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声“老爹”格外亲!地震孤儿与“公益英雄”的特殊父女情

2018-06-23 05:29大海
妇女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养女姐妹俩老爹

大海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热心公益的商人邵建波冒着生命危险奔走在救灾一线,并收养了一对与家人失联的小姐妹。此后10年间,一对养女对他从排斥到接纳,称呼也从“邵叔叔”到“邵爸爸”再到亲昵的“老爹”。称呼变化的背后,蕴含了邵建波对养女付出的全部心血和关爱。让邵建波欣慰的是,当年的一对小姐妹如今已长大成人,还和他携手奔走在公益路上,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公益英雄”收养地震“孤儿”

2008年5月12日午后,在四川省汶川县姨妈家客居的云南11岁女孩杨雅舒,和大她3岁的表姐刘静玉正在屋里玩耍,突然感到大地剧烈震颤,房顶随之塌落。杨雅舒和表姐及表姐的家人被埋在了废墟中。

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杨雅舒和表姐幸运地被救了出来。看着陆续被救出的乡亲们受伤后的惨状,杨雅舒内心充满了无助和恐惧。5月14日中午,一个身材高大、面目和善的中年男子走進帐篷,把带来的方便面、饮料分发给灾民。看到又黑又瘦的杨雅舒姐妹蹲在墙角发抖,中年男子上前安慰她们,临走前还摸了摸杨雅舒的头,让她不要怕,说有政府和好心人会帮助她们。杨雅舒咬着嘴唇用力地点了点头。

那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名叫邵建波,是位热心公益的企业家。汶川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南京处理公务。了解到震区灾情严重,他当即在超市购买了近6万元的食品和矿泉水,并在南京火车站的帮助下,加挂一节车皮,随车来到了成都。到达成都后,他雇货车把食品和水运到灾区,冒着生命危险与各地来的志愿者一起救助灾民。在分发赈灾食品的过程中,他遇到了杨雅舒姐妹。

5月15日下午,邵建波辗转来到成都市都江堰区的一处灾民安置点。想不到的是,他又碰到了在汶川碰到的那对小姐妹。杨雅舒姐妹俩茫然无助的神情让人心疼。邵建波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这对小姐妹与家人失联了,只好被转移到这里。刘静玉的家人在此次地震中全部遇难,杨雅舒在云南的家人联系不上。杨雅舒说,她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父母从她懂事起就外出打工,从未回过家。

杨雅舒姐妹的境况让邵建波心生怜悯,他有了收养她们的想法。邵建波在北京也有生意,他想带杨雅舒姐妹去北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征求杨雅舒姐妹的意见。看到姐妹俩有些犹豫,工作人员对她们说:“邵叔叔是个大好人,多年来一直做慈善,你们尽管放心。”杨雅舒和姐姐商量后同意了。就这样,姐妹俩随邵建波到了成都,然后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车。

虽说北京是杨雅舒和姐姐向往的地方,可她们心里更多的是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尤其是跟着一个陌生男人,万一他是个骗子怎么办?因此,从上火车起,姐妹俩一直对邵建波心存戒备。

为了打消杨雅舒姐妹的顾虑,邵建波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她们。姐妹俩却不领情,认为这个男人越是热心就越是有问题,一路上总是背着邵建波嘀嘀咕咕。邵建波久经历练,当然懂得两个小姑娘的心思。于是,他提高了警惕,防止她们不辞而别。

火车到达西安站时,由于停车时间较长,刘静玉向邵建波提出到站台上透透气。邵建波说:“行,我陪着你俩!”杨雅舒和刘静玉来到站台上,看着下车上车的人流,随时准备逃走。无奈邵建波跟在她们身后寸步不离,还不时提醒她俩注意安全,直到开车铃响了,杨雅舒和姐姐也没找到逃跑的机会,只得又上了火车。

经过一天多的奔波,杨雅舒和姐姐跟着邵建波终于到达北京。看着陌生而又漂亮的城市,姐妹俩并没多少喜悦感,内心却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知生活的恐惧。邵建波对两个小姑娘的心理状态非常了解。为了消除她们的排斥感,让她们的心情尽快平复下来,他在自己的住处附近给她们租了房子。早上,他给她们买早餐。中午和晚上,他教她们做饭,想用关爱融化两个孩子内心的坚冰。那段时间,因为心里放不下杨雅舒姐妹,邵建波不敢远离北京,有时去外地谈生意,再晚他也要当天赶回北京。

让邵建波没想到的是,两个小姑娘对他的排斥会持续那么久。有一次,他刚从外地赶回北京,因为3天没看到杨雅舒姐妹了,他背包都没有放下就去看她们。看到杨雅舒的眼睛红红的,刘静玉坐在床前默不作声,邵建波心里酸酸的。两个小姑娘一直联系不上家人,偌大个京城也没有熟悉的人,再加上对他不能完全接受,她们内心很孤独无助。为了让姐妹俩开心起来,邵建波带她们出去吃麦当劳,陪她们看电影。渐渐地,两个孩子脸上有了笑容。

养父用耐心和爱融化坚冰

杨雅舒姐妹正值求学年龄,邵建波不敢耽搁她们的学习。2008年9月初,他把姐妹俩送到北京一所学校就读。到了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杨雅舒和姐姐却感到了深深的自卑——两人不会说普通话,一口浓浓的家乡话听得同学们云里雾里。一次,杨雅舒刚到班里,一个调皮的男生学着她的家乡话大声喊道:“老师,我没听明白呀!”一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杨雅舒又羞又恼,趴到课桌上哭了起来。

邵建波虽然因为生意四处奔波,却时刻惦记着杨雅舒姐妹俩的学习。在和老师电话沟通时他了解到,两个孩子自卑的主要原因是不会说普通话。尽管邵建波的普通话不太好,但和姐妹俩相处时他主动说起了普通话。他不着调的普通话引得杨雅舒和姐姐偷偷笑他。

2008年11月的一天,邵建波给杨雅舒姐妹买来早餐,看着她们吃下。离上学时间越来越近,姐妹俩还在磨蹭。邵建波催她们快点,杨雅舒却说不想上学了。邵建波用命令的口吻说:“这个年龄不上学怎么行?我送你们!”随后,他拎起书包,把姐妹俩送到了学校门口。

上午10点左右,邵建波相继接到两个孩子班主任打来的电话,说没见到她们来上学。邵建波连忙抛下手头的工作,发动下属分头去找。8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孩子仍未找到,邵建波的心越来越沉:北京城这么大,姐妹俩能去哪儿呢?如果两个孩子丢了,他的责任就大了。邵建波嘱咐下属扩大范围继续寻找。直到晚上10点,一个下属打来电话,说在一条小河边看到了两个小姑娘,跟照片上的杨雅舒姐妹很像。邵建波连忙驱车赶过去,果然看到杨雅舒姐妹正靠着护城河边的石墩哭呢!邵建波克制住内心的火气,放缓语气说:“你俩怎么在这儿呢?饿坏了吧?走,我带你们去吃点饭,然后咱们回家!”

随后,邵建波带着两个孩子去吃北京有名的烧麦,姐妹俩吃得狼吞虎咽。邵建波知道孩子有逆反心理,没有批评她们,而是在一旁默默地陪着她们。看到邵建波脸色不好看,而且直叹气,杨雅舒和姐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们想向邵建波认错,但又不敢,吃了饭便乖乖地跟着他回了家。过后,邵建波才了解到,杨雅舒姐妹怕同学们嘲笑,不愿去上学,这才逃学。

逃学事件过后,杨雅舒姐妹意识到邵叔叔对她们的好,乖了许多。不过让她们姐妹苦恼的事情还不少。班里其他同学都有父母或其他亲人接送,邵叔叔生意忙,很少有时间接送她们。时间一长,同学们私下都说她们没有爸妈,是可怜的孤儿。杨雅舒姐妹无法辩驳,心里十分委屈。

2009年3月的一天,杨雅舒姐妹走出校门,看见邵叔叔站在不远处向她们招手。姐妹俩心里一热,赶忙跑了过去,扑到邵叔叔怀里,不约而同地喊了声:“邵爸爸!”其实杨雅舒姐妹第一次喊出“爸爸”两个字并非发自内心,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炫耀。她们想让一起走出校门的同学看看,她们不是野孩子,也有爸爸,而且她们的爸爸高大帥气。邵建波第一次听两个孩子叫自己“爸爸”,激动之余,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接下来,邵建波的举动让两个孩子发自内心地接受了他。6月8日,杨雅舒姐妹放学回到家,发现平时这个时候在公司上班的邵爸爸提前回了家,桌子上摆着一个大蛋糕,对着她们笑得很开心。看到那个精美的大蛋糕,杨雅舒意识到有人要过生日了,狐疑地问:“邵爸爸,今天是你生日吗?”邵建波摇摇头。杨雅舒又问姐姐是不是她的生日。刘静玉摇摇头说:“我的生日还没到呢!”这时,邵建波笑着说:“别猜了,小舒,爸爸祝你12岁生日快乐!”杨雅舒便问邵爸爸是如何知道自己生日的。邵建波笑着说,当初在都江堰办理领养她们的手续时,他已经记住了她们的生日。

随后,在邵爸爸和姐姐的祝福声中,杨雅舒双手合十,虔诚地为自己许下了心愿。吹灭蜡烛后,邵爸爸又送给她一条漂亮的裙子作为生日礼物。杨雅舒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过生日。从那以后,姐妹俩和邵爸爸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父女携手公益路获赞誉

2011年9月,邵建波把杨雅舒姐妹送到浙江嘉兴读中学,平时姐妹俩借住在邵建波一个亲戚家。杨雅舒所就读的中学离住处有两三公里。起初她都是步行上学,因为怕迟到,她每天都要早起。看到同学们都骑着自行车上学,她十分羡慕,也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可她不好意思对邵爸爸说,而且一辆自行车要300多元,她觉得有些贵。

姐妹俩入学一个多月后,邵建波来看望她们,并步行送她们上学。路上,邵建波觉得离学校有些远,便问她们要不要买辆自行车,这样上学方便。邵爸爸的提议正合杨雅舒的心意,她看了姐姐一眼,口是心非地回答:“不用,走路也挺好的!”杨雅舒这样说着,眼睛却不自觉地望向别人骑的自行车,眼里满是羡慕。邵建波明白了她的心事。那天下午放学后,他领着姐妹俩到自行车专卖店,让她们一人挑一辆自行车。拥有了心仪的自行车,姐妹俩心里乐开了花,亲昵地摇着邵建波的胳膊喊道:“谢谢老爹!”看似不经意的“老爹”二字,让邵建波心里热乎乎的,他觉得对两个孩子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

对于邵建波来说,两个养女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邵建波和妻子育有一子,儿子从小就很顽皮,几乎每次开家长会都是老师批评的对象。比如,上课爱捣乱,学习不专心,有时还和同学打架,弄得邵建波很是难堪。而参加养女的家长会,对邵建波来说是件愉快的事:姐妹俩学习成绩优异,能歌善舞,在学校里也是“风云人物”,家长会上更是老师表扬的对象。

生活中,邵建波对待儿子和养女也是不同的风格。他认为儿子将来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一定要“穷养”,要让他树立白手起家发愤图强的信念。因此,他对儿子要求很高,给的零花钱也很少。而对于两个养女,他却很大方,每次打电话总不忘问一句:“钱够不够花?别太俭省,一定要保证营养!”让邵建波欣慰的是,两个养女没让他失望。刘静玉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杨雅舒则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深造。

大二上半年,杨雅舒恋爱了,怕老爹责怪她早恋,她一直隐瞒着恋情。作为过来人,邵建波还是洞察到她恋爱了。但他没有横加阻止,而是提醒她平时和男孩一起吃饭、看电影等,不能老花人家的钱,AA制最好。杨雅舒对老爹的建议非常认可。与老爹相处10年,这个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的男人,不但供她读书上大学,还是她的人生导师。更让她感动的是,至今老爹仍没有放弃帮她寻找亲生父母。

作为一名热心公益的企业家,邵建波多年来捐款近5000万元。收养杨雅舒姐妹后,每次做公益献爱心时,他都尽量带上她们。起初,杨雅舒有些不情愿,觉得自己和姐姐才是最可怜的人。为了说服养女,邵建波给她们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次被救经历。

那是47年前的夏天,邵建波在南京太平门附近的大斜坡上穿越马路时,一辆大卡车从高处快速向他冲过来。眼看就要被卡车撞上,一名解放军战士冲过来,将他抱在怀里打了个滚。卡车呼啸而过,邵建波得救了。那名军人嘱咐了他几句,便转身离开了。为了报答救命之恩,邵建波和父母想尽办法寻找那位恩人,但一直没找到。后来,他便用做公益这种方式来回报恩人,他希望两个养女也能像他一样传递爱心。

在老爹的带动下,杨雅舒渐渐感到帮助他人是快乐的事情。从上高中开始,她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演出,勤工俭学,用打工所得帮扶困难抗战老兵、孤残儿童和失独妈妈。在老爹的帮助下,杨雅舒在南京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设立了爱心基金,以此来帮助更多的人。很多志愿者都加入她的爱心公益活动,和她一起并肩传递爱心。

大山里走出来的贫困女孩投身公益,杨雅舒获得了外界的广泛赞誉。有趣的是,2016年,杨雅舒因帮助德州孤儿、关爱老兵被评为“感动德州十大人物”,而为她颁奖的正是2015年获得“感动德州十大人物”的老爹邵建波。老爹给女儿颁奖,在国内公益界被传为佳话。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杨雅舒感慨地说:“老爹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岁月如何变迁,我都会记得老爹的好,会像他一样在公益路上继续前行。生活中,我和姐姐会照料好老爹,更好地报答他的养育之恩!”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养女姐妹俩老爹
雪夜企鹅村
鲍某某涉嫌性侵“养女”事件调查
姐妹俩
“老爹风”来了
双胞胎姐妹嫁双胞胎兄弟还同时怀二胎
12年后,归来的“养女”
养女已嫁人,还有继承权吗
九旬老太与养女的“孝心官司”
老爹
我还想多死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