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彩联 林锦英 谢伟平 乔燕春 谭雪
摘 要 通过对贮藏约7个月已过休眠期的节瓜种子进行常温清水一次浸种、新鲜种子常温清水二次浸种,研究其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时间影响节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以浸种4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清水二次浸种4 h处理对打破节瓜种子休眠最有效,平均发芽势达70.7%,发芽率达86.8%。
关键词 节瓜 ;种子 ;休眠 ;清水浸种
中图分类号 S642.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8.03.006
Abstract The seeds of hairy gourd (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var. chieh-qua How.), stored for 7 months, were soaked once in water, and the fresh seeds of hairy gourd were soaked twice in water under the room temperatur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water soaking on the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germination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germination rate of the hairy gourd seeds were influenced by water soaking for different hours, and were the highest when the seeds were soaked for 4 h. The seeds soaked twice in water for 4 h released their dormancy most effectively with the average germination rate of 70.7% and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86.8%.
Keywords hairy gourd ; seed ; dormancy ; water soaking
節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var.chieh-qua)又名毛节瓜,为葫芦科冬瓜属的一个变种,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特色蔬菜,在华南各省广泛栽培。节瓜种子具有休眠性,新鲜采收的节瓜种子发芽率几乎等于零[1],春种夏收的种子如不打破休眠,就只能用前一年的种子,或秋季节瓜生产出现空档,这样既制约育种时间进度,也影响节瓜生产发展,给种植户及育种者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1年可种2造以上的海南、广东等地。
关于冬瓜和节瓜种子的休眠及解除休眠的技术研究国内早有报道。黄玉户等[1]用浓硫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处理可破除节瓜种子的休眠作用,其中浓硫酸处理3 min,80 mg/L赤霉素+25 mg/L细胞分裂素处理的效果最佳;谢大森等[2]采用0.7% KNO3+33.3 mg/L GA+33.3 mg/L 6-BA处理,能提高冬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特别是播种前低温处理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刘政国等[3-5]认为,破壳处理(破开种子近发芽孔端1/4~1/3种皮)、0.1% H2O2 或0.3 mol/L KNO3浸种处理、湿种子2~ 6℃低温处理,干种子2~ 6℃冷冻处理和变温催芽( 30℃ 12 h,2~ 6℃ 12 h)处理均可提高节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上述方法因过程复杂、试剂不常用,配比浓度需精准等原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并不多。目前,利用清水二次浸种处理打破新鲜种子休眠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多年的节瓜育种和栽培,发现新鲜采收的种子用清水浸种几个小时重新晾晒干后,再用清水二次浸种可打破休眠而出芽,该研究为新鲜节瓜种子打破休眠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为冠华4号节瓜(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已过休眠期的种子为2016年11月16日采收,常温下贮藏约7个月。新鲜种子为2017年6月9日采收,洗净晒干。试验时间为2017年6月12日至6月29日。
1.2 方法
1.2.1 已过休眠期种子最佳浸种时间试验
采用已过休眠期种子进行试验,试验设常温(28~32℃)清水浸种2、3、4、5、6、8、10、12 h等8个处理,每处理50粒种子,3次重复。各处理分别置于15 cm×10 cm小纱网中,浸种期间搓洗1次,经浸泡的种子晾干表面水分后全部装入塑料袋中,扎好袋口,于30℃左右恒温箱中进行保湿保温催芽处理,催芽期间每天翻洗1次。催芽3 d开始记录种子发芽数(以胚根长0.5 cm以上计算),直至10 d,计算发芽势和发芽率。
1.2.2 新鲜休眠种子清水二次浸种打破休眠试验
以新鲜休眠种子作为供试材料,常温下取9份材料,第一次浸种设2、3、4、5、6、8、10、12 h等8个处理,各处理分别置于小纱网中,浸种期间搓洗1次,另取1份材料不浸种作为对照;种子浸种后取出晾晒,水分下降到9.0%以下,随后对各处理和对照进行第二次浸种处理,时间为4 h,置于30℃恒温箱中进行保湿保温催芽处理。各处理均为50粒种子, 3次重复。计算发芽势和总发芽率。
1.3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已过休眠期节瓜种子浸种时间对发芽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各处理平均发芽势为75.3%~90.5%,平均发芽率为75.3%~91.5%,各处理间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差异 。其中浸种4 h的发芽势与浸种5 h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浸种4 h的发芽率与浸种5 、6 h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而浸种5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浸种3 、4 、6 h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说明浸种4 h的已过休眠期节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效果最好,其次为浸种5 h。
2.2 新鲜休眠种子清水二次浸种处理对节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由表2可知,除浸种12 h外,二次浸种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比一次浸种(对照)高,其中以浸种4 h的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70.7%、86.8%,比对照分别提高50.5%、62.0%,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次为浸种3 h处理,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为61.3%、66.3%;浸种5 h处理的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为55.3%、61.7%,与浸种3 h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
3 讨论与结论
新鲜种子因种皮障碍、种子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和胚休眠等因素影响,引起不同程度的休眠[6]。通过磕种、破坏种皮、浓硫酸浸泡等处理可克服種皮障碍,提高发芽率;利用赤霉素、硝酸钾、细胞分裂素、H2O2等处理可以降低发芽抑制物质的影响;低温、干燥、变温、烫种等处理可以打破胚休眠。本研究利用二次清水浸种打破节瓜休眠的研究结论与房业英[7]、谢丽英等[8]利用洗涤、预浸处理的观点一致。洗涤处理可以洗去果壳中的抑制物质(如菠菜等),预浸处理可以在浸种过程中,将复杂的不易吸收的营养物质水解为简单的易吸收的单糖,快速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合成物质,从而促进其萌发。
本试验结果发现,新鲜采收的晒干后的节瓜种子有明显休眠现象,可能是节瓜种皮中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引起的。清水第一次浸种2~12 h,晒干后再浸种4 h,可显著提高节瓜新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该结论与前人观点基本吻合[9-16],可能是由于浸种使种皮中的抑制物渗透出来。其中以清水第一次浸种4 h、第二次浸种4 h处理效果最好,平均发芽势达70.7%,平均发芽率达86.8%,与已过休眠期节瓜种子浸种4 h相比,平均发芽势少19.8%,平均发芽率只少4.7%;与新鲜节瓜种子一次浸种4 h相比,平均发芽势增加70.3%,平均发芽率增加65.0%。
参考文献
[1] 黄玉户,张国仕,李凯清. 节瓜种子休眠机理初探[J]. 广西农学报,2006,21(5):8-11.
[2] 谢大森,何晓明,林毓娥,等. 打破冬瓜种子休眠试验初报[J]. 广东农业科学,2002(2):18-20.
[3] 刘政国,秦荣耀. 提高节瓜种子发芽力的种子处理技术的研究[J]. 种子,2002(5):16-17.
[4] 刘政国,秦荣耀. 节瓜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J]. 北方园艺,2006(2):19-20.
[5] 刘政国,龙明华. 瓜类蔬菜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08(5):31-33.
[6] 鲁忠富,刘永华,吴晓华,等. 解除瓠瓜种子休眠技术的研究[J]. 长江蔬菜,2005(10):39-41
[7] 房业英. 蔬菜种子破除休眠的方法[J]. 种子世界,1989 (12):23-24.
[8] 谢丽英,张卫民. 蔬菜种子破除休眠的几种方法[J]. 种子世界,1999(5):18.
[9] 王桂娥. 蔬菜种子休眠的破除方法[J]. 种子世界,1988(10):27.
[10] 王贵余. 蔬菜种子的休眠与破除方法[J]. 种子科技,1995(3):22-23.
[11] 景彦彪,陶学英,柴宗华,等. 蔬菜类种子的休眠和实验室破除休眠处理[J]. 种子科技,2006(6):62-63.
[12] 彭智群,王道泽,王 宏. 种子休眠及其解除方法[J]. 上海蔬菜,2009(4):80-81.
[13] 李金坤. 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J]. 现代农业,2010(10):55.
[14] 刘彦文,李 明,姚东伟. 蔬菜类种子的休眠和解除方法[J]. 种子,2010,29(11):58-61.
[15] 严冬晖. 常用蔬菜种子发芽特性及破除休眠方法[J]. 种子世界,2014(9):50-51.
[16] 余盛春,沈晓贤,王世恒,等. 丝瓜种子破除休眠的研究[J]. 种子,2006,25(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