分析,表1给出各变量相关分析的结果,各潜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创新效能感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分别为1.956、2.029、2.162,排除了各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
表1 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Table 1 Results for CorrelationAnalysis among Variables
注:**为在0.010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下同;对角线上的数据为AVE的平方根。
采用Cronbach′sα系数判定各量表信度,表2给出预调查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由表2可知,各潜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800,且各量表的KMO值分别为0.886、0.867、0.898、0.835、0.747。通过因子分析,剔除载荷值低于0.600、交叉载荷大于0.400的题项,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确定量表。各变量的组合信度(CR)均大于0.700,平均方差萃取值(AVE)均大于0.500,且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AVE的平方根,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因此,本研究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由于样本数据的获得均采用问卷调查,且采取自评的方式,为防止因方法和工具的原因导致变量间变异的重叠,本研究采用不可测量潜在方法因子效应控制法对数据进行检验。将创新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和创新绩效的测量题项负载到共变因子,形成单因素模型;按量表将所有题项对应于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创新效能感、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形成5因素模型;在5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将所有题项负载到未知共变因子上,形成6因素模型。表3给出调查数据共同方法变异检验的模型拟合指标结果。
正式调研通过问卷进行。利用社会人脉资源,联系相关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研发机构和部分研发人员,采用网络问卷在线调查、发送电子邮件两种方式同时进行。调查对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长沙、苏州、深圳等,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智能制造等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首次调查自2016年1月至3月,通过不同渠道请18家企业研发部门主管向内部研发人员各自分发10份调查问卷,并利用人脉资源向56位研发人员直接发放问卷,最终发放236份问卷,实际回收202份问卷,回收率为85.593%。针对首次调查中存在大专及以下人员比例较大、调查对象的研发人员特征不够突出等问题,2017年11月进行补充调查,通过不同渠道请8家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向内部研发人员各自分发10份调查问卷,并利用人脉资源直接向36位研发人员发放问卷,最终发放100份问卷,回收72份,回收率为72%,最终获得274份问卷,总回收率为81.548%;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69份,有效率98.175%。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4。
对各人口统计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性别对网络嵌入具有显著影响,女性具有更高网络嵌入度。可能的原因是女性更具亲和力和团队精神,善于沟通及与人相处,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关系,共享资源。②年龄仅对结构嵌入具有显著影响,对关系嵌入影响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研发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流动能力,而关系嵌入本质要求较为稳定的强联结。从整体看,调查对象年龄偏低,具有更强的流动倾向和意愿,流动成本也相对较低。③教育背景对创新效能感影响显著,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学历明显高于低学历。可能是由男女社会分工不同偏见引起的,男性研发人员工作投入高于女性;高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工作具有知识、技术双密集特征,高学历、高智力资本具有更高创新绩效。④工作年限对创新效能感的影响作用不明显,说明研发人员更多是对职业忠诚,而不是对企业忠诚。⑤研发人员所在领域对关系嵌入和创新过程具有显著影响,改造传统产业的研发人员的关系嵌入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其创新过程也与其他领域有显著性差别。可能的原因是改造传统行业的性质、文化、组织架构等与传统行业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企业边界明显,研发人员之间仍有较为明显的层级划分,彼此间的弱信任关系降低了关系嵌入程度,同时传统行业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对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动起到了抑制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教育背景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数为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6.022%,36岁以上的研发人员共49人,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研发人员占18.216%。由于国家科技部将研发人员定义为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在内的企业技术工作者,因而参与研究开发活动但学历相对较低的熟练技工也属于研发人员的范畴。在20世纪80年代,大专及其以下的中专教育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期人才培养质量相对较高,因此大专人数占比仍处于可接受范围。基于此,本研究视大专及以下学历的研发人员为合格调查样本,不予剔除。
表2 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Table 2 Test Results fo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表3 共同方法变异检验模型拟合指标值Table 3 Fitness Index Value of Common Method Variation Model
表4 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Table 4 Results fo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ample
为检验假设和验证模型,分别建立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模型1)、网络嵌入与创新效能感(模型2)、创新效能感与创新绩效(模型3)以及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与创新绩效(模型4)的关系模型,采用Amos 21.0验证研发人员的网络嵌入对创新绩效和创新效能感的影响、创新效能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表5给出结构方程模型各拟合指标的结果,各拟合指标基本都在标准区间内,结构方程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
图4给出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路径。由图4可知,在p<0.001条件下,结构嵌入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21和0.888,关系嵌入对创新过程的路径系数为0.433;而关系嵌入对创新结果的路径系数为-0.095,不显著。表明结构嵌入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嵌入仅对创新过程影响显著,对创新结果影响不显著甚至呈负向趋势,H1a、H1b、H1c得到验证,H1d没有得到验证,这一结论与网络嵌入中关系嵌入悖论一致。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创新网络规模越大,导致社会资本、创新资源和信息的流通渠道增加,有利于显性知识的共享和隐性知识的获取,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基于关系嵌入的强信任度以及各种情感或物质支持促进成员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团队内隐性知识的共享、获取和吸收能力,促进创新过程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H1a、H1b、H1c成立。但另一方面,随着创新网络规模扩大,网络内的知识和信息开始越来越充沛并出现冗余,这时企业网络关系联结性越弱,各网络成员越能获得更新颖、更及时的异质性知识,从而有利于促进研发人员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以及创新活动开展;企业创新网络关系联结性越强,网络成员获取的资源和信息同质性越强,强关系作用下的网络闭包状态降低成员间创新能力,反而不利于提升创新产出[45]。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企业与纵向产业链的联结度越强,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就越高,企业与横向企业的联结度对其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相对较小[55];科学家的关系网络对创新质量而不是创新产出有显著影响[27]。由于关系嵌入对创新结果影响不显著,停止对这条路径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5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值Table 5 Fitness Index Value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注:***为p<0.001,下同。
图4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路径图(模型1)
Figure4RoadmapofRelationshipbetweenNetworkEmbeddednessandInnovationPerformance
图5 网络嵌入与创新效能感的关系路径图(模型2)Figure 5 Roadmap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Embeddedness and Innovation Efficacy(Model 2)
图5给出网络嵌入与创新效能感的关系路径。由图5可知,在p<0.001的条件下,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效能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27和0.373,表明网络嵌入对研发人员创新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创新网络的嵌入促使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研发人员在优质知识、信息和资源的获取上具有明显优势,由此产生的资源控制感能有效增强研发人员的自信心;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基于关系嵌入与网络成员形成的频繁互动和稳定关系,更保证了研发人员创新活动所需的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进而提升研发人员的创新效能感。因此,H2a和H2b得到验证。
图6给出创新效能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路径。由图6可知,在p<0.001的条件下,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942和0.714,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无论是创新行为的产生还是创新成果的产出,自我对自身能够采取创造性的解决方式这一信念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信念本身就是推动自身采取某种行动的力量;另一方面,效能感能够增强内部动机,从而进一步增强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因此,H3a和H3b得到验证。
图6 创新效能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路径图(模型3)Figure 6 Roadmap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Efficac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Model 3)
研究路径点估计值偏差矫正法(置信区间:95%)下限上限百分位数法(置信区间:95%)下限上限结构嵌入➝创新过程总效应0.3710.1680.5560.1630.553直接效应0.001-0.1760.173-0.1900.160间接效应0.3700.1930.5900.1820.586结构嵌入➝创新结果总效应0.7120.5630.8450.5630.844直接效应0.6220.4220.8410.4200.834间接效应0.0900.0170.2020.0030.179关系嵌入➝创新过程总效应0.4770.2730.6670.2890.679直接效应-0.024-0.2260.162-0.2210.165间接效应0.5010.3310.7230.3310.723
图7给出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路径。由图7可知,在控制创新效能感后,结构嵌入对创新过程的路径系数从0.421下降至0.001,关系嵌入对创新过程的路径系数从0.433下降至-0.024,且均不显著,表明创新效能感在网络嵌入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构嵌入对创新结果的路径系数从0.888降低至0.622,且依然显著,表明创新效能感在结构嵌入对创新结果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间接效应为0.089。说明网络嵌入对研发人员产生创新想法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其自身有能力创新的信念来实现,而结构嵌入所带来的创新资源及多样化信息转化,不仅需要研发人员自身具备坚定的信心,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由于前述关系嵌入对创新结果影响不显著并已停止对这条路径的中介效应检验,因此,H4a、H4b、H4c得到验证,H4d没有得到验证。
图7 网络嵌入、创新效能感及创新绩效的关系路径图(模型4)Figure 7 Roadmap of Relationship among NetworkEmbeddedness, Innovation Efficacy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Model 4)
为进一步验证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Amos 21.0的Bootstrapping方法对中介效应进行分析,设定Bootstrapping 2 000次,偏差矫正法和百分位数法的置信区间为95%,创新效能感中介作用的Bootstrapping检验结果见表6。在创新效能感的作用下,结构嵌入对创新过程、结构嵌入对创新结果和关系嵌入对创新过程的间接效应偏差矫正法95%置信区间、百分位数法95%置信区间均不含0点,拒绝间接效应为0的虚无假设;结构嵌入对创新过程、关系嵌入对创新过程的直接效应偏差矫正法95%置信区间、百分位数法95%置信区间均包含0点,表明二者间的直接效应不显著;结构嵌入对创新结果的直接效应偏差矫正法95%置信区间、百分位数法95%置信区间不含0点,拒绝直接效应为0的虚无假设。由此说明创新效能感在结构嵌入与创新过程、关系嵌入与创新过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结构嵌入与创新结果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从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视角,考察创新网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创新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得到研究结果如下。
(1)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异质性特征决定了其嵌入特征的企业内嵌入和创新网络(或创新社区)嵌入的双重性。作为劳动契约关系中被雇佣的一方,高技术研发人员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对高技术企业的组织嵌入、工作嵌入和职业嵌入特征。作为创新网络中创新知识链节点的人格主体,研发人员还具有对高技术企业区域创新网络或社区的网络嵌入性。尽管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社区嵌入没有本质区别,但在嵌入的对象、内容和作用机制上却有着本质不同。
(2)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结构嵌入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关系嵌入仅对创新过程具有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能够有效解决组织内创新知识和信息的同源、同质和有限障碍,提升创新绩效。嵌入在组织和创新网络中的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能有效获取区域中聚集的前沿知识和异质信息,与所处创新情景的相关性和创新效能感能有效激活其内部创新特质,与网络中各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以及占据的网络位置影响甚至决定了其所获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网络成员间的相互支持和信任,从而影响其个体创新绩效。
(3)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通过创新效能感的中介,正向影响和提升其创新绩效。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网络的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均对创新效能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能感对创新绩效(包括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效能感在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结构嵌入对创新结果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能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满足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异质性需求,激活其创新潜力和活力,是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和管理技术人员的关键。本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从技术人员管理微观视角入手,研究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内涵本质、构成特征、评价维度和设计开发测量量表。由于高技术企业是创新的市场主体,是研发人员创新活动的主要平台和载体,能否有效评价和激励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是高技术企业获取持续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对研发人员个体创新绩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弥补了微观层面研究的不足。
(2)运用嵌入和网络嵌入相关理论,研究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区域创新网络嵌入开发和运行机制。由于研发人员的异质性和主导性特征,研发人员的区域创新网络嵌入不仅能有效弥补高技术企业组织内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同源、同质和有限的不足,集聚的创新网络氛围还能显著提升研发人员的创新效能感。这种跨越组织嵌入的创新网络嵌入甚至超越和替代了传统集群理论所关注的企业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嵌入。
(3)从个体研究视角,对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中的关系嵌入悖论进行实证验证和解读。随着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嵌入的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内的创新知识、信息和其他要素开始出现冗余,创新网络的强联结作用和网络闭包也使知识和信息越来越趋向同质化,不利于研发人员创新。因此,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中,关系嵌入仅对创新过程、活动或行为影响显著,对创新产出和结果影响不明显,甚至出现阻碍创新产出的现象。
(1)聚焦产学研战略协同和集群创新,以创新网络嵌入实现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基于异质性资源对研发人员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嵌入的显著作用,高技术企业要强化组织创新网络结构管理,在企业内设置跨部门、跨机构的研发平台,构建企业研发和创新体系;联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开放、动态、协作的新型网络组织运行模式和虚拟开发平台,协同实现跨行业和跨区域的研究开发、产业化活动、人才培养;积极参与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质竞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机构、科技中介、人才服务、金融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的集聚发展,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协同创新体系,促进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网络嵌入式开发。
(2)强化关系网络建设和位置管理,防范创新网络嵌入中关系嵌入悖论风险。高技术企业要组建跨部门合作的研发机构和项目团队,促进研发部门和研发人员积极主动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沟通;加强知识管理系统、咖啡吧等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建设,促进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同时重视与外部企业的交往并不断提高信任度。高技术企业及其研发人员要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参与区域内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攻关、共建科研基地、组建研发实体、人才联合培养以及产业技术联盟等的建设和发展,培育基于信任的创新关系网络;通过引入金融服务、知识产权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制,促进研发人员对外交流,消除创新网络嵌入中低效甚至无效的结构洞现象。
(3)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着力提升研发人员创新效能感。要切实重视创新网络体系建设,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构建专门研发和创新体系,为创新活动提供充分支持并积极给予正反馈,培育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企业应注重研发人员间信任和关系型信任的培养,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双向沟通为纽带,提高企业研发人员对创新氛围的感知,建立良性的心理契约。同时,企业应加大培训力度,开发研发人员的心理资本,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创新效能感,使其具备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本研究基于研发人员的异质性需求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研发人员的区域创新网络嵌入开发模式并进行实证检验,以构建高技术企业创新网络嵌入的微观基础。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1)结构方程模型数据特征及结果应用问题。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一方面,需要样本容量足够大,以增强协方差的准确性,使分析结果更可靠;另一方面,需要在横截面数据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纵贯数据研究,或者使用多个指标推断潜变量,以探讨变量间因果联系。本研究样本数达到200份以上,符合基本要求,但只在预调查后修订问卷进行调查和补充调查,进行了横截面数据研究,没有后期持续追踪进行纵贯数据研究。
(2)研究结论的高技术企业行业细分适用性问题。高技术和高技术企业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界定为高技术企业,美国商务部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定义为高技术企业。由于行业细分不同,是否存在共同的变量相关和因果关系,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明确。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永周.论高技术产业的机制创新.经济评论,2001(6):41-43.
GU Shengzu.LI Yongzhou.The view about the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EconomicReview,2001(6):41-43.(in Chinese)
[2]李培楠,赵兰香,万劲波.创新要素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14,32(4):604-612.
LI Peinan,ZHAO Lanxiang,WAN Jinbo.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factors on industry innovation performances: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manufacturing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2014,32(4):604-612.(in Chinese)
[3]戴魁早,刘友金.行业市场化进程与创新绩效: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30(9):37-54.
DAI Kuizao,LIU Youjin.Evolvement of industrial marketiz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JournalofQuantitative&TechnicalEconomics,2013,30(9):37-54.(in Chinese)
[4]阮国祥,毛荐其,马立强.员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跨层次研究:基于新能源创业企业的实证.中国软科学,2015(1):108-117.
RUAN Guoxiang,MAO Jianqi,MA Liqiang.The cross-level research about effect mechanism of employees′ improvisation on individu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new energy start-up firms.ChinaSoftScience,2015(1):108-117.(in Chinese)
[5]ALEGRE J,SENGUPTA K,LAPIEDRA R.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a high-tech SMEs industry.InternationalSmallBusinessJournal:ResearchingEntrepreneurship,2013,31(4):454-470.
[6]JANSSEN O,YPEREN N W V.Employees′ goal orientations,the quality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and the outcomes of job 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4,47(3):368-384.
[7]MUMFORD M D.Managing creative people:strategies and tactics for innovation.HumanResourceManagementReview,2000,10(3):313-351.
[8]THORNHILL S.Knowledge,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high- and low-technology regimes.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2006,21(5):687-703.
[9]TORUGSA N,ARUNDEL A.Private-public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does training matter?.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13,17(3):1-20.
[10] ALGOE S B,FREDRICKSON B L.Emotional fitness and the movement of affective science from lab to field.AmericanPsychologist,2011,66(1):35-42.
[11] 顾远东,周文莉,彭纪生.组织支持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管理科学,2014,27(1):109-119.
GU Yuandong,ZHOU Wenli,PENG Jisheng.Study on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R&D staffs′ innovative behaviors.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2014,27(1):109-119.(in Chinese)
[12] 张学和,宋伟,方世建.成就动机理论视角下的知识型员工个体创新绩效实证研究:基于部分科技型组织的调查数据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1):164-170.
ZHANG Xuehe,SONG Wei,FANG Shijian.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dividual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oriented staff under 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 perspective:data collected from the sci-tech organizations.ScienceofScienceandManagementofS.&T.,2013,34(1):164-170.(in Chinese)
[13] PERRY S J E.Social yet creative:the role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facilitating individual creativity.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6,49(1):85-101.
[14] 张婕,樊耘,张旭.前摄性行为视角下的员工创新:前摄型人格、反馈寻求与员工创新绩效.南开管理评论,2014,17(5):13-23.
ZHANG Jie,FAN Yun,ZHANG Xu.Individual creativity under the proactive behavior perspective:proactive personality,feedback seeking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NankaiBusinessReview,2014,17(5):13-23.(in Chinese)
[15] 顾远东,周文莉,彭纪生.组织创新氛围、成败经历感知对研发人员创新效能感的影响.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5):82-94.
GU Yuandong,ZHOU Wenli,PENG Jisheng.Th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creative climate,perceived success and failure experience on R&D staffs′ creative self-efficacy.R&DManagement,2014,26(5):82-94.(in Chinese)
[16] 曲如杰,王桢,焦琳,等.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研发人员创新的权变影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7):156-165.
QU Rujie,WANG Zhen,JIAO Lin,et al.The contingent influence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on researchers creativity.ScienceofScienceandManagementofS.&T.,2013,34(7):156-165.(in Chinese)
[17] ANDERSM,DOMINIC P.(How) do (firms in) clusters create knowledge?.Industry&Innovation,2005,12(4):409-431.
[18] PETER M.Knowledge creation and diffusion and geographic cluster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01,5(2):213-237.
[19] SIMSEK Z,LUBATKIN M H,FLOYD S W.Inter-firm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ournalofManagement,2003,29(3):427-442.
[20] GEBREEYESUS M,MOHNEN P.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embeddedness in networks:evidence from the ethiopian footwear cluster.WorldDevelopment,2013,41(3):302-316.
[21] 解学梅,左蕾蕾.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3,16(3):47-56.
XIE Xuemei,ZUO Leilei.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firms:the mediating effect of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NankaiBusinessReview,2013,16(3):47-56.(in Chinese)
[22] 蒋天颖,丛海彬,王峥燕,等.集群企业网络嵌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知识的视角.科研管理,2014,35(11):26-34.
JIANG Tianying,CONG Haibin,WANG Zhengyan,et al.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embedding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cluster enterprisesbased on knowledge view.ScienceResearchManagement,2014,35(11):26-34.(in Chinese)
[23] MITCHELL T R,HOLTOM B C,LEE T W,et al.Why people stay:using job embeddedness to predict voluntary turnover.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1,44(6):1102-1121.
[24] ALLEN D G,SHANOCK L R.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embeddedness as key mechanisms connecting socialization tactics to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among new employees.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2013,34(3):350-369.
[25] PELTOKORPI V,ALLEN D G,FROESE F.Organizational embeddedness,turnover intentions,and voluntary turnover: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employe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rientations.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2015,36(2):292-312.
[26] NG T W H,FELDMAN D C.Organiz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occupational embeddedness across career stages.JournalofVocationalBehavior,2007,70(2):336-351.
[27] GONZALEZ B C N,VELOSO F M,KRACKHARDT D.The impact of network embeddedness on research output.ResearchPolicy,2013,42(9):1555-1567.
[28] 李德鸿,王肖鹏,崔文田.结构洞对不同属性研发者创新绩效的权变影响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9):27-33.
LI Dehong,WANG Xiaopeng,CUI Wentian.The contingent effect of structural hole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inventors with different attributes.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2016,33(19):27-33.(in Chinese)
[29] 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91(3):481-510.
[30] 党兴华,李雅丽,张巍.资源异质性对企业核心性形成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科学学研究,2010,28(2):299-306.
DANG Xinghua,LI Yali,ZHANG Wei.The effect of resource heterogeneity and the core enterprise formed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twork.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2010,28(2):299-306.(in Chinese)
[31] SAXENIAN A L.Inside-out:regional networks and industrial adapta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Cityscape,1996,2(2):41-60.
[32] HUGGINS R,PROKOP D.Network structure and regional innovation:a study of university-industry ties.UrbanStudies,2016,54(4):931-952.
[33] ROWLEY T,BEHRENS D,KRACKHARDT D.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a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 the steel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21(3):369-386.
[34] SINGH K,MITCHELL W.Precarious collaboration:business survival after partners shut down or form new partnership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6,17(S1):99-115.
[35] KENRICK D T,NEUBERG S L,CIALDINI R B.Socialpsychology:unravelingthemystery.3rd ed.Boston,MA:Allyn & Bacon Press,2004:1499-1512.
[36] 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AdvancesinBehaviourResearch&Therapy,1978,1(4):139-161.
[37] TIEMEY P,FARMER S M.Creative self-efficacy:its potential anteced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creative performance.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2,45(6):1137-1148.
[38] 李永周,姚婳,桂彬.网络组织的知识流动结构与国家高新区集聚创新机理.中国软科学,2009(5):89-95.
LI Yongzhou,YAO Hua,GUI Bin.Knowledge flow structure in network organization and conglome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national science park.ChinaSoftSinence,2009(5):89-95.(in Chinese)
[39] 范群林,邵云飞,唐小我,等.结构嵌入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28(12):1891-1900.
FAN Qunlin,SHAO Yunfei,TANG Xiaowo,et al.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to cluster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2010,28(12):1891-1900.(in Chinese)
[40] TEECE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18(7):509-533.
[41] 刘智强,李超,廖建桥,等.组织中地位、地位赋予方式与员工创造性产出:来自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5(3):86-101.
LIU Zhiqiang,LI Chao,LIAO Jianqiao,et al.The individual status in organizations,the status-conferral ways and employee′s creative outcomes:a case study made from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ManagementWorld,2015(3):86-101.(in Chinese)
[42] 王燕夷,彭灿.非正式网络对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2,30(4):581-590.
WANG Yanyi,PENG Can.The effects of informal networks on tea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take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 as mediating variable.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2012,30(4):581-590.(in Chinese)
[43] SHALLEY C E,GILSON L L.What leaders need to know:a review of soci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that can foster or hinder creativity.TheLeadershipQuarterly,2004,15(1):33-53.
[44] 丁刚,李珲.工作特征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22):19-27.
DING Gang,LI Hui.How job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employees′ creative behavior:a mediated moderating model.HumanResourceDevelopmentofChina,2016(22):19-27.(in Chinese)
[45] GIST M E,MITCHELL T R.Self-efficacy: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ts determinants and malleability.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2,17(2):183-211.
[46] FREEMAN L C,WHITE D R,ROMNEY A K.Researchmethodsinsocialnetworkanalysis.London,NY:RoutledgePress,1991:91.
[47] 李玲,党兴华,贾卫峰.网络嵌入性对知识有效获取的影响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12):97-100.
LI Ling,DANG Xinghua,JIA Weifeng.The effect of network embeddedness upon effectiv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ScienceofScienceandManagementofS.&T.,2008,29(12):97-100.(in Chinese)
[48] MCEVILY B,MARCUS A.Embedded tie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5,26(11):1033-1055.
[49] XU G N,LIU X F,ZHOU Y,et al.Effects of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ChineseManagementStudies,2012,6(1):108-123.
[50] CARMELI A,SCHAUBROECK J.The influence of leaders′ and other referents′ normativeexpectations on individual involvement in creative work.TheLeadershipQuarterly,2007,18(1):35-48.
[51] LOCH C H,TAPPER U A S.Implementing a strategy-drive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n applied research group.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2002,19(3):185-198.
[52] JANSSEN O,YPEREN N W V.Employees′ goal orientations,the quality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and the outcomes of job 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4,47(3):368-384.
[53] 韩翼,廖建桥,龙立荣.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7,10(5):62-77.
HAN Yi,LIAO Jianqiao,LONG Lirong.Model of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study on employee job performance construct.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sinChina,2007,10(5):62-77.(in Chinese)
[54] 姚艳虹,衡元元.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结构及测度研究.管理学报,2013,10(1):97-102.
YAO Yanhong,HENG Yuanyuan.Construct and measurement of knowledge staff′s innovation performance.ChineseJournalofManagement,2013,10(1):97-102.(in Chinese)
[55] 陈劲,李飞宇.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诠释.科学学研究,2001,19(3):102-107.
CHEN Jin,LI Feiyu.Social capital:its sociological meanings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2001,19(3):102-107.(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