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发展制约及其突破

2018-06-23 11:24徐静
现代企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企业

徐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对一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就业岗位、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必须找准实體经济发展的关键痛点,抓住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提出的背景

1.基于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战略调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体一度以发展虚拟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认识到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使得各国回归到实体经济发展为主要方向的经济发展道路,发达国家纷纷把制造业回归作为重振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其关注点转移到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企图在新兴技术产业的角逐中抢占制高点。

2.基于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九大报告提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培育经济新动能是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路径。但新动能成长初期必然经历回报率不高、对资本吸引力不够的阶段,从而也导致我国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倾向。经济能否长期稳步增长,关键就在于实体经济能否稳定增长,经济持续发展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而如果忽略了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就会导致实体产业“空心化”,从而导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失败,新旧动能转换无法完成,使我国发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3.基于良好社会生态构建的内在要求。强调发展实体经济,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致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近年来,炒股、炒房暴富效应促使社会滋生 “快富”、“省劲致富”等错误观念,滋长了投机心理,出现了浮躁情绪和低俗“致富观”。甚至部分过去靠实业致富的企业家也涉足房地产、奢侈品等资本炒作领域。当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时,企业难以持续经营,甚至倒闭,进而影响联保或关联企业,严重创伤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

二、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制约

1.缺乏强大的国际规则话语权,阻碍实体经济国际竞争力提升。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化,国际规则话语权的竞争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形式。国际规则不仅左右各国间利益分配,而且决定一国在国际社会所能扮演的角色,并对其国际行为合法性进行评判。而目前的国际规则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推动建立的,其虽然适应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却往往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例如过高的准入标准和过广的自由度远远超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也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不相符,这些都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

2.市场体系不完善环境不优越,扼制实体经济良性发展。①政府干预依然过多。尽管近年来国务院各部门取消下放了多项审批事项,但实质性的松绑放权需求没有得到应有满足,行政审批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②市场监管不严。有的企业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投机或违法经营,如排污不达标、偷漏税、商业贿赂等。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缺乏应有的处罚,造成了不公平竞争,影响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3.企业经营理念保守,制约实体经济创新能力。在经历了约30年左右的技术购买、技术合作等实践后,国内许多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因受传统企业管理思想制约,企业重视营销,轻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创新。据调查,国际领先企业为了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优势,往往将销售收入的3%-5%以上作为研发投入,而我国许多企业的研发经费不到2%,远远落后于国内外先进企业研发投入水平。

4.金融趋于脱实向虚,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够。①房地产过热,对实体经济“虹吸效应”明显。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金融创新加快,资本出现脱实向虚倾向,流入股市、房地产等回报率高的领域,挤占了实体经济发展资源。②金融体系不完善,企业过度依赖传统的债务融资。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仍以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为主,证券期货公司偏少,金融资源过度集中于银行业,从而造成企业过度依赖传统的债务融资尤其是过于依赖大型商业银行贷款融资。而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成本考量和资产安全考虑,更倾向于服务大型企业。③金融资源过度关注自身增值,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减弱。近几年,各银行机构同业业务增长速度较快,导致大量金融资本为获取高额利润在银行体系内空转,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逐步减小。

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提高国际话语权。①主动争取掌握话语权。高度重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作用,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的设立,发挥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积极贡献,提高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积极推进的自贸区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②提高金融国际地位。加强金融体系顶层设计,在国际贸易、双边及多边经贸活动、外交活动中提高人民币的话语权,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能够在国际经济领域更广范围流通,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降低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③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在全球产业竞争中,除了技术和服务层面的竞争外,更重要的是规则的竞争,特别是国际规则;谁主导规则制定,谁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①强化市场法制,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督与管理,严格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服务质量与水平,创造公平合理、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②突破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一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二是引导地方政府认真落实人才引进与培养扶持政策,鼓励地方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团队和职业经理人,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房屋购置、子女入学等政策支持。③合理降低税费负担、有效降低实体企业成本。进一步优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扩大各类针对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惠及范围,建立有利于企业降低税收负担的长效机制。④培养和造就优秀的企业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政府应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树典型、制度创新、教育培训等方式培育企业家,大力宣传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带动万众创业;要培养企业家对产品质量的“渴求”,从而激发创新活力;要培养企业家的质量意识,要让企业家在意识和企业战略中始终依靠质量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带领企业不断追求卓越。

3.实施创新战略,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①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各类政策激励,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高在各类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自主创新能力。②推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去产能进程,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③提升质量与品牌建设水平。加强企业的质量品牌管理与引导,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引导各类企业争创国家和省级知名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品牌培育,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水平和能力。④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业,瞄准高端化、特色化,推动传统产业存量优化、产品升档、工艺升级,实施以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为核心的升级改造工程,扎实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推动制造技术与创新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車间;广泛开展工业企业电子商务推进活动,实施工业云及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与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4.深化金融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①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一是要公平对待,统筹兼顾。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能因偏重某一方发展而忽视另一方,更不能对顾此失彼或对一方采取歧视态度。②健全金融体系,优化融资结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高效、便捷、安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资金需求;积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支持企业境外上市及私募股权融资,鼓励企业探索境外直接发行债券,优化我国融资结构;鼓励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推动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③深化金融及相关领域改革,补齐“短板”。一是着力拓展直接融资体系,使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管道更畅通。二是完善间接融资体系。三是结合国家有关规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促进地方金融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实现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多元化,以此动员更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四是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的同时,积极落实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创新服务方式,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作者单位:中共东营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