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木匠的爱情,“宠”妻在精雕细刻间

2018-06-22 02:48俞佳铖
现代家庭 2018年6期
关键词:簪子金元木匠

俞佳铖

搬家前,金元晓看着他们用了多年的家具,内心十分不舍:“这些桌子凳子都是你亲手做的,我们用久了有感情了,真是舍不得。”郑安全明白妻子的心思,为了不让妻子有遗憾,他决定做一套一模一样的缩小版家具。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套迷你家具,从凳子到柜子,少说也有20多件,郑安全熬了几个晚上,做出来了。现在,它们都摆放在家里的橱窗里,夫妻俩对着这些小家具,回忆往昔……

小木匠娶媳妇,一把木剑缘定终身

1957年,郑安全出生在杭州余杭区塘栖古镇,他从小在一個邻里和睦的环境中长大,家门口就是京杭大运河,商船往来,热闹非凡。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郑安全就迷上了木工活,他对父亲说想学木匠。父亲就带他去找了当地最好的木匠师傅,利用课余时间拜师学艺。木匠是一个分类很细的工作,师傅告诉郑安全,打造传统家具的叫方木,也叫小木匠,造房子的叫大木匠,还有雕花、造船、做木桶的,叫圆木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郑安全的木工手艺日益见长,给家里修修补补桌子凳子,完全不在话下,左邻右舍也会来找他帮忙,热心的郑安全总是一口答应。

1974年春天,当地一户姓金的人家,要打一批家具,来请郑安全帮忙。郑安全利用不上学的日子,去金家干活。到金家的第一天,郑安全开始做一个柜子,柜子做了一半,他站到门槛上,从高处仔细端详,看看是否需要做一些改进。这时,金家的女儿金元晓走了过来,看到郑安全专注的样子,她觉得这个小哥哥干活好认真,不由驻足看了好一会儿。

多年后,郑安全回忆起两人初见面的那一刻,总会情不自禁地唱《红楼梦》里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那段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这一年,郑安全17岁,金元晓16岁。

给金家打家具花了一个多月时间,郑安全和金元晓慢慢熟悉起来。遇到家里做好吃的,金元晓会悄悄地带给郑安全一些,然后害羞地跑开。郑安全也有这方面的心思,之后逢年过节总是会送点礼品到金家,走动走动,他的目的是为了能和金元晓多见几面。

1975年,郑安全作为知青下乡到绍兴农村。下乡的五六年里,别人都看小说消磨时光,或者打牌下棋,只有郑安全带着数理化丛书,他想着以后能有机会进一步深造。当然,他也没有放弃木工活,因为他牢记师傅的话——曲不离口,技不离手。

金元晓身体比较弱,18岁的时候,父母请了一个师傅教女儿练剑,增强体质。郑安全知道后,亲手做了一把木剑,打算送给金元晓。因为没见过真正的剑,郑安全只能凭感觉做。送给金元晓前,他忐忑了很久,整晚失眠,对着镜子一遍遍“演练”,到底怎么送宝剑比较潇洒。

那天,郑安全趁着农闲,从绍兴赶到余杭塘栖去见金元晓。谁知,郑安全还没说什么,金元晓就一把拿过木剑,高兴地说:“真好看,是你做的吗?太厉害了。”郑安全想好的话,全部忘记,只是一个劲地在一旁傻笑:“你喜欢就好,送给你。”

金元晓身材娇小,这把木剑略显笨重,但她还是很开心,因为别人只能拿着毛竹片当剑,他们都羡慕地看着金元晓。木剑成了金元晓最宝贝的东西,珍藏至今。在下乡的日子里,郑安全隔三差五就给金元晓写信,所见所闻、生活趣事、谈未来的发展等等。

转眼,两人先后参加了工作,郑安全在杭州的一家液压件厂工作,他爱动脑子,动手能力强,很快就在厂里脱颖而出。但是他不“安分”,一有时间就溜到金元晓工作的单位。为此,单位领导总是拿这件事批评他,但领导爱惜人才,他给郑安全安排了一份弹性工作,厂里有什么要修补的活,就找郑安全来解决。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郑安全和金元晓就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那年,郑安全29岁。两人结婚用的床、柜子、桌子和凳子等家具,都是郑安全动手打的,款式和颜色设计统一。结婚那天,乡里乡亲都过来帮忙、凑热闹,他们夸奖郑安全的成套家具非常漂亮。郑安全忙前忙后张罗着,金元晓被几个大姑娘簇拥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爱的木簪子,送给妻子的一份特殊礼物

结婚数年后,郑安全和金元晓一起到杭州工作。新家装修时,电工在客厅里装灯,弄了半天装不好,索性放弃了。郑安全在一旁观察了好久,电工一爬下梯子,他就站了上去,简单摆弄一下,灯就亮了。“我就知道,你是靠得住的。”金元晓一脸崇拜地看着郑安全,喃喃道。听了妻子的表扬,郑安全可开心了,傲娇地说:“那是,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家里最聪明的一个。”

这么多年,家里小到电灯开关,大到冰箱、洗衣机,如果出了一点故障,郑安全都会自告奋勇地维修,几乎每次都能修好,一点也不比专业维修工差。不仅自己家,亲戚朋友家的东西坏了,只要一个电话,郑安全肯定有求必应。

郑安全做的一切木工活,都是从爱出发。他会仔细观察家里各种家具的使用状况,看到妻子每次开屋里玄关的一扇门时,手都会碰擦在墙壁上。郑安全便在门上挖出一个小小的凹槽,让门把手嵌入其中,这样妻子开门的时候就不会再蹭到墙壁了。

厨房里的各种刀具,刚买来时手柄都是塑料的,用不了多久,塑料就会断裂。郑安全会做一个精致的木手柄安装上去,不仅恢复原样,还比以前更好用。比如锅铲的手柄,之前有点短,郑安全就做了一个比较长的木头手柄,金元晓用起来顺手多了。

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金元晓对郑安全说:“每次吃饭都估计不好要淘多少米,要是有个量桶就好了。”郑安全问:“你觉得咱俩一餐大概要吃多少?”“三两左右就够了吧。”听了妻子的回答,郑安全一咕噜爬下床,钻进书房,捣鼓了大半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妻子看到厨房间里多了一个新的小木桶,比杯子大一点,里面刚好可以放三两米,上面还刻着一个“三”字。而没有盖子的米缸,也有了一个大小合适的木盖,是郑安全用多余下来的木地板拼接而成的。金元晓每次使用小木桶,就会感觉很暖心,丈夫的点滴爱意,虽然不挂在嘴上,却都表现在了日常生活中。

1998年,郑安全带着妻子和朋友一起去看一个筷子展览,期间有机会可以动手体验一下做筷子的乐趣。没想到,郑安全用筷子做了两只发簪,待晚上大家吃饭时,他拿了出来:“元晓,这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话音未落,引来一片感叹和羡慕声。“老郑真是个暖男啊。”“金大姐真幸福。” 金元晓更是脸红得不行,被丈夫的这个意外惊喜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天晚上,金元晓回家,对着台灯,一遍遍端详、抚摸这两根精致的簪子,怎么也看不厌。郑安全躺在被窝里,假装已经睡着的样子,偷偷瞄一眼妻子脸上愉悦的神情,一脸自豪和满足,他想像着妻子第二天用簪子挽起秀發的样子,一定特别美。

然而,第二天起床,郑安全在厨房间看到妻子忙着准备早餐的背影,她并没有戴上簪子。“元晓,你怎么不用簪子?不喜欢吗?”郑安全贴心地接过妻子手中的碗筷,帮忙准备早饭。金元晓回答:“我是怕戴出去,万一丢了,多可惜呀。”郑安全说:“丢了怕什么,我再给你做呀,只要你喜欢,我会一直给你做,每天让你戴着不同的款式出门。”

说完,郑安全拉着妻子坐到梳妆台前,用自己给妻子做的一把木梳,再用簪子,替妻子挽起了一个漂亮的发髻。他连呼:“好看,好看。”金元晓被丈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低声道:“都看了这么多年了,还一直看我做什么呀?”郑安全搬了一把椅子,在妻子身边坐下,他说:“我突然想起来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当官的男子叫张敞,他和妻子从小青梅竹马,他小时候很调皮,不小心用石头砸到了妻子的眉角,眉头断了一截。自两人结婚后,张敞每天清早都给妻子画眉,成为佳话流传世人。我虽然不能效仿古人画眉,但我可以每天给你盘头发戴簪子呀。”听了丈夫一席话,金元晓噗嗤一声笑了。老夫老妻的感情,在岁月的历练中,就这样日益浓厚。

结婚三十多年,金元晓的大大小小100多件日用物件,比如筷子、梳子、勺子、首饰盒等,都是郑安全为她量身定做的。

两人的女儿郑若行是1986年9月出生的,在女儿年幼的记忆中,就总听妈妈说起:“没有你爸爸修不好的东西,亲朋好友常来找他修东西,如果你爸爸都修不好,那大家就会把这个东西丢掉了。”郑若行觉得,爸爸就是万能的。

贴了30多年的“喜”字,见证了宠妻之爱

2010年的七夕,郑安全精心设计制作了一个木制的情人结,看上去很像中国结,又比绳子编制的中国结有质感。为了做这个情人结,郑安全可下足了功夫,先要挑选一小条木料,用刻刀仔细刻成波浪形,再将6根小木条交错穿插……慢工出细活,一点也含糊不得。最后,郑安全还给情人结穿上线和木珠子,成了一条充满中国风的项链。

这一次,郑安全没有直接送给妻子,而是等妻子熟睡后,悄悄将装有情人结的锦盒放在她的床头柜上,旁边还附了一张纸条,写着:“元晓,你戴着一定很美!”金元晓在七夕清晨醒来,发现了这个别致的礼物。尽管已经收到过丈夫做的无数件木制礼物了,但每一次还是有惊喜,金元晓格外珍惜,她翻找了整个大衣柜,找到一件浅色系中国风的毛衣,穿好后,让丈夫亲手帮她戴上情人结项链。在他们眼里,这虽然是一块木头,但比金银珠宝更为贵重。

这天中午,老姐妹们相约到金元晓家做客,看到这个别致的情人结,大家知道肯定又是郑安全的杰作,大家都羡慕不已。有人说:“让老郑给我们也做一个吧,实在是太好看了。”另一个老姐妹立马说:“情人结可不是随便能做来送人的,老郑的情人结不仅仅是用木头做的,里面可包含着他浓浓的感情呢。”一向含蓄的金元晓,这次也“高调”了一把,说:“这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金元晓退休后,又开始练剑。早年郑安全第一次送她的木剑,她一直舍不得用,但市面上卖的剑,不是刻着龙就是雕着凤,她嫌俗气。于是,郑安全又给妻子做了一把更加顺手的木剑。因为金元晓是属狗的,他还在剑柄上雕刻了一个萌萌的卡通狗的图案。这款私人订制的木剑,又是引来了很多广场阿姨们的一阵羡慕。有的阿姨会问:“你这把剑真好看,在哪里买的?我也想去买一把。”金元晓很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是我老公给我做的。”淡然的语调间,秀了一把恩爱。

郑安全不仅把妻子宠上了天,对周围人也都很热心。有一次他看到小区一个老伯伯拄着拐杖,走路一摇一摆,满头大汗,非常不方便。他琢磨了几天,做了一个可以折叠成小椅子的木制拐杖,送给老伯伯。金元晓对丈夫的做法十分赞同,还说:“等我走不动了,你也给我做一个这样的拐杖。”郑安全说:“你要拐杖做什么,我身体硬朗着呢,等你老了,我就是你的拐杖。”两人的对话,被一旁还在读高中的女儿郑若行听到了,甜甜地笑着说:“爸爸是大拐杖,我是小拐杖。”

郑若行一直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性格阳光开朗,高中毕业后,她考取了香港的大学。女儿一走就是8年,在香港读书、工作。郑安全和妻子有了更多的二人世界的时间。金元晓有时候也会 “嫌弃”郑安全有那么好的手艺,却不在意赚钱的事。郑安全洒脱地说:“赚钱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因为这世上人人都会赚钱。既然是容易的事,就没必要在上面下功夫了。”

因为痴迷木工活,郑安全在外面时会格外留意木头,遇到好一点的木头,就会带回家。金元晓有时看到附近有在装修的人家,也会帮丈夫要点木头边角料回来。每一片废弃的木头,经过郑安全的手,都会变成精致而充满爱意的木制品。郑安全经常说:“我这一生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为妻子做了一辈子的礼物。”

郑安全和金元晓退休后,决定回到杭州余杭塘栖古镇的老家生活。搬家前,金元晓看着他们用了多年的家具心里非常不舍,因为木质老化,这些都无法搬走。她说:“这些桌子、凳子都是你当年亲手制作的,我们用久了,有感情了,真是有些舍不得呢。”郑安全明白妻子的心思,为了不让妻子有遗憾,他思前想后一个晚上,决定做一套缩小版家具。数天后,当一整套一模一样的迷你家具摆放在金元晓面前时,她激动地捂着脸哭了:“这真是太意外了,太意外了,你怎么这都能想得到。”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套迷你家具,从凳子到柜子,少说也有20多件,郑安全熬了几个晚上做出来了。现在,它们都被摆放在了橱窗里,夫妻俩经常对着这些小家具,回忆往昔。

塘栖老宅的大门上,一直贴着一个“喜”字,这是郑安全和金元晓结婚那天贴上去的。郑安全经常嘱咐家里人,要好好保存这个“喜”字。所以30多年过去了,“喜”字依然保存完好。夫妻俩回老家后,他们把老宅重新修缮,郑安全把这个“喜”字小心翼翼地取下来,为它做了一个精致的木框,然后再把“喜”固定在门上。

而今,在外漂泊多年的女儿郑若行,成了一个纪录片导演,她选择回到父母身边。她说:“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及家的幸福。能成长在一个‘爸爸深爱妈妈的家里,就是一切幸福的源头。”

猜你喜欢
簪子金元木匠
梅樊璟 金元奕 陈傲宇
木匠身影
木匠手中的诗情画意
发上插簪 心头怀古
金元饺
谭木匠
祖母的簪子
木匠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