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海 陈宇辉 谭家壮 莫定鸣 邹文杰
(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东 湛江 524094)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干叶子”,病原为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1-3]。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3]。植株生长环境适宜霜霉病发病便可导致病原菌萌发,发病后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植株发病可能对生产造成绝产[4,5]。
广东地处亚热带,气温四季较为温暖,且空气湿润,全年均适宜黄瓜的生长,目前栽培时期以春天和秋天为主[6]。目前,对于黄瓜霜霉病抗性品种匮乏,且疏于田间管理,霜霉病防治变得愈加困难[7]。针对多数防治黄瓜霜霉病单剂的防治效果日益不理想,广东地区棚室黄瓜防治难的问题,对11种防治单剂进行了田间试验,本试验结果除对霜霉病田间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外,还对进一步进行药剂组合试验提供选择依据。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河北益海安格诺农化有限公司);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722g/L霜霉威盐酸盐(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杀菌剂:80%乙蒜素乳油(天津市汉邦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吗啉类杀菌剂: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有机磷类杀菌剂: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取代苯胺类杀菌剂:50%氟啶胺悬浮剂(天津市汉邦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有机硫类杀菌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供试作物:黄瓜
防治病害:霜霉病(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
试验在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棚室内,试验棚室海拔33m,气候潮湿,平地,土质为褐钙土,黄瓜连续种植3a,肥力中等,棚膜完好未见漏水,排灌条件一般,雨天易有积水。每667m2施用腐熟有机肥2500~3500kg,深翻整地做成25cm小高畦。每667m2定植2000株,每畦栽2行,株距50cm,小行距30cm。
施药前,试验地刚刚下过雨,气温23℃,棚内湿度87%。
单一药剂试验共设 12个处理,分别为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40g/hm2;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30g/hm2;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50g/hm2;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0g/hm2;80%乙蒜素乳油300g/hm2;722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1000g/hm2;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150g/hm2;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800g/hm2;50%氟啶胺悬浮剂300g/hm2;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2200g/hm2,清水对照(CK)。每个处理 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施药处理喷施相邻2行。
施药方法:参照药剂使用浓度先对药剂进行稀释形成母液,在利用母液在施药器械内进行二次稀释。由于黄瓜植株大且叶片多,故而要求施药水量高,每667m2用水量60kg。喷药要注意叶片上下均要喷到。
施药器械:台州市生产市下牌15L电动喷雾器,型号SX-MD15D,无跑冒滴露现象,压力大约为0.4~0.8MPa,喷头为5眼防风喷头,喷孔口径细约为1.22mm,雾化均匀。
1.6.1 调查方法
每试验小区调查5株黄瓜,每株按上、中、下部分别调查5片叶片。按病情指数分级[8]: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1.6.2 调查时间和次数
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开始进行喷药,每隔7d喷1次药,整个生长季喷3次。每次施药后3d进行调查。
1.6.3 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及药效按式(1)或(2)计算[9]:
在施药前黄瓜霜霉病在棚室内已经零星发生,且当时气温较低,棚内湿度大及其适宜霜霉病发生,达到了防治指标。
表1 霜霉病第1次调查结果
由表1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试验药剂各处理,在施药后第3天,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发病率最低,发病率为1.23%。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喷雾处理发病率其次低,发病率为1.34%。空白对照处理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17.92%。在喷药处理中,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11.62%。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病情指数最低,病情指数为0.88。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喷雾处理病情指数次之,病情指数为0.97。空白对照处理病情指数最高,病情指数为9.75。在喷药处理中,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病情指数最高,病情指数为7.89。
由以上数据还可以看出,施药后各药剂均对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各处理中防效最高的为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防效为90.97%,最低的为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防效为19.08%。
表2 霜霉病第2次调查结果
由表2可以得出,在第2次施药后第3天,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发病率最低,发病率为2.98%。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喷雾处理发病率其次低,发病率为3.21%。空白对照处理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35.23%。在喷药处理中,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24.82%。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病情指数最低,病情指数为2.07。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喷雾处理病情指数次之,病情指数为2.72。空白对照处理病情指数最高,病情指数为19.82。在喷药处理中,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病情指数最高,病情指数为15.38。由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大部分药剂(处理4-11)没有有效抑制霜霉病病原菌传播,且已发病叶片发生更加严重。
由以上数据还可以看出,各处理中防效最高的为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防效为89.56%,最低的为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防效为22.40%。
表3 霜霉病第3次调查结果
由表3可以得出,在第3次施药后第3天,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发病率最低,发病率为3.41%。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喷雾处理发病率其次低,发病率为4.24%。空白对照处理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88.47%。在喷药处理中,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39.02%。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病情指数最低,病情指数为2.14。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喷雾处理病情指数次之,病情指数为2.88。空白对照处理病情指数最高,病情指数为33.27。在喷药处理中,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病情指数最高,病情指数为20.28。通过病情指数可分析出,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个喷雾处理已将病害控制,防止了病原菌进一步危害植株。
由以上数据还可以看出,各处理中防效最高的为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防效为93.57%,最低的为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防效为39.04%。
本研究针对广东地区棚室黄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霜霉病发生严重的问题,对几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进行了筛选,得到了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在对黄瓜霜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过去普遍使用的药剂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等防治效果不理想。80%乙蒜素乳油作为天然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欠佳,可作为前期保护剂使用,后期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为新型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治较为理想,各药剂防效均较高,其中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和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喷雾处理各使用时期效果均较为突出。
通过实验数据可提出广东地区棚室黄瓜霜霉病防治建议:根据气候环境适时喷施具保护作用药剂,如:722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如田间发生霜霉病,即刻喷施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进行防治。
[1]王淑君.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2015(04):49.
[2]丛秀娟.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03):38.
[3]王洪山.控制日光温室温湿度防控黄瓜霜霉病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3,29(08):45-46.
[4]吉春明,刘建凤,苏建坤,等.防治黄瓜霜霉病有效药剂筛选及药效评价[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2):114-117.
[5]刘海荣.不同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J].中国林副特产,2005(06):44-45.
[6]虞皓,何自福,方羽生,等.温度对黄瓜霜霉病菌产孢及孢子囊萌发的影响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4(05):57-58.
[7]刘丹,王晓梅,逯忠斌,等.黄瓜霜霉病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J].农药,2016,55(05):377-379,386.
[8]孙芹,王斌,司乃国.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作用特性研究[J].现代农药,2015,14(06):46-48.
[9]朱卫刚,陈定花,胡伟群,等.苯醚菌酯·霜霉威防治黄瓜霜霉病生物活性[J].农药,2009,48(09):694-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