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范蠡的治国之道

2018-06-21 06:12陈忠海
中国发展观察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种越国范蠡

陈忠海

提到中国历史上的“商人治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管仲。其实,同在春秋时代的范蠡也很出色。范蠡以杰出的商业智慧创造了连续三次创业皆大获成功的神话,他还帮助越国走出低谷,实现称霸。范蠡的综合成就与后世人们对他的评价相比还存在一些反差,他也是一位被低估了的历史人物。

陈忠海,本刊专栏作家、文史学者,长期从事金融工作,近年来专注经济史、金融史研究,出版《曹操》等历史人物传记8部,《套牢中国:大清国亡于经济战》《解套中国:民国金融战》等历史随笔集6部,发表各类专栏文章数百篇。

商业思维

范蠡是中国古代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商业理论家,有人将他称为“商圣”,这样的美誉对范蠡而言是当之无愧的。

范蠡是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省淅川县)人,有感于楚国政治的黑暗,他与文种一起来到越国,正逢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范蠡于是献计勾践,以卑词厚礼向夫差求和,范蠡还陪伴勾践夫妇赴吴国做了三年人质,返回越国后为勾践制定了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战略,使越国国力快速增长,最终灭掉了吴国。之后范蠡放弃了在越国的荣华富贵,泛舟三江五湖,开始了经商生涯。

范蠡在商业上也有着过人的天赋。他离开越国后首先来到齐国,“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与家人一边耕地一边经商,结果神奇地富了起来,很快“致产数十万”,这让范蠡在当地出了名,齐王“闻其贤,以为相”,但别人求之不得的高位在范蠡看来如同畏途,他喟然而叹,认为“久受尊名,不祥”,在短暂担任齐相后再次辞官,离开前将之前赚到的家财全部散尽,“分与知友乡党”。范蠡后来定居在陶地(今山东省定陶县),在这里又一次白手起家,开始了商业经营,不久又“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都说创业艰难、成功不易,可范蠡不断创造着商业传奇,他在19年里的三次创业都取得了成功,“三致千金”。

范蠡在商业上的成就并不偶然,因为他有一整套科学的经商理念。在商业经营中,范蠡特别注重诚信和仁义,讲求“买卖公道”“童叟无欺”,他提出“务完物”,也就是货物应当完好且牢靠,还强调“腐败而食之货勿留”,通过重视商品的质量来赢得消费者喜爱,维护良好的商业信誉。范鑫重视盈利,但不以聚财为终极目的,不唯利是图,他轻财好施,多次将经商所得散于他人,被誉为“富而好行其德”。

在经商活动中,范蠡还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他“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也就说,一般情况下他只取十分之一的利润。春秋时代交通运输极为不便,货物周转成本很高,加上战争、匪患等,经营风险也很大,这就意味着价格偏离价值的幅度较大,只追求10%的利润无疑是个很低的标准,但这样一来可以扩大货物的销量,同样可以增加盈利。范蠡还提出“无息币”,即不使用需要支付利息的钱,他认为“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也就是要力求加快商品的周转速度,使等量的资本在一定周期内能做更多的生意,从而增加利润。

商场如战场,只有准确掌握市场信息、预测市场走势,才能提早做出规划,把握主动,范蠡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也就是在天旱的时候预先准备好船只,在天涝的时候预先准备好车辆,发大水时大家都购买船只,车辆便宜,而水灾过后车辆又成了抢手货,低价购置的车辆可以卖个好价钱。范蠡对商品的价值规律有深刻认识,他提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即物价贵到极点一定会下跌,物价贱到极点也一定会上涨,所以他认为物价上涨时不能惜售,必须加快货物和资金的周转。

商人治国

范蠡经商是在其结束仕途之后,但在此之前,他的治国理念中已经显露出许多商业上的智慧,在他为越王勾践做出的谋划里,有许多都体现出与经商理念一脉相承的特点。

范蠡来到越国时,越国正处于低谷期,这与商业上的白手创业很相似,范蠡认为起点低没什么,重要的是把握时机,如同商机一样,时机虽可遇不可求,但通过一定努力也可以创造。勾践遭受失败后,一开始想直接对吴国用兵,范蠡分析了形势,认为这样做不妥,他提出了“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的总体战略思想,所谓“持盈”就是保持满盈、盛强的态势,使国家长盛不衰,“定倾”指在形势危难时能挽狂澜于既倒,“节事”指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待时机到来后再谋求反攻。范蠡认为反击吴国的条件没有达到的情况下不能急于求成,为此他建议不如忍辱求全以积蓄力量。范蠡与勾践一同前往吴国,他们同居于石屋,蓬头垢面,专司养马,忍受屈辱,历尽艰辛,打消了吴王夫差的疑虑和戒心,勾践被赦免回国。暂时化解了迫在眉睫的危机,为越国的振兴赢得了宝贵时间。

范蠡发挥他在经济方面的专长,建议勾践大力发展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劝农桑、务积谷,减轻刑罚、赋税,宽恤民力。在当时,发展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是劳动力资源,越国规定“壮者无娶老妇,老者无娶壮妻”,还规定女子到17岁、男子到20岁时必须嫁娶,否则将追究其父母的责任,同时还根据生育子女的数量发放一定奖励。通过努力,越国国力大增,人口也快速增长,实现了“府仓实,民众殷”。

越国百姓很快达到了平常年份里“具有三年之食”的目标,但农业丰收未必意味着各方都得利。范蠡发现还存在“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问题,为此他特别重视流通环节的作用,他的办法是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命令的方式调节市场丰欠,在丰年将多余的粮食收购并储藏起来,等到歉收缺粮时再以较低的价格粜出。范蠡发明的这种调节市场供需的办法称为“平粜齐物”,被后世借鉴。

在军事方面,范蠡同样把商业思维运用到谋略应用中。在与强敌交锋中,他主张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不拘形式,敌变我变,“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同时,还发挥商业经营中的务实精神,强调“审备则可战,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

范蠡深知实力的重要性,为此他主持重建了越国的都城,为麻痹对手,在建城时特意同时修建了一大一小两座城池,其中小城是专门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也建得残缺不全,面向吴国的一面还故意不修城墙,以此迷惑对手。而暗地里,越国加强军队训练,对作战勇敢的将士给予重奖,提高了军队的士气。

功成不居

在范蠡的主持下,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家实力慢慢强大起来,君臣同心,士气高昂,而吴王夫差却不断犯战略性失误,多次举重兵北上参与中原争霸,致使国力严重消耗。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吴王夫差又“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主力被夫差带走了,“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范蠡认为时机已成熟,建议勾践发兵伐吴。此战,吴军仓促应敌,结果大败,吴国太子被杀。

夫差闻讯由黄池紧急回师,这时才吃惊地发现吴国与越国之间攻守之势已易位,双方存在巨大差距,无奈之下只得被迫求和。范蠡再次分析了形势,认为虽然打了胜仗,但一下子也灭不了吴国,于是建议勾践答应吴国的求和。不久后,越国再次兴兵攻打吴国,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11月,越国打败吴国,吴王夫差成为俘虏,勾践本想把夫差流放,但夫差悔恨交加,无地自容,拔剑自刎,吴国灭亡。之后,勾践“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成为春秋时期新一代霸主。

范蠡作为勾践的头号功臣,因功被任命为上将军,位极人臣。但此时范蠡对自身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此,范蠡做出了一个让时人惊讶不已的决定:辞官去职。包括勾践在内,所有人对范蠡的这个决定都不理解,勾践百般挽留,但范蠡去意坚决,最后“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具有商人头脑的范蠡深知商场上无时无刻不面临风险,知道在危险还没有到来时就得未雨绸缪,所以他以异于常人的眼光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判断,而这个判断是正确的。范蠡引退后曾给同样在勾践身边效力的好朋友文种写信,信中说“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暗示文种也应当急流勇退,但文种没有按照范蠡的话做,结果被勾践逼迫而自杀,文种的不幸结局,印证了范蠡的智慧。

宋人黄震评价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但总体而言,范蠡的历史地位还不算很高,因为从统治者的立场看,范蠡“弃官经商”的行为属于对政治责任的逃避,所以后世的帝王们大多不喜欢范蠡这样的人,这也是《史记》等正史不为范蠡单独立传的原因。不过司马迁同时评价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对他的成就给予了肯定。

范蠡病逝于周贞定王二十一年(公元前448年),时年88岁,在那个时代属于绝对的高寿。春秋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人物,与范蠡同时代的还有伍子胥、孙武、文种等人,相对于范蠡,他们的结局大都不怎么好,只有范蠡在官场和商场同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不得不说与范蠡“功成不居”的人生智慧有关,这也是人们推崇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文种越国范蠡
范蠡卖牛
董楚平《越国金文综述》手稿
风雨同舟
范蠡还钱
“知止”的天堂
所长无用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范蠡故里疏议——从三十里屯遗址的发现看范蠡籍里
一日轻装范蠡舟
鸟尽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