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蕾
摘要: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社会类学科,具有综合性、知识性以及较高的趣味性。虽然历史学科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然而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依然有着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积极地面对未来。在历史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课堂效率较低。高校的历史课堂优化,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历史素养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176-02
目前,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我国人才素质水平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不断深入,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本身。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研究探讨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历史素养的策略。
一、通读课本,研读历史
课前,学生应当基本了解一个时代的发展脉络,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因此,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联系实际问题寻找历史渊源。同时,学生可以结合教案,整理知识框架,了解每个知识点。此外,教师可以领导学生经常去博物馆等爱国主义基地去感悟历史,真切地去体会书本内容。
比如在教学“红军长征路线”一课时,可以要求学生先带着感情去诵读毛泽东的《长征》一诗,再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寻找长征经过的地区,然后让学生交流对这首诗的体会。通过中国地形图,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红军的艰难,把地理知识与历史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1]
二、在实践中去探究历史
教学是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和完善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历史问题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思考找出历史来源。一般来说,历史学科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自主完成课题,搜集相关的史诗资料,带着疑问去寻求查证真相,剖析事物的本质,主动请教相关专家来印证历史。在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历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整理综合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变通。[2]
三、古今综合
古往今来,学习就是让学生利用古今知识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照地图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还能够启发学生结合历史史实思考当前的社会现象,学习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古今历史的变迁。
例如在讲解“辽阔的疆域”一课内容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疆域情况。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通过视频等方式,把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呈现给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位置与历史的变迁,同时能够指引学生根据历史史实进行综合的分析,进而更好地认识到领土是国家根本利益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感。[3]
四、模拟历史场景,体验历史情感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地图等教具开展教学。对较为抽象的问题,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将相关的影视与图片资料展现给大家,让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到历史真实的现状。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补充背景资料,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4]
五、中外综合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学习中国历史时应当将其置于世界舞台上,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历史及其得失,以便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比如在讲解“丝绸之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张骞出使西域、马可·波罗来华等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同时让学生了解国家之间的交往产生的影响,明白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的。由此启发学生更全面地考虑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多个视角、采用不同的方式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进而产生更积极的效果。[5]
六、加强实地考察,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结合教学与内容与教学进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等地方进行观察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全面了解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另外,教师可合理安排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指引学生课下查找相关史实资料,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与辩证思维能力。
七、情景教学法
学习理解历史知识受时空的限制。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还原历史事件。情景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历史移情能力,并将其融入历史教学中,基于历史事实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空观念,通过历史现象观看本质,提高历史洞察力,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比如在讲解《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一内容时,该课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主要体现在雅典公民追求政治上的平等与自由。在讲授这一课程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主人公是雅典公民,具有每10天参加1次公民大会的权利,虽然参加这一大会会耽误工作,但是能够获得相应的工资;在公民大会上可以对大会主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等。
学习古希腊历史会受时空的限制,教师基于公民大会这一历史史实,创设教學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为顺利开展情境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查找相关的史实资料,交流探讨,辨别历史资料的真伪,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感悟平等、民主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八、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能够实现以史为鉴、指引未来的教育目标。所以,新课改背景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当利用历史的育人功能,指引学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6]
比如在“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这一课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悟法家“依法治国”、儒家“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在现今社会中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这些思想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几个观点,比如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前社会依然适用,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脱节不再适用等等。学生可以就这两种观点分组讨论,根据当前社会实际情况,指引学生讨论交流,对历史问题进行辩证看待。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九、结语
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洞察力、民族自豪感,通过历史思维思考未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稳定心理,进而以健康、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与社会。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是一重要内容,所以应当贯彻落实,为人才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建敏.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7(10):89+94.
[2]蒋延荣.优化课堂环节,提升历史素养——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6):41.
[3]单高速.浅谈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及培养途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4):65-66.
[4]吴秀琴.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94):125-126.
责任编辑:刘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