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中的“马”是指我们常见的食草動物——马,还是另有所指?“马迹”是指马蹄的痕迹吗?现在,小阅就跟大家说说这个事儿!
“蛛丝马迹”中的
是什么马?
“蛛丝马迹”是一个常用成语。蛛丝,即蜘蛛拉出的丝,这没有歧义。那“马迹”又是指什么呢?
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的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昆虫——灶马!
这个成语的是指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用来比喻事情发生过程中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灶马也叫灶螽(zhōng),这种昆虫身体粗短,总是驼着背。它的触角较长,看上去好像没有翅膀。六肢细长,关节及胫节有棘刺。后足发达,靠后腿摩擦鸣叫。
灶马在灶台上爬行之时,常会留下一丝不易察觉的痕迹,这种痕迹便是“马迹”。因为它与细微的蜘蛛丝一样让人难以识辨,于是人们便将二者联系起来,并称为“蛛丝马迹”。
马
也许有人会说,可事实上,循着马蹄印找到线索也是很容易的呀!
仔细推敲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因为古时城镇道路多是用砖铺设的,即使是京城奢华之地的道路,也不过用些石条而己。在这些地方,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即使飞马奔过,也未必能够看到多少痕迹。而乡间道路,则基本上都是土路,快马过去,马蹄印迹大而明显,显然不能与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的含义相吻合。其次,中国成语在结构上往往有前后对应的特点,“蛛丝”与“马迹”是相互对应的。如果“马迹”是指又大又明显的马蹄印的话,那就很难与“隐约可寻”的蜘蛛丝相对应,而将其解释为灶马爬过留下的不很明显的痕迹则要贴切得多。
灶马不是马、鲸鱼不是鱼、荷兰猪不是猪、金丝熊不是熊、熊猫也不是猫……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呢,看来我们真不能“望文生义”
18啊!学习知识是个不断探索、不断求实的过程。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同学们切忌不求甚解,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