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沙沙 本报特约记者 卢戈
受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战悬念再起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承受贬值压力,中国央行20日大幅调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下近半年新低。市场机构认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趋向走弱,但持续贬值的空间有限。在中国央行政策趋于灵活的情况下,企业和居民用汇方面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路透社20日报道称,中国央行当天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4586,较19日大幅下调351点,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因此创下2018年1月12日以来最低。截至20日晚间记者发稿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6.4713,下跌0.13%,离岸人民币报 6.4773。
王女士年初时就准备去国外旅游。20日,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得知人民币贬值,自己迅速算了一下账,“年初的时候,1万元人民币能换1590美元左右,现在能换1545美元,虽然差别不算太大,但是一些额外消费也要提前计划好”。
彭博社报道称,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的背景是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复杂,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上周美联储年内第二次宣布加息,加上此前美国通胀、就业和制造业指数趋向改善,使得美元汇率显著上涨。同时,中美贸易战再度阴云密布,全球贸易形势恶化导致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客观上有利于美元多头力量,也让资本更有动力做空人民币。
由于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路透社称,中国预计将再次面临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压力,但这压力与去年不能相提并论。一些数据显示,中国国内企业基于扩大国内投资考虑,反而有更强的结汇动力。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需求动能相对有所增强,人民币汇率前景仍可谨慎看高。
大多数市场机构表示,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偏走弱,但下跌空间有限,预计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窄幅震动走势。在此情况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在坚持审慎的前提下,或将体现出更多灵活性,这意味着国内企业和居民用汇,将不会受到太多外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