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远兰 简伟 甄真 张静
(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南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 400060)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种现代医疗保健的全新服务模式,将残疾人群体当作社区服务的弱势人群及重点对象。采取合理、科学的心理康复措施有利于辅助残疾人克服身心障碍、逐步恢复机体功能,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融入社会生活中。为探求PDCA循环法使用于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实际效果,特意选出本院社区管理的残疾人105例作为此次调查的重点对象,现汇报具体内容见下。
选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残疾人105例作为此次调查的重点对象,以上残疾人均持有残疾证,且属于年龄大于18岁的肢体残疾人士,符合研究条件、自愿参与调查;排除患重症躯体疾病、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无法正常与人交流等情况的残疾人;包含71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介于19~82岁,平均(57.3±14.28)岁;以上残疾人在基线指标上没有较大差异性(P>0.05),可进行研究。
本社区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1]的相关内容,采用PDCA循环法对残疾人予以心理康复管理,干预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之后再开展下一轮循环管理。实施方法:(1)为残疾人创设优良的医疗服务环境,每个季度向其发放有关残疾人心理保健的知识宣传资料,引导残疾人正确认知自我情感,积极接纳自身肢体残疾的情况。(2)社区工作者采取统一授课的方式,针对残疾人群中存在的典型心理问题展开疏导讲解,为残疾人解答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协助残疾人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并提升心理素质。(3)密切观察社区残疾人有无明显心理问题及负性情绪出现,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残疾人予以“一对一”健康辅导,引导其认知自身问题所在,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残疾人心境,提升自信心。(4)社区工作者每个月都会组织各位残疾人以及家属参与心理互助活动,帮助他们进行自然、和谐的沟通交流,促使双方深入了解彼此想法,让残疾人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与情感支持。(5)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残疾人设置专项心理咨询门诊,每周一到周五实行全天开放,采用启发、劝服、鼓励、解释及对比等方式开展残疾人心理引导工作,为其提供免费、专业的心理治疗及咨询干预服务。(6)社区组建残疾人志愿者服务队伍,每个月向社区残疾人家庭开展巡访工作,实时了解残疾人日常生活状况,并按每位残疾人具体情况给予医疗、护理及生活方面的援助,帮助残疾人与其家属逐步改变情感表达方式及基本生活环境,促使残疾人尽早恢复身心健康。(7)通过自查及督查等手段对残疾人心理康复的管理工作展开点评及分析,找出工作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并及时归纳成功经验,积极反思不足之处,依据工作标准提出下一轮PDCA循环管理工作的整改规划,以全面提升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选用90项症状自评量化表(SCL-90)对残疾人PDCA循环心理康复管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评估调查;量表涵盖强迫、抑郁、偏执、躯体化、敌对、焦虑、恐怖、人际敏感及精神病性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各项分值1~3分,总评分27分;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状况越差[2]。
对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使用SPSS22.0软件予以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表达为(±s),数据比对经过t检测,当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经PDCA循环心理康复管理后,105例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量化评分显著优于管理前(P<0.05),详细评分数据记于表。
表 PDCA循环心理康复管理前、后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评分(±s)
表 PDCA循环心理康复管理前、后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评分(±s)
时间段 残疾人数量(n)SCL-90总评分(分) t P管理前 105 22.9±1.75 34.925 0.000管理后 105 15.8±1.13
社区管理的残疾人容易因自身肢体残疾及康复困难而产生多方面负性情绪,并逐渐对周围事物、人失去兴趣与热情,最后和外界环境形成一种疏离感。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PDCA循环法引入社区残疾人的心理康复管理中,依照肢体残疾人的具体身心需求及特点,予以个体化的社会、心理支持措施,采用心理学疏导手段及干预方法开展残疾人心理引导工作,充分调动残疾人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以提升其对心理卫生知识的认知度,帮助解决心理层面的困惑,改善社会人际关系,增强应对各类事件的能力,进而提升残疾人自身价值意识,纠正不良心理问题[3]。
此次调研结果指出,经PDCA循环心理康复管理后,105例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量化评分显著优于管理前(P<0.05)。由此得知,PDCA循环理念能强化对残疾人心理康复管理的控制,帮助残疾人减轻自我封闭、抑郁、孤独、焦虑等多种负面情绪,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1]彭敏,朱平.山东省老年残疾人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5):128-129.
[2]郭超,王振杰,郑晓瑛.中国精神残疾人社会参与及卫生服务研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04):471-474.
[3]田壮,白燕,徐桔密,等.上海市残疾人焦虑、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03):32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