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宝寅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伏龙泉断陷为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断陷面积800km2,发育三个次级洼槽,东侧发育的一条断层贯穿全区,近北东走向,向上断至青山口组,向下断至基底,下正上逆,控制着伏龙泉次洼的沉积。主体构造位于断层的上盘,区内中~大断层发育,这些断层延长距离远,断距大,控制局部构造格局的形成。断陷内发育营城组、沙河子组、火石岭组,地层厚度500~2800m,通过地质类比,计算深层天然气资源量为近千亿方。
伏龙泉断陷处于断陷活动强烈时期,沙河子组时期为不对称的箕状断陷,具有东断西超的特征。通过单井沉积相特征分析、地震相特征分析及地震剖面沉积相侧向展布特征研究表明,沙河子组沉积时期伏龙泉断陷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等沉积相类型。
伏龙泉断陷深层储层物性普遍较差,受埋深和与物源距离影响较大,储层岩性以砂砾岩、细砂岩为主,单层厚度一般3~5m,储层物性整体较差,不同地区不同埋深物性差异明显,沙河子组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特征,整体物性差。营城组沉积时期,储层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单层厚度一般2~6 m,因埋深较沙河子组浅,储层物性比沙河子组好,但仍属于低孔低渗储层。总体来说伏龙泉地区在登娄库组沉积前为断陷式沉积,以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为主,物源来自断陷周边,储层较发育。
伏龙泉构造为反转构造带,登娄库组气藏目的层属于构造-岩性气藏,营城组原生气藏富集因素是伏龙泉洼槽南部次洼槽营城组、沙河子烃源岩为优质源岩是先决条件,其次是西部穹窿下的有利构造背景,第三是有利储层的展布特征。
图1 伏龙泉气田成藏模式
伏龙泉地区临近生烃洼槽,气源充足;构造位置有利,长期处于油气运移指向区;如图1所示,多期河流相砂体提供了有效储集体;气源与储层沟通关系好;盖层发育,保存条件好。具有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具备形成构造-岩性及断层-岩性气藏等多种类型油气藏的条件。
波阻抗反演技术是利用解释层位以及井上波阻抗曲线为输入条件,通过井上波阻特征做为约束条件,达到准确预测储层分布规律的目的;为了准确的预测伏龙泉断陷有利烃源岩分布面积以及营城组、沙河子组烃源岩厚度,一方面考虑到砂泥岩的阻抗差异较大,深层泥岩的压实程度也会加大声阻抗界面的差异,提高了应用该技术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结合工区内多口深层探井资料,井上烃源岩(暗色泥岩)资料齐备,适合做为烃源岩反演的约束条件,利用波阻抗参数反演的方法得到了营城组、沙河子组烃源岩厚度图(图2),提高了烃源岩预测精度及分布规律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2 左:伏龙泉断陷营城组烃源岩分布图
右:伏龙泉断陷沙河子组烃源岩分布图
如图3所示,地层倾角与方位角主要用来对局部反射面的不连续性进行估计,是识别小断层较为有效的方法。而多窗口扫描地层倾角属性体现了倾角和方位角最优化的相对变化关系,提高了断层的识别精度。
图3 伏龙泉断陷多倾角扫描断层分布图
本区经历了多次的构造运动,发育了多期次的断层,断裂平面特征。北部反转强烈,断距较大,与营城组及上部形成构造-岩性气藏;中部南北隆升差异,发生构造调谐作用,主要形成走滑断裂带,位于隆起区边部;南部整体斜坡西北倾向,地层向西减薄,形成沙河组至泉头组次生断层,易于形成岩性气藏。
由于深层储层物性纵横向变化快,砂岩的岩性岩相复杂,在储层研究,划分有利相带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储层反演预测。
本次反演基于“精细层控加特征参数”的思路”来逐级控制、分步预测,具体过程分为三步来实现:
(1)根据精细井震联合标定,属性分析成果对登娄库组、营城组进行砂组级细化,对反演地质建模过程起到较好的层控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声波阻抗反演和密度拟声波阻抗反演;
(2)将上述两个反演体交会,利用多边形门槛值进行岩性判别,得到波阻抗岩性反演体;
(3)地震岩性反演体与井有利储层进行协同模拟,有利储层门槛值通过密度与波阻抗曲线交汇得出,最终得到能够反映不同岩性的储层反演体。
最终的精细层控特征参数反演纵向上分辨率有所提高,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同层段波阻抗特征不一致,较好的区分了砂泥岩、储层与非储层。根据储层识别门槛值提取储层厚度,之后累加得到该区登娄库组、营城组有利储层累积厚度分布。
根据研究成果,继F10、F14井等探井获得突破后,2016年针对开发主体区外围部署的F26井,F240井,均见到较好显示,其中F26井在登娄库组、营城组均有气测显示,试气最高日常17万方,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1)通过储层物性分析、针对烃源岩的波阻抗反演以及断裂系统分布规律的认识等要素分析,明确了伏龙泉断陷深层气藏的成藏模式;
(2)结合随后钻探结果表明,本区登娄库组、营城组气藏富集程度最高,展示出良好的外扩潜力,气藏一方面受构造以及断层侧向封堵作用控制;另一方面受到储层物性以横向连通性影响;
(3)储层反演方法是建立岩相精细预测基础上,认真分析地质目标的地震和测井响应特征,利用精细层控加特征参数反演可实现致密气藏有利储层的定量预测。
[1]高瑞琪.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蒙启安 门广田 张正和.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体、岩相预测方法及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20(3):21~24.
[3]邹才能,陶士振,袁选俊,等.“连续型”油气藏及其在全球的重要性:成藏、分布与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6(6):669-682.
[4]张振城,孙建孟,施振飞,等.测井资料评价次生孔隙的方法、原理及实例[J].沉积学报,2005,23(4):613-619.
[5]兰大樵,邱宗恬.川西坳陷平落坝气田须二段气藏成藏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