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缅甸特派记者 孙广勇
缅甸2010年对外开放后,《环球时报》记者多次到这个日新月异的东南亚国家采访。心态平和的缅甸人过去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但近日再去缅甸,记者发现当地人对科技知识和高科技产品的渴求明显增加,这其中不乏中国因素。
6月中旬,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与缅甸教育部联合举办的“‘体验科学,启迪创新展览——中国流动科技馆缅甸国际巡展”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办。从3D打印到智能机器人,从航天科技到生命科学,从信息技术到人体健康,展览全面展现了中国的科技成果。展览期间,缅甸民盟中央执委吴温隆坐着轮椅来观看,并表示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原定要出席科技展开幕式,但后来赴外地协调国内事务未能成行。吴温隆说:“稳定与发展是缅甸的两大要务,中国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运用先进科技促进缅甸经济发展上。”
“原来中国是这样把卫星发射到月球的,太棒了!”“机器人能模仿我的动作,好神奇啊!”“我利用磁力搭建的铁柱桥,非常牢固!”“第一次体验这么多新颖的科技展示内容,而且和我们的生活这样贴近。”展览上,对科技好奇和忙着各种体验的缅甸中小学生都很兴奋。内比都第六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格盛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以后要去中国上大学,把先进的科技带回缅甸。”担任讲解的仰光大学学生昂考欧说:“只有科技发展了,缅甸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缅甸教育部部长苗登基用整个上午时间参观科技展,并亲自体验科技示范机械。他感谢中国科技馆和缅甸人分享科技成果,为缅甸青少年学习科学打开了一扇窗。
有缅甸同行希望《环球时报》记者能多给他提供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科技发展的材料。记者第一次去缅甸时,当地用手机的人还不多,但现在年轻人已是智能手机不离手,而中国品牌的手机几乎成为“标配”,原因是既便宜又好用。同样,中国品牌的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也受到缅甸人的青睐,他们认为“中国制造”的科技含量高。
在缅甸经济发展中,政府和企业界也希望运用现代技术,提升产业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在从仰光、内比都飞往中国的航班上,经常可以遇到前往中国交流和学习工业、农业等领域技术的缅甸代表团。另据了解,最 近5年,有50多名缅甸青年科学家赴华工作,150多名科技人员赴华培训。
缅甸交通部桥梁厅总工程师登昂前不久到中国学习桥梁维护与管养方面的技术,他认为中国在桥梁设计、建造、检测、养护方面都是世界级的水平。今年4月缅甸出现危桥垮塌事故后,缅甸建设部邀请日本、韩国、中国等企业对十多座桥梁进行检测,对比发现,无论从专家团队规模、技术实力、设备配备等各个方面,日本和韩国等企业都不如中方。登昂说:“选择和运用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缅甸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