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章
摘要:初中物理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等.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对物理课程的认识不足,这也是物理教学成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进一步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旨在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动手能力
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连日常生活中的换灯泡换电池也不会.可见培养初中生的动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下面简要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现状和策略.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1.学生缺乏对动手操作的兴趣.目前,很多物理教学的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育层面停留在理论知识上.这就很难使得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动手实践的能力.单纯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所以在物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实验课中,学生也不愿意自己积极动手去操作.学生对实践操作兴趣不浓,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2.学生的物理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在物理课的动手操作中常常以老师演示操作为主,学生只是看老师做、听老师讲,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很少,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动手的欲望.爱迪生曾说过:“成功来源于兴趣.”兴趣能对学生学习产生推动作用.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學生在物理方面的兴趣,让学生对物理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物理中存在很多神奇的现象和有趣的实验,教师要通过这些现象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参与动手操作的欲望,逐渐使学生养成动手的良好习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比较有趣的物理实验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可以利用“蜡烛喝水”、“带电的报纸”、“自己会走路的杯子”等看不起来不同于常理的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好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为学生动手操作创造有利条件.对于需要学生自己操作的实验,教师不能取而代之,要尽量避免个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顾讲解,要给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操作要及时指出并细心指导改正;对完成的好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对有独特想法和见解的学生要适当予以表扬与鼓励.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以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用课前小实验导入教学.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先做这样一个小实验:请两位学生将两本物理教科书逐页交叉叠合,然后在两本书的交叉部分上面放一盒粉笔,让学生猜测当这两位同学同时用力拉两本书时能否将书拉开.大多数学生会认为很轻易就能拉开,但当两个学生用力拉时,却发现怎么也拉不开.这时就会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积极思考书拉不开的原因,有的学生会主动翻看课本,急切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解释这一现象.通过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参与进来,自己动手动脑,缩小了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的差距,既为新课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对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指出纠正.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帮助学生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实验操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教师在一旁辅助指导.发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操作并予以纠正.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保持严谨、正确的态度.例如,“弹力”这一实验中,需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如果没有将小车放在水平平面上,未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会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而弹簧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弹簧的运动状态未发生变化,这会使学生得出错误结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指出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操作进行耐心指导.
总之,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而是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才有利于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朱绍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