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全 孙伟韬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安徽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于 1989年建立,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按4km×3km网系统布点,全省共布设样点11685个,实际调查回收样地11678个;并分别于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和2014年进行了五次复查,取得了各个不同时期的调查成果,为制定和调整全省林业方针、政策,编制林业生产规划、计划,指导林业生产建设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从多次清查的实践来看,安徽现有连清体系的各项调查精度均远高于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但样地设置过多,抽样效率较低,投入成本过大,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地方要求优化清查体系、减少样地调查数量的呼声越来越高。
根据安徽省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实际,提出三个调整方案:
方案一:从现有样地中选取1/3样地,即样地点间距为4 km×9km,样地选取方法是对现有样地纵坐标不变、将横坐标从小到大进行排序,选取符合mod(序号,3)=1条件的序号样地,实际调查样地数3883个。
方案二:从现有样地中选取1/2样地,即样地点间距为4 km×6km,样地选取方法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被6整除,实际调查样地数5840个。
方案三:从现有样地中抽取2/3样地,即样地点间距不同,样地选取方法是纵坐标不变、将横坐标从小到大进行排序,选取符合mod(序号,3)=1或mod(序号,3)=2条件的序号样地,实际调查样地数7786个。
将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安徽省清查(2014年)的 11678个样地数据,按上述选取1/3、1/2、2/3三套方案分别进行了统计计算,将计算的精度与《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年)有关要求进行比较分析,确认拟选择第二套方案(即选取1/2样地方案)。因为选取1/2方案的各项精度均满足国家林业局有关要求,且采取取一列舍一列的操作比较方便;而选取1/3方案森林面积精度 95.03%,虽达到了 95%的要求,但考虑到间隔期森林面积的增减,不能确保森林面积精度达到要求,因此该方案不可行;至于选取2/3方案,因选取1/2方案已满足要求,选取2/3方案已没必要,且操作难度较大。
将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安徽省清查样地按方案二选取的5840个样地数据进行统计,林地面积449.04万hm2、森林面积391.78万hm2、森林覆盖率28.36%、活立木总蓄积26503.75万m3、森林蓄积22403.08万m3、林木年均总生长量2371.96万m3、年均消耗量1596.85万m3。与优化前全部样地统计结果相比,虽然林木总消耗量误差达到4.87%,但森林面积和蓄积误差均在1%左右,对全省森林资源主要评判结果影响不大。
表2 优化前后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比较单位:万 hm2、万 m3、%
与华东监测区各省清查体系作比较,江西省样地点间距为 8 km×8km,样地数为 2610个;浙江、福建省样地点间距为4 km×6km,样地数分别为4252个和5051个;河南、山东省样地点间距为 4 km×4km,样地数分别为10355个和9646个;安徽、江苏省样地点间距为4 km×3km,样地数分别为11678个和8536个。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安徽省森林覆盖率 27.53%、河南 21.50%、山东16.73%、江苏省15.80%。由于安徽森林覆盖率远大于河南和山东,而森林覆盖率越高、样地变动系数越小,达到精度要求所需的样地数就越少,加上现有连清体系各项调查精度均远高于国家林业局有关精度要求,故安徽省连清体系样地点间距采取大于4 km×4km,减少样地数是可行的。
表3 华东区各省土地面积及样地数比较单位:万hm2、万m3、%、个、km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将安徽省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点间距改为4km×6km,样地数量减为 5840个后,各项调查精度均符合国家林业局有关精度要求,因此,安徽省清查体系总体样地数减少一半是可行的;二是在满足国家林业局有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样地数量,能够进一步提高抽样效率,降低野外调查工作量;三是便于专业调查队伍的组织,可以改变过去一直采用抽调县级专业技术人员组建调查队伍完成本区域样地调查的状况,由省、市专业调查队伍完成清查工作。
参考资料:
[1]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年) [S].2014.
[2]肖兴威主编.中国森林资源清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国家林业局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安徽省林业厅.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安徽省森林资源清查成果[R].2014.
[4]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操作细则[S].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