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飞 吴楠
摘 要: 伴随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化、大型化方向发展,进而对其施工质量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建筑结构收缩应力,降低高层建筑沉降差,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充分了解后浇带作用原理的基础上,对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高层建筑;后浇带;作用原理
一、后浇带作用原理
“抗放兼施,先放后抗”是后浇带设计基本原则。由于混凝土构件收缩变形、内外温差等因素,会产生相应温度应力,且在施工阶段沉降及收缩等作用明显,容易导致有害裂缝出现,基于此,后浇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两方面:
1、降低沉降差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将裙房结构与工程基础形成整体,通过后浇带施工,设置临时施工缝,暂时将其分为两部分。先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待其沉降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在连接部分浇灌混凝土,形成相互衔接整体。由于两部分所承担的荷载压力存在差异,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临时施工缝降低了此类沉降差值,以提升建筑稳定性。
2、降低温度收缩影响
由于混凝土材料非均质性特征,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下会出现收缩变形现象,持续时间通常为施工后1—2个月,混凝土构件内部形成温度应力,当超过其所能承载的最大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对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后浇带间距及宽度,对缝内钢筋采取直通加弯或搭接处理措施,预留施工缝,避免收缩变形受到外界束缚,合理控制收缩应力。应明确后浇带保留时间,大部分收缩变形完成之后才能将其拆除,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可抵抗后期温度应力。
二、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预留后浇带位置,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设置钢丝网及方木,正式施工时可将其拆除。同时验收结构内部钢筋,若存在锈蚀现象,及时采取相应的清除措施,同时将弯曲钢筋调直。为保证后浇带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处理新旧混凝土接缝面部位,避免接缝处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渗漏现象。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接缝处理方式,常见的有以下三种:一是高压水射法,主要采用高压水枪进行处理,将接缝部位松动的混凝土块清除,适当洒水湿润,此类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粘结面强度。二是喷砂法,喷射一定粒度的砂子,提升接缝面的粗糙程度,进而优化粘结能力,喷砂粒径通常为1.0mm、1.2mm.1.4mm等。三是人工凿毛法,组织施工人员对接缝面进行凿毛处理,获取相应的粗糙度,但此方法可能会形成微裂缝,降低周围混凝土粘结强度,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行为。
2、后浇带模板支设
首先按照设计方案要求制作模板,要求牢固、紧密,不得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浆或位移现象。为保证两侧混凝土密实结合,应充分利用模板的支撑作用。待模板制作完成之后,检验其强度及整体稳定性,若存在不合格部分需及时处理。随后测量模板安装边线,并用墨线弹出,确定架体标高,以两侧轴线为标准,与工程整体模板结构形成独立支撑体系,以确保后浇带两侧构件的安全性。在安装模板时尽量减少误差,将其控制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实时检测模板平整度及垂直度,一旦出现倾斜现象,需采取调整措施,横截面积应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
3、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中添加适量膨胀剂,掺入比例控制在1.5%—2.0%左右,将限制膨胀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此类混凝土材料在受到外界约束作用下,能够形成相应的自应力,优化混凝土性能,增加接缝面粘结强度。混凝土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检验混凝土质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质量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浇筑施工,下料时应与缝边保持一定距离,内部适当洒水湿润,按照相关标准浇筑混凝土,并采用振设备提升材料密实程度,振捣顺序由中间至两侧逐渐推进,合理控制每次移动距离,保证振捣作业的全面性,与缝边相距80—100mm左右停止振捣。配备专门施工人员实时检测缝底支模,一旦出现松动、变形等情况,应暂停浇筑施工,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4、后浇带防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为防止施工杂物落入后浇带内部,应尽快加强防护措施,并在周边设置护栏,防止后浇带部位钢筋承受较大荷载压力而出现弯曲现象。同时按照标准做好防水工作,在指定位置加设防水墙,防止水分渗入施工缝内部,造成积水现象,若防护工作不到位导致,将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三、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
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对按照设计方案要求验收混凝土质量,确保其和易性及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将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不能高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避免已经浇筑完成的砼结构产生较大内外温差,但应保证浇筑温度在10℃以上。为了有效降低施工温度,可采用冷水反复冲刷模板。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实时检测模板情况,一旦出现位移或者变形过大现象,必须尽快采取加固措施,避免混凝土浇筑质量受到影响。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后浇带施工质量。
2、为了提升后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早期裂缝出现,尽量降低有害裂缝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加强养护作业。组织施工人员定期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若施工环境温度过低,还需采用遮挡物覆盖,加强后浇带混凝土保温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养护时间,合理控制早期收缩裂缝,从根本上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必须对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防护,避免后期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行为造成钢筋污染、踩踏等问题,也能够防止施工缝内部存在大量建筑垃圾,增加清理难度。
3、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形成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检测工作。每道工序施工完成之后,都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质量验收,严格遵循相应标准,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确保后浇带结构安全性及稳定性。针对后浇带技术要求,结合工程施工难点,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使其充分掌握施工规范,避免人为操作失误,从根本上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后浇带施工顺利进行,还应建立相应岗位责任制度,合理划分不同岗位职责,并将其落实到位,提升施工人员积极性。
四、结束语
綜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规模逐步扩大,结构形式也愈加复杂化,大量超宽、超厚建筑不断涌现。针对混凝土结构为降低裂缝产生,避免对结构使用、安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需研究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据大量实践表明,选取后浇带法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良好施工效果。后浇带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叫做临时性变形缝。按照实际情况,该缝存有一定时间后,可封闭,以此将结构连成一个无缝整体。超长混凝土结构设置后浇带,可有效增强结构强度,提高结构整体性及耐久性,是确保建筑使用性能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汪光喜.浅析后浇带施工方法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7年02期.
[2]方航.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2期.
[3]朱立华.探讨高层建筑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措施[J].中外建筑,2013年10期.
[4]周奇.探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其应注意事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年07期.
[5]孙希刚.住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方式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