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王承武
摘 要:近年来,伊宁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努力将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将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打造农业强县,以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伊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指标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伊宁县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5.00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Yi'ning County has made full use of its own advantages and has endeavored to transform the rich local resources into economic advantages. It has also take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its work to create a strong agricultural county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soun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Based on i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Yi'ning County to evaluate, with a view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county.
Key words: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Yi'ning County
伊寧县地处我国西北地区边境,东与尼勒克县相邻,西与伊宁市、霍城县相接,南与伊犁河相隔,该县素有“塞外粮仓”的美誉,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伊宁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根据伊宁县农业局数据以及实地调研,得到2016年伊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数据,并选取一定指标进行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评价,希望对伊宁县农业产业化提供合理化的意见,促进该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构建原则
为了对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化评价,除了要选择一些科学性的指标外,还要对区域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关注,在注重可操作性的前提下选择相应数据,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
1.2 主要指标
1.2.1 农业产业化规模指标 伊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评价指标主要与规模相关,地区内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了该区域的经济效益情况。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该指标可以由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供销能力、加工产品品种数量以及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力来反映。
1.2.2 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指标 在参考地区龙头企业各项数据的基础上,对该企业的规模、贡献等因素进行了解,从而分析出该企业对地区经济的带动力。
1.2.3 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水平指标 该指标主要用来评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效果,在评价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利润、平均资产利用率等多项指标。
1.2.4 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指标 想要提升区域内部的农业化发展程度,就必须要对规模化予以关注。既要对生产环节进行优化,也要对后续的加工环节进行完善。只有对当前的整体产业链条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经济发展特点,才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对伊宁县农产品加工能力进行分析,也可以了解到该地区当前的农业产业化水平。
1.2.5 农业产业化效益指标 从名称上来看可以看出其所强调的是“效益”,本质上就是强调利益,反映的是企业和农户之间所形成的利益关系。具体的指标也大多与收入要素有关,比如地区内农民的平均收入情况等等。
1.3 计算方法
1.3.1 农业产业化规模指标 在对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进行判定时,所参考的两大要素为加工产值和产量。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了龙头企业所需加工的产品数量,利用该企业的销售值来表示其销售能力。一般来说在农民与企业所构建的合作关系中,农民所能够获得的实际收益与企业所能够获得的实际利润息息相关。因此在对这类指标进行计算时,大多会将企业利益因素纳入到计算的范畴当中。
1.3.2 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指标 想要对企业的经营能力情况进行反映,就需要对企业资产、负债、利润等情况进行考虑。在这里主要考虑企业的平均资产情况。平均,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地区内的所有企业考虑在内,利用资产总额和企业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反映最终的数值。通过前文中的论述可以看出,经营能力指标还有产业化经营带动基地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两大因素。不同要素的计算公式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为了对经营能力进行反映。
1.3.3 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水平指标 反映企业的经营效果,所看的就是企业的收入、利润情况。而如果是从地区整体进行分析,了解地区内的整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就要将从事这一工作的所有企业考虑在内。利用利润与企业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出最终的经营效果。
1.3.4 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指标 主要由加工能力支持水平构成,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农产品加工能力支持水平=加工能力/农产品产量表示。
1.3.5 农业产业化效益指标 农业产业化效益既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也关系到了农民的收入情况。针对于企业来说在计算效益时考虑的内容较多,既要考虑自己所拥有的耕地面积数量、产量等要素,也要将成本等要素考虑在内。而对农民来说计算方式就较为简单,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劳动情况进行计算。想要了解当地农民的人均增收情况只需要计算今年和上年的收入差距即可。
1.4 数据选取
根据伊宁县农业局提供相关数据以及实地调研得到2016年伊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初始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上述介绍农业产业化指标的计算方法,得到伊宁县农业产业化新增指标数值。如表2所示。
2 评价结果
根据调研所获初始指标和建立的伊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抽取部分指标进行评价。
2.1 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水平
2.1.1 龙头企业平均资产额 目前在伊宁县登记注册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龙头企业一共有25家,资产总额大约为25亿元,平均资产额为1亿元。根据我国当前工业大型企业“234”标准,大型企业必须要保持年销售额3亿元以上,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上,员工数量大于2 000人。可见,伊宁县的龙头企业尚不符合大型企业的标准,实力较弱。
2.1.2 龙头企业带动在种植业生产基地比重 经过有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在2016年伊宁县播种农作物的总面积达到了91 060 hm2,其中龙头企业带动的面积达到66 930 hm2。该县目前产业化经营带动基地比重为73.5%,带动比例较高,说明当地的龙头产业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发挥了较强的作用。
2.1.3 产业化经营的劳动力比重 由表2可知,伊宁县产业化经营的劳动力比重达到了23.85%,说明当地农民能够认可这种生产经营方式,也乐于参与,对当地的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水平
2.2.1 龙头企业平均销售收入 表2中伊宁县龙头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为0.642亿元,收入并不理想,说明这些企业仍旧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式,规模化程度较差,今后必须要对加工环节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利润的增长。
2.2.2 龙头企业平均利润额 伊宁县龙头企业平均利润额0.078亿元,其利润并不高。因此,企业应该思考如何优化加工链条,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销售额,增加企业利润。
2.2.3 龙头企业平均资产利润率 伊宁县龙头企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122,数值明显较低,反映出了这些龙头企业难以获得更多的利益,甚至很难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这与企业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不合理投入有着较大的关系。
2.3 农业产业化效益
2.3.1 基地农民人均增收额 基地农民人均增收额=本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经计算,伊宁县基地农民人均增收额为880 元。由此看来,伊宁县通过农业产业化基地的带动,2016年农民增收额比2015年农民增收额显著增长。
2.3.2 基地农民人均增收率 通过计算得出伊宁县基地农民人均增收率为14.10%。说明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当地居民的收入得到了提升,但是幅度不大,所创造出的实际收入较少,对彻底改变农民生活状态还有很大的差距。
2.3.3 总体评价 从伊宁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结果来看:该县拥有龙头企业25家,平均资产为1亿元,虽然未达到大型企业的标准,但其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的比重接近于1,说明龙头企业能够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使其参与率较高,同时随着龙头企业带动种植业播种面积的扩大,保障了当地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从伊宁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来看:该县龙头加工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为0.642亿元,说明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不高,竞争力弱,企业产品的深加工及转化率低,导致该县龙头企业平均利润额为0.078亿元,同时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密,导致相互之间不信任的情况出现,对该县龙头企业加工情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农业产业化效益来看:伊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显著提高,已经显现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效果,但距离彻底改变农户生活状态还有很大的差距。
通过对伊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发现龙头企业的发展在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同时农户参与程度、企业加工能力、原料基地建设、技术创新等因素也影响着農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彭鹏,姜启军.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4):30-34.
[2]陈翠彩,禹汇泉,闭晓映.巍山县农业产业化现状调查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3):257-259.
[3]郭庆华.修武县农业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2017 (4):64.
[4]杨巧丽.基于多元统计的农业产业化评价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5 (7):130-131.
[5]华静,王玉斌.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 (4):70-74.
[6]吴俊.浙江省农业产业化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 2015.
[7]兰宁.丽水市农业产业化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8]蒋和平,蒋辉,白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9):87-93.
[9]李长海.新余市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农机发展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10]赵凯,魏珊,毕影.农户加入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53-58.
[11]毋俊芝,任永玲,高晋平.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1(2):93-96.
[12]牛树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