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做好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和示范

2018-06-21 10:19程升
农业与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示范新品种农作物

摘 要:本文以推动农业发展为前提,针对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从当前发展现状、存在不足和解决对策3个方面分析了做好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和示范工作的几个措施,从而明确了试验、示范工作对于研发新品种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

中图分类号:S3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09

为了更好地将农作物育种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要组织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和示范工作,同时这也是快速实现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的重要渠道。为了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需要得到各级农业部门的全力支持,还需要全方面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每年都有一大批优质、高产、抗病、农作物新品种问世,加快推广这些农作物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如何开展好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现状

1.1 试验机制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便已经加大了对农作物品种试验的重视。近年来,相关省市审定委员会积极和气象部门展开合作,针对各个地区所种植的农作物生态因子展开综合评定,评定的生态因素包括干燥系数、活动积温以及种植土壤类型等。在展开合作的同时,按照当地农业生产的实情实施了分组布局,对农作物新品种进行生态区域划分[1]。按照农作物品种的改变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需求,对筛选范围进行了扩展,并调整了试验点布局,使试验网络覆盖范围得到扩大,这样一来,便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生态与气候类型的农作物品种试验机制。

1.2 品种试验审定制度

现阶段,相关部门逐渐加大了对农作物品种试验的重视,加大了质量监督与监管力度。按照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要求,以省为单位成立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一些可行的措施,将农作物品种科学的进行推广与审定。可以组织试验点的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技能培训班,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且在日后工作中都能够持证上岗。另外,还要全面增加考核检查力度,从多个工作环节入手监管试验点质量,确保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制度的可行性,试验结果的真实性。

1.3 审定标准

针对优良品种进行审定,按照不同作物的特点以及种植方向,以农作物产量稳定为前提,针对新品种指标实施综合性评价,以此实现优良农作物品种水平的提升。加强抗性标准的制定,及时发现试验品种当中存在的病害以及倒伏等问题,避免可能影响农业生产的危害,针对这一类问题要坚决否决,降低生产隐患发生率。

2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现状

2.1 品种审定效率以及质量脱节

因为申请参试品种逐渐增多,这也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预备试验设备,丰富审定程序。但是中间过程的延长,也就而导致审定时间增加,使得很多新品种无法快速走进市场。

2.2 物种推广力度逐渐增加

在农作物物种推广方面,当前已经逐渐提高了推广力度,且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推广途径也得到拓展[2]。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推广过程中新品种流失问题,需要在日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2.3 农作物品种查询平台愈发完善

当前,农作物品种知识产权的维护逐渐得到重视,一些农作物品种能够在互联网中获知准确的信息。此外,品种权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协调性不断提升,制止了育种抄袭行为,使农作物市场恢复正常运行,进一步提高了育种水平。

2.4 市场中品种造假现象得到改善

我国现阶段对于农作物品种的鉴定测试技术已经与国际水准相接近,不同地区之间的新品种审定部门在品种坚定方面也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对于市场中存在的虚假数据能够及时发现,遏制了造假农作物品种的销售与使用。

3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措施

3.1 加强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优化品种试验制度

对省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进行优化,特别是区域试验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需要组建一个完善的试验质量评价机制以及品种评价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对区域网络加以优化,将原有的试验方式进行改进,使用全新的试验方式,以此提升农作物试验质量,使农作物试验区域成为更加现代化、信息化、系统化的品种试验区。

3.2 加强农作物品种审定,提高新品种审定水平

在进行农作物品种审定时,需要有科学的价值观加以引导,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农作物试验区域进行编号,使用田间种植与DNA指纹鉴定相结合的新方式,对传统的审定机制进行完善,加强农作物品种审定,严格执行审定标准,全面推动农作物审定水平的提升,为市场和种植户提供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

3.3 积极运用跟踪问效机制,监督已审品种

针对一些已经完成审定、登记的农作物新品种,需要通过品种退出制度对其进行管理,要加大新品种示范展示力度,要对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全面跟踪调查,对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农作物新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等指标[3]。如果有品种与市场环境、气候条件等不适应,便会为农作物生产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可能出现一些潜在的危害。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提出可行性建議,并且采用有效的管理解决举措,对潜在风险加以规避,以解决农作物新品种在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4 重点组织田间管理工作,保证数据调查登记准确性

对于农作物新品种而言,其试验示范田田间管理水平要高出本地农业生产水平,相关人员进行田间调查时,所参考的标准要以所处省市下发的品种试验方案要求为主,从影响因素着手展开调查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室内考种和收获在品种试验中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需要保证这些环节的科学性、精准性与严谨性,需要通过室内考种和收获环节体现出参试品种、对照之间存在的差异。另外,要对全面总结全年试验示范工作,通过总结工作编写可行的综合性评述。

3.5 保证选择品种合理性,合理规划发展战略

考虑到今后农作物的长远发展,需要以突出农作物、产区优势和重点品种为基础原则,按照试验示范点所处自然环境需求,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品种展开试验示范。参试品种需要从品质、产量、丰产性、抗性等多个方面进行选择,以保证所选品种的优质性。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时要避免品种的多、杂、乱[4]。为了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也可以参考对照品种,明确适合的栽培密度,在同等地力下使用合适的配套方法,将试验品种所含有的特征、特性充分展示出来,为农业研究人员、种植户、农作物种子生产商等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通过观察并对选择与当地环境、气候条件相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并且保证种植产量、质量、效率,并且全面推向市场、实现我国农作物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当前我国的农作物种植产业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为了向市场输送高质量的农作物,需要做好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和示范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新品种质量、产量,提高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祖平,刘济河,詹迪生,等.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15,32(9):13-14.

[2]张沛昌,程万春.如何搞好农作物的试验和示范[J].中国农业信息,2015(17):123.

[3]孙学刚.谈谈农作物品种试验[J].农民致富之友,2014(21):69.

[4]刘国辉.怎样做好农作物品种试验[J].农民致富之友,2012(10):

116.

作者简介:程升(1963-),男,山西省左权县人,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农作物栽培。

猜你喜欢
示范新品种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青菜新品种介绍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