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减压操作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

2018-06-21 01:16江琴英
医药前沿 2018年18期
关键词:外渗甘露醇利多卡因

江琴英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自贡 643000)

静脉输液在儿科住院病人中为常见的护理操作,我科98%的住院患儿均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因儿科病人年龄小不配合等的自身因素、血管因素、药物刺激因素、疾病因素及护理人员技术等因素[1-2]均可造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并且小孩缺乏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发生肿胀时不会叙述,冬天往往穿衣较厚,包裹严实,不易观察静脉输液部位,所以在发生静脉输液渗漏后经常不易被发现,后果更为严重。发生局部肿胀后,作为医护人员及家属均担心可能会发生局部组织感染、坏死的问题,虽然有文献报道用50%的硫酸镁湿敷、75%酒精湿敷、土豆外敷等[2-3],但总觉得效果较慢,受外科减压的启示,探讨发生静脉外渗引起肿胀的病人是否可以通过局部减压使肿胀快速的消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017年在我科住院的发生穿刺部位肿胀程度为2~4级的患儿。纳入标准:静脉穿刺部位肿胀程度为2~4级,因输注白蛋白、甘露醇、高渗性葡萄糖、钙剂、高浓度电解质溶液、血管活性药物、脂肪乳等有血管刺激性药物发生四肢局部肿胀的患儿。排除标准:肿胀程度为1级的患儿;输注化疗药物发生肿胀的患儿,头部输液发生肿胀的患儿。将家属不同意做局部减压操作的作为对照组,共18名患儿,月龄在2月至28个月之间,平均年龄9.5±6.4月。其中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发生肿胀的2人,输注甘露醇发生肿胀的11人,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缩血管药物)发生肿胀的3人,输注高浓度电解质溶液发生肿胀的2人;将家属同意做局部减压操作的作为观察组,共21名患儿,月龄在1月至35月之间,平均年龄8.4±7.7月。其中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发生肿胀的3人,输注甘露醇发生肿胀的10人,输注脂肪乳发生肿胀的1人,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缩血管药物)发生肿胀的2人,输注高浓度电解质溶液发生肿胀的3人,可疑两组以上药物发生肿胀的2人。对两组病人数量及发生肿胀的药物例数上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中,因电解质外渗、甘露醇外渗,丙种球蛋白外渗者给予饱和硫酸镁湿敷,因血管活性药物外渗者给予酚妥拉明(0.1mg/ml)湿敷,抬高患肢,保暖。

1.2.2 观察组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同意。经家属签订“局部减压知情同意书”后由经过科室培训的护士对肿胀的局部进行减压。

1.2.2.1 准备用物 安尔碘、无菌巾、利多卡因、4.5号头皮针、纱布、胶布、饱和硫酸镁、无菌手套。

1.2.2.2 操作方法 用安尔碘消毒后涂擦2%利多卡因溶液,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后待利多卡因作用5分钟后用4.5#头皮针在肿胀的局部[4-5],特别是局部发白、水泡部位、皮肤青紫及局部张力较高的部位进行针刺,深度约1~2mm,以刺穿皮肤为宜,两个针刺点之间间隔约1cm,尽量避免刺破血管,使药液从针刺部位流出。针刺后电解质外渗、甘露醇外渗,丙种球蛋白外渗及可疑两种以上药物外渗者给予饱和硫酸镁湿敷,脂肪乳外渗者给予75%涂擦后用季德胜蛇药片加硫酸镁湿敷,因血管活性药物外渗者给予酚妥拉明(0.1mg/ml)湿敷,抬高患肢,保暖。观察两组病人发生局部炎症及坏死的比例,观察两组病人肢体肿胀消退至同健侧肢体的同一部位大小相同的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标示,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对比验证;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儿发生局部炎症及局部组织坏死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输液外渗患儿发生局部炎症及组织坏死情况[n(%)]

2.2 两组患儿局部肿胀消退的时长的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输液外渗患儿局部肿胀消退时长情况(±s)

表2 两组输液外渗患儿局部肿胀消退时长情况(±s)

组别 例数 局部肿胀消退时长(小时)对照组 18 17.17±4.09观察组 21 11.00±3.26 t 5.241 P 0.000

3.讨论

3.1 静脉输液在儿科住院病人中广泛应用,对治疗疾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儿科病人不配合,静脉穿刺难度大,护士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是造成输液部外渗的原因[6]。在外渗后护士及家属未及时发现,小孩疼痛不会表述,皮下组织疏松,药物的刺激作用等均可导致输液外渗液体量大,后果更为严重。

3.2 减压操作的文献较少,临床上应用不多,操作过程中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家属不易接受,跟家属沟通,取得同意后再行操作治疗。操作前涂擦利多卡因以减轻局部疼痛[4-5]。针刺肿胀局部可以使组织中的液体从针孔中流出,减轻局部的张力,使组织水肿减轻,较快的恢复血液循环,减少局部长期缺血缺氧的机会,减少几部组织发生坏死的可能性[7]。

4.结论

局部减压操作能降低静脉输液外渗所导致的局部炎症及降低局部组织坏死的可能性,明显缩短局部肿胀的时间。

[1]谢叶玲,陆雅,黄燕玲,等.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337.

[2]陆琴,韩萍.我国预防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45-46.

[3]齐玉萍.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6):461-462.

[4]高玉华,杨晓秋,牛文锦,等.利多卡因局部涂布对静脉穿刺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30-31.

[5]刘辉.利多卡因局部涂擦减少糖尿病患者手指采血穿刺疼痛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5):3076-3077.

[6]曾衡,罗顺清,高樱.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3,11(10):2813-2814

[7]陈正珊,郭小平.局部减压加湿敷与按摩处理新生儿严重输液外渗的临床应用[J].广东医学,2010,313(14):1894-1895.

猜你喜欢
外渗甘露醇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肢伤一方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早期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冬虫夏草甘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加热包加热结晶甘露醇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