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创新教育体系的探索

2018-06-23 11:24原和平魏君丽
现代企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精准培训职业

原和平 魏君丽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过去粗放型扶贫而言,根据导致贫困的具体因素的不同,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扶贫方式。在对职业教育和精准扶贫关系的研究中,明确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独特功能。研究者都认为,相比较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探索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推进路径,从招生工作、教育教学改革、学生资助、创业培训、学生就业指导等各方面,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精准帮扶对象现状调查

1.精准扶贫概况 。农村贫困具有整体性和顽固性两大特征,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催生受贫人口内生动力,以实现脱贫。根据党中央及省市总体安排部署,结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扶贫任务实际,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了凤县和千阳县帮扶乡镇村组的扶贫对接,针对其产业实际、基础设施现状、留守儿童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与帮扶,由派遣驻村干部进行实际帮扶指导。该院经济管理系、现代教育中心、宣传统战部、党政办、财务处、基础部、医学分院、生物工程系等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结合系部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对诸如千阳县、凤县、岐山县等各县进行了农业科技指导,在电商、信息化等方面实施提升培训活动,对凤县唐藏镇倒回沟村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完善,对诸如草碧镇寇家河董坊小学、张家塬镇小学等的留守儿童展开关爱送温暖行动,各专任代课教师同建档立卡学生建立了一对一对接帮扶......各项帮扶任务的开展,都进一步明晰了帮扶的方向和重点。

2.帮扶对象现状和问题。①脱贫意愿强烈,实现脱贫乏力。“谁不想致富啊,但太难了……”,“我没什么手艺,夏天只能打零工,挣点零用钱补贴家用.....”,这是老乡的心里话。人人期望富裕幸福的生活,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意愿强烈,但受地域制约因素影响,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地域条件普遍较差,有的处于山高石多的恶劣环境下,宜农宜牧土地少,交通不便,生产资料匮乏,受地域限制无优良产业,更无产业群落,产业联动带动十分困难,况且资金、技术及农业经营水平都普遍较低。村民脱贫缺产业门路、资金支持、生产技能,实现脱贫十分乏力。 ②产业带头人匮乏,盲目投资恶性循环,加速贫困。近年来,农村走出来的大中专学生增多,但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在城市就业,原有较高学历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大都离乡发展,广大农村发展缺乏产业致富带头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户“单打独斗”搞农业生产建设的,都普遍缺乏投资指导,盲目投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贫困加剧。个别富余劳动力的零星岗位就业、技能培训及对接支持帮扶,也只是解决了精准特困群众的需要,无法满足较大的连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较大基数岗位就业,特别是有剩余劳动力的青壮年家庭。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必须把贫困地区和贫困户镶嵌到产业链上,培养农村发展的产业带头人,理性发展投资,增加农村居民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性收入在收入总额中的比重。 ③民风民俗意识淡化,外延拓展潜力不足。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大量农村人口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下涌向城市,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公众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在悄然变化,村落的空置甚至遗弃,交通网络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诸多条件,外部文化渐进渗透到农村,村落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家庭意识淡化,安土重迁的习俗弱化,民俗文化遭遇现代社会多元娱乐文化的挑战,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面临逐渐消失,民间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逐步萎缩,甚至被遗忘,大部分民间传统艺人年龄严重老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加之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经费不足,民风民俗外延拓展潜力不足。培养文化传承的优秀人才,建设适宜地域发展的文化园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拓展外延发展潜力。 ④“僵化”“自封”尤存,教育培育实施难度大。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由于农村贫困人口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缺乏,“僵化”“自封”尤存。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处于信息边缘状态,很难及时把握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而且教育培育实施难度较大。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创新教育体系对策

1.指导思想。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借鉴脱贫成功经验,催生内生动力,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随着扶贫脱贫的成功案例,精准扶贫研究日趋丰富完善,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的智力扶贫研究方面,即职业教育培训研究。真扶贫、扶真贫,必须注入“造血式”攻坚脱贫基石,攻克贫困的整体性和顽固性难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方面,探索创新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有针对性地发挥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的作用等均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2.创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教育体系。①以学生职业教育为主体。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我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高技能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从目前各种统計数据看, 高技能人才缺乏恰恰是我国人才战略的 “短板” 。目前,根据各地职业院校的招生实际,在校学生成绩普遍偏低,但对于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来说,职业教育却是理想的选择,职业教育对贫困地区的学子有着实际的吸引力。一方面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也落后于教育发达地区,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贫困地区学生的升学率,职业教育则为他们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国家制定的中职免费等政策, 为入读职校的学生解决了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 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能力本位”教育,开展职业教育扶贫更有利于促进贫困者的自身发展,促进新生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技能培养方向有利于脱贫。②搭建职业教育培训平台。a.建立职业院校对接的培训机构。高等职业教育以在校学生学历教育为主体的基础上,兼具辐射区域职业教育的责任,结合实际区域产业发展,以县域支柱产业为依托,结对帮扶县域产业(小麦、玉米、花椒、猕猴桃、苹果等粮食、经济农作物产业和深加工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培训中心,建立高等职业院校对接的培训机构,与县域中等职业院校实现对接,有效推进县域产业技能培训。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培训中心,建设产业的技术研发、苗木繁育、田间管理、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品牌培育、产品营销、产业文化等教学、科研、培训、推广中心,全方位提升职业技能的理念,对接服务产业的职业技术培训,推动各产业技术培训与基地实训规范化、组织管理与食宿接待全程化、技术推广与观光一体化,实施产业的引领推进培训,产业带头人的扶持培训和技术骨干的提升培训,为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b.开创职业师资对接的技能培训。针对农村产业化现状,结合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较低、但接受能力较快的实际情况,开创职业师资对接的技能培训,采用“短、平、快”培训方式,尤其需要开创在村组家庭、田间地头、山野大棚等广泛的区域进行现场实景的教学模式,培训内容主要是生产技能,田间管护,包括农业节水灌溉、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理念的引领,关注农村能源、农田水利、农村农田节水改造、农村土地整治、电力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技能, 配备相关领域的专家、能工巧匠亲自上阵进行指导帮扶。另外,通过讲座的方式,鼓动青壮年劳动力参加专业化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和经济收益,催生贫困人口致富源。c.开展广泛适应性培训课程体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开展广泛适应性培训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扶贫实际,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探索与实践。课程内容体系以居民文化积淀、职业技能、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生活保健等方面为主要内容。通过培训中心的系统化培训和田间地头的情景指导,提高综合产业化技能,实现全方位的培训课程体系的完善。③着力教育攻坚,借力帮扶资源。借力帮扶资源,政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共建共享扶贫服务平台,为扶贫注入更多推力,着力教育攻坚。一是引进各类企业,开展村企合作开展扶贫,找准契合点,养殖公司在贫困村建立养殖基地,庄园农场建立种养示范园,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运营多措并举,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资源。各级各部门应发挥各自特色及优势,以定期培训和不定期指导及引导输入的教育方式,以渐进渗透的多种教育形式,开展针对贫困山区的青壮年居民、退伍士兵“送技术”、“送培训”;针对贫困山区的孩子、妇女和老人“送图书”、“送文化”、“送讲座”、“送温暖”等活动。不断提高帮扶对象的文化理念、技术技能,通过长期以往的方式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的有力有序推进建设发展。三是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助力贫困山区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诸如加入慈善项目“母亲水窖”“春蕾计划”“小额信贷”、“爱心包裹”。④完善优化职教管理服务。建设以村组产业带头人引领,培养村级骨干人才和引荐兼职职教教师帮扶,重点加强村组贫困家庭的生产能力及生产效果提升;“物联网”技术,“互联网+”,农村电商……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已悄然改变,建设电商助力的创新驱动,培植产销衔接的职教帮扶机制创新并强化应用;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帮扶家庭纳入产业化链条中进行帮扶管理,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家庭工资性收入;稳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的经营性收入。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尤其是职教教育与产业的对接,以人为本,完善优化职教管理服务,形成扶贫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精准培训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