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资源建设转型的探讨*

2018-06-22 08:11程罗德于晓明房文革丁立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图书馆

程罗德,于晓明,房文革,丁立华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1 高校图书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新媒体与终端设备的大规模应用,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延伸到学习、教育和研究等方面,馆藏资源也向多元化、数字化转变,形成了传统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共存的馆藏结构,共享、便捷、多元等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指标[1]。目前,很多高校师生利用新媒体进行学术交流,如:学术研究人员把博客作为记录思维、展现学术思想过程的重要平台,学生将MOOC作为学习和研究的新途径等。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中营造持续性强、内涵丰富的资源环境,打破“信息孤岛”,把握图书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新方向,是高校图书馆亟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2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新信息环境

2.1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通过硬件设备将图、文、声、像等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数字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输、传播、还原[2]。数字技术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信息存储、信息检索、扫描压缩转换、媒体标准化、电子资源组织与管理等领域逐步得到深入应用,为信息资源的加工、整理及有序组织提供了高效发展的动力和环境。因此,高校图书馆进行资源数字化建设十分必要。

2.2 大数据与云计算

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会产生采编数据、文献数据、流通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及用户数据等,其中用户数据表现为用户访问数据、借阅数据、黏合度数据、互动数据和用户参与数字信息生产、传播、阅读及使用的数据等。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云计算的海量数据信息存储及数字信息资源优化、计算、处理、整合等优势,解决文献异构数据及价值密度低数据等问题,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挖掘、分析及共享。高校图书馆还应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掌握用户使用资源的交互数据,有效评估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挖掘数据信息、提升数据价值,从而有效解决“僵尸数据”及“信息孤岛”等问题,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图书馆进行资源采访决策、优化配置、数据库调整等提供依据和支持。

2.3 “互联网+”与信息资源融合

在“互联网+”及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应与多行业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链接与融合,通过图书馆的加工、管理、用户服务等环节实现信息资源的传播、流动及共享[3]。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创新驱动方面,主要表现为馆藏资源建设方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资源获取途径、资源共享与整合等内容。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互联网+”与创新驱动思维,构建立体功能体系结构,包括信息环境、知识服务、信息集成与共享等。

2.4 泛在信息环境与资源需求

从技术角度看,泛在信息环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通过普适计算、网络通信、移动终端等将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及活动空间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智慧化数字信息空间;从服务角度看,泛在信息环境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所需即所得”服务的全新信息生态系统[4]。在泛在信息环境下,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主体多元化、内容综合化、载体多样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等。新的信息资源服务模式需要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高校图书馆应将信息资源和管理服务进行深度融合,建设多源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性和生产性的云服务,构建信息自助、自主、自动和智慧化管理新模式,从而有效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2.5 信息文化与数字阅读

信息时代催生了信息文化,资源信息已成为一种文化并向各领域渗透[5]。信息文化也在向数字阅读领域渗透,推动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变革,促进数字阅读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成熟、信息文化的形成、数字资源的急剧增长及媒体技术的应用等诸多因素,使数字阅读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并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数字阅读的网络化、泛在化打破了时空限制,尤其是其快捷性大大缩短了资源到用户的传递时间。数字阅读的便利性越来越受用户青睐,也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文化的发展。以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该馆2009年至2016年的数字化阅读率一直持续上升(见图1)。

图1 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2009-2016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3 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转型

3.1 图书资源类型建设转型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早已超出了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范畴。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主要是实体馆藏资源,而在泛在信息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不一定依靠实体馆藏。用户对文献类型的需求、文献信息对文献资源类型的要求及用户获取信息途径的多元化等,都促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类型建设发生了变化。这种资源类型建设的转型并不是代替或消除图书馆传统的资源类型,而是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共存建设。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类型应将单一实体馆藏资源转为与虚拟馆藏资源相结合,提供创新型的资源服务。同时,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体系规划、馆藏资源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电子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等也应更加全面而深入。

3.2 资源功能建设转型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需求进行资源建设,除自行购买文献信息资源外,还应联合兄弟院校的图书馆及相关的文献资源机构共建共享信息资源,以及跨学科区域延伸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在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不再是文献信息资源的所有权,而应重点提升自身建设的保障能力,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功能角色变化。

3.3 资源管理服务模式建设转型

高校图书馆有限的物理空间与资源建设数量激增的矛盾及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广泛性、时效性和复杂性与图书馆传统采购模式的矛盾,都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及服务模式建设提出了转型要求。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采购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购买的书目,为用户提供资源的实时访问。因此,基于用户需求的采购模式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高校图书馆通过开放式共建共享的服务发展模式,参与馆际间的合作,进行文献资源交流,通过建立资源共享WEB服务,在开放本馆资源的同时共享合作伙伴的资源,建设资源私有云或公共云资源环境,提供云服务。

3.4 资源选择标准建设转型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内容要向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和数字特色资源管理方向转型,应根据本校的发展定位、学科及专业建设特色、地方特色等,形成主题鲜明的文献资源类型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高的质量内容选择标准。目前,数字资源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技术标准也成为必须考虑的资源选择标准,包括软硬件、基础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及信息门户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另外,高校图书馆无论提供给用户的资源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都应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4 新环境下高效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

4.1 实体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协调发展

在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根据复合图书馆的建设标准,注重“实”与“虚”的合理配置,使实体与虚拟有机整合、协调发展。实体馆藏应针对具有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及特色价值特质的文献资源进行建设。如: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根据本校学科特点,以水产品养殖、海洋生物、海洋食品及海洋环境等相关学科文献为主,确定本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范围;对其他方面的文献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资源建设,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利用联机检索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虚拟馆藏建设的主要途径,通过馆际合作或与数据库供应商合作,购买或租赁数据库,建立数据库联机检索虚拟馆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4.2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

高校图书馆采取读者决策采购的文献采购模式,以读者为主导,使其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参与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只靠馆员选书的单一性,解决馆藏文献供需失衡、文献利用率低等问题。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体现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实用性原则及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量读者参与高校图书馆的决策采购,使文献采访的针对性大大增强,不但提高了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率,同时还提高了读者对文献服务的满意度。

4.3 制定数字化馆藏发展策略

馆藏发展策略是高校图书馆规划资源建设的纲领和方向,高校图书馆在制定发展策略时应着重考虑馆藏资源建设的目标、标准,明确本馆资源结构规划及优化配置、实体与虚拟馆藏资源建设关系等内容。以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该馆本着海洋大学应用研究型特色鲜明的办学层次和特色,确定了以购买和开发网络资源为主、自建为辅的资源建设发展策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具备可操作性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在选择标准体系构建和应用过程中充分强调读者因素;结合读者需求变化,建立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在确立体系权重时融入用户感知,并分析用户使用资源的行为特征。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对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进行多维度展现,主要包括资源的质量、使用、服务、成本、风险及契合等,并将这些维度进行初始集合,提取优化,使其更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

4.4 参与数字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也是数字资源的生产、开发和管理者,在实践过程中应明确其原则、内容及目标。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按照全面发展及互补协调的原则、优化选择及配置原则、规范化原则为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应通过有效的组织、统计和评价等方式确保其高效运行,同时结合学校及图书馆的发展,根据用户需求做出实时调整和优化。如: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将本馆特色精品文献资源转换成数字资源,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为用户的数字阅读提供优质资源。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考虑网络传输协议、数据通信格式及加工要求、文献分类等因素,兼顾国际标准与通用标准,确保数字资源的标准性、统一性,并设置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馆藏数字资源进行专业化管理。

4.5 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局域联动或全域共享

高校图书馆应进行数字资源整合,把独立、分布式的异构数据利用集成检索技术与方法集成为统一的平台,实现数字资源的无缝连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从而为用户提供统一检索、浏览和使用数字化资源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发展建设模式及共享需求,选择数字资源整合方式。如:基于总分馆的整合方式、基于用户信息的整合方式、基于OPAC系统的整合方式、基于导航系统或链接系统的整合方式、基于跨库检索系统的整合方式等。以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该馆的数字资源体系主要由外购数字资源、自建数字资源及网络开放数字资源组成,并针对资源特点采用总分馆制无差别均等服务、用户参与整合系统方式及基于OPAC系统的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资源整合模式,在建设和完善各类应用信息及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中间层,并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提供统一的信息门户访问,为师生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5 结语

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高校图书馆也应及时调整馆藏资源建设,新媒体、全媒体、在线学习讨论社区、社交媒体的深入应用,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服务内容和方向从物理空间拓展延伸至用户的手持终端。大数据、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云服务及语义网等新兴技术[6],使高校图书馆建立新型情报服务并开展深度服务成为可能。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紧密结合高校的教育改革及自身功能的发展需求,针对资源内容差异性积极进行持续的整合,操作互动、联合建设,实现资源的信息交互、数据公开及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 刘慧敏,班士兵.辽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与共建共享[J].图书馆学刊,2011(9):59-60.

[2] 李华子,许真玉,陈凌.数字图书馆中的数字存储技术[J].情报科学,2006(5):727-731.

[3] 冯小娜.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2):108-109.

[4] 刘磊,胡曦玮,倪峰.泛在信息生态下基于需求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政策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8):1-6.

[5] 张东烜.信息文化建设中图书馆信息集散平台新价值内涵的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6):13-15.

[6] 何超,张玉峰.基于本体的馆藏数字资源语义聚合与可视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10):73-76.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