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二化螟药剂筛选试验

2018-06-21 07:24宋珠文
农业与技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二化螟阿维菌素酰胺

宋珠文

(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东 湛江 524094)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在全国居于第1位,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2。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蛀食水稻茎部,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为害灌浆、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1]。

由于近几年水稻大面积种植和品种抗性变化以及全球气候等原因的影响,二化螟呈现出害虫数量明显上升的态势,具有危害重、峰次多、范围广等特点,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防治难度大大增加了,对水稻产量影响越来越大。长久以来,进行杀虫剂防治防控水稻二化螟被当做是必要且有效的措施。然而近几年由于施用药剂种类的长时间不轮换及任意增大使用量,二化螟对水稻生产中常用的沙蚕毒素类、有机磷类等药剂已明显产生了较重的抗药性,防治效果难以达到生产要求,而抗药性的产生致使二化螟为害愈发严重[2]。水稻抗性品种选育和分子育种在一定程度上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思路,但抗性品种资源匮乏、育种周期长,分子基因导入难度大、不确定性较大。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过去用于防治二化螟的单纯提高使用药量的方法已经明显不适合现代的水稻生产。为此,筛选出几种高效及环境友好型的不同类型杀虫剂,对于保证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产生及保障水稻高产有显著的重要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田在湛江市农科院实验田进行,平地,土质为水稻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好,试验地为常年种植水稻地区。水稻种植品种为恒丰优387。按照当地种植习惯,3月12日播种,4月5日抛秧,抛秧18万穴/hm2,有效穗数276~282万/hm2[3]。施药时水稻长势较好,二化螟中等发生且气象及田间条件有利于害虫爆发。

1.2 供试药剂

有机磷类:20%三唑磷乳油(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水胺硫磷乳油(河北军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500g/L丙溴磷乳油(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48%毒死蜱乳油(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多杀菌素类: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广东德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噁二嗪类: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河北省衡水北方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双酰胺类:20%氯虫苯甲酰胺水悬浮剂(美国富美实公司)、20%氟虫双酰胺水悬浮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

取代苯基吡唑类:5%丁虫腈乳油(大连瑞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苯基吡唑类:5%氟虫腈微乳剂(河南省安阳市锐普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缩氨基脲类:22%氰氟虫腙水悬浮剂(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酰肼类: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广东德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大环内脂抗生素类:1.8%阿维菌素乳油(山东鲁抗生物农药有限责任公司)、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沙蚕毒素类:29%杀虫双水剂(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大环内脂抗生素类及生物类复配:2.4%甲维盐·Bt(武汉楚强生物有限公司)、阿维·苏云菌(广东省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

1.3 试验安排

试验处理:21个处理使用药剂及用量分别为20%三唑磷乳油600g/hm2、40%水胺硫磷乳油1200g/hm2、500g/L丙溴磷乳油250g/hm2、24%氰氟虫腙悬浮剂360g/hm2、48%毒死蜱乳油720g/hm2、29%杀虫双水剂1500g/hm2、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0g/hm2、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0g/hm2、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75g/hm2、5%丁虫腈乳油45g/hm2、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7g/hm2、1.8%阿维菌素乳油60g/hm2、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60g/hm2、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45g/hm2、2.4%甲维盐·Bt120g/hm2、阿维·苏云菌30g/hm2、5%氟虫腈微乳剂220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g/hm2、清水对照(CK)。

试验设计: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随机组合排列,小区面积60m2。小区间筑小田埂隔离,防止田水串灌,每个处理四周设置2m宽保护行。

1.4 施药时间及方法

施药时间:于当年6月10日左右进行施药1次,此时二化螟发生高峰期。

施药方式:喷雾器按药液配比进行喷雾,喷药量按750L/hm2。喷雾器械为市下控股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SX-MD15DA喷雾器。

1.5 调查方法

参照GB/T 17980.2-2000标准要求[4]进行。药后7d、14d、21d调查3次。

二化螟:调查整个小区枯心株,计算枯心率和防效。枯心率(%) = 调查枯心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枯心防效(%)=(CK区枯心率-处理区枯心率)/CK区枯心率×100

1.6 统计方法

应用Excel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供试药剂对二化螟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45g/hm2、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75g/hm2、1.8%阿维菌素乳油60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g/hm2、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0g/hm2、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60g/hm2、阿维·苏云菌30g/hm27个试验处理组防治效果最佳,3次调查的枯心防效均在80%以上。40%水胺硫磷乳油1200g/hm2、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00g/hm2、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7g/hm2防治效果不佳,3次调查枯心防效均在75%以下,且持效性差,21d时防效最低为33.10%。20%三唑磷乳油600g/hm2、500g/L丙溴磷乳油250g/hm2处理防治效果一般,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期较短,21d时防效较差。5%丁虫腈乳油45g/hm2、2.4%甲维盐·Bt 120g/hm22个处理枯心防治效果较好,但速效性较差,防治效果随时间递增。

表2 二化螟防治效果调查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双酰胺类杀虫剂溴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四氯虫酰胺作用方式为激活鱼尼丁受体的,对鳞翅目害虫幼虫高效[6-7]。本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水悬浮剂、20%氟虫双酰胺水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均能有效控制二化螟,效果较好且持效期长,21d时仍然有效。氰氟虫腙和茚虫威能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能阻断昆虫体内的神经冲动传递,致使昆虫不能正常进食,最终导致麻痹直至死亡[8-9]。由田间试验结果可知,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二化螟防治效果较差,且持效期较短,不适合作为二化螟防治药剂;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对二化螟有一定防治效果,但较差。有机磷类杀虫剂三唑磷、水胺硫磷、毒死蜱、丙溴磷作用靶标主要为乙酰胆碱酯酶,通过阻断神经系统突触处的传导而使昆虫中毒、死亡[10]。长时间以来有机磷类杀虫剂作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主要药剂。大量报道及研究表明,由于长期单一类型药剂的应用及随意加大用量,导致二化螟对有机磷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从田间防治结果看,20% 三唑磷乳油对二化螟的灭杀速效性较好而持效性不佳,且由于用药习惯害虫很容易产生抗性,从而难以长期有效防治二化螟;40%水胺硫磷乳油对二化螟防治效果很差,后期基本无法控制害虫发生;48%毒死蜱对二化螟防治效果较好,但仍然存在抗性风险;500g/L丙溴磷乳油起初能达到有效防治,但14d后防效快速下降,持效期短。杀虫双属于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其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通过阻断正常的神经节胆碱能的突触间神经传递而使昆虫中毒、麻痹直至死亡[11]。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二化螟对29%杀虫双水剂产生较为严重的抗性,难以有效控制害虫发生。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阻碍昆虫神经中枢的传导而使昆虫中毒、瘫痪直至死亡[12]。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二化螟防控效果较好。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本试验结果表明5%氟虫腈微乳剂对二化螟防治效果一般,可作为轮换药剂使用,但不作为主要防治药剂。此外,本试验对大环内脂抗生素类及生物类复配药剂进行试验发现,对二化螟防治效果较为优秀,由于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作用方式不同,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故而在今后生产中可尝试将生物类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进行组合,提高杀虫效果,延缓抗药性发生。

在防治水稻二化螟时,为减少施药次数以及用工成本,建议二化螟的防治药剂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虫剂或暂停使用某一类型药剂一段时间,以及将生物型农药与常规农药进行组合使用。结合本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四氯虫酰胺等药剂可替代像毒死蜱、阿维菌素等传统药剂进行二化螟的防治。

[1]余海忠. 二化螟触角感受器类型及其GOBP2基因保守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浙江大学,2004.

[2]唐涛,符伟,王培,等.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J].植物保护,2016,42(03):222-228.

[3]刘建文,谢茂昌,兰雪琼,等. 2007年广西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成灾原因浅析[J]. 广西植保,2007(1):88-91.

[4]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7980.2-2000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6]郑雪松,赖添财,时立波,等.双酰胺类杀虫剂应用现状[J].农药,2012,51(08):554-557,580.

[7]李斌,杨辉斌,王军锋,宋玉泉.四氯虫酰胺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J].现代农药,2014,13(03):17-20,40.

[8]刘广雷,韩文素,姚志刚,张红杰.新型杀虫剂氰氟虫腙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61-63.

[9]丁宁,孟庆伟,赵伟杰,苗蔚荣.噁二嗪类杀虫剂茚虫威的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5(2):97-103.

[10]王志超,康志娇,史雪岩,高希武.有机磷类杀虫剂代谢机制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15,17(1):1-14.

[11]徐伟松,周利娟,胡美英.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作用机制及其抗性的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1(2):30-32.

[12]朱丽梅.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阿维菌素的杀虫活性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3(4):28-31.

猜你喜欢
二化螟阿维菌素酰胺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三氟咪啶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EGSB反应器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
国外二硝酰胺铵的发展现状
近三年农药登记情况分析
脂肪酰胺型季铵盐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