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军
(山西省长治市潞安集团总医院 山西 长治 046000)
食管癌是人类机体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亚硝胺、真菌、某些微量元素(铝、铁、锌等)、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2等)、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营养不良和遗传因素等相关。我院对86例食管癌患者观察治疗报告如下。
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切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食管癌患者。纳入标准如下:(1)无活动性肺癌、肺炎、结核等症者;(2)心、脑、肺功能正常,且胸部无外伤史及手术史者;(3)手术前,通过电子胃镜取活检病理确诊为食道癌者;(4)同意行手术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如下:(1)严重全身感染性疾病和精神障碍者;(2)严重心、脑、肺等其他机体系统功能异常者;(3)未接受手术治疗或术中切除肺部病灶者。
1.2.1 分组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行三切口全胃重建食管术重建食管,实验组43例行三切口管状胃管术重建食管。两组患者术前均行电子胃镜检查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且其年龄、性别、合并症(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等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1.2.2 麻醉方式 两组患者均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静脉及吸入复合麻醉。
1.2.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实验组:以右胸第5肋后外侧切口入胸,检查食管病变状态并游离胸段食管,清扫食管床与纵隔淋巴结;以上腹部正中切口入腹,剪断网膜、集束结扎胃横结肠韧带与胃短血管,解剖贲门与腹段食管后,暴露并结扎切断胃部各血管,保留胃网膜右及胃右动脉(至胃窦2~3分支即可),游离胃至幽门处;以胃小弯胃角处始,以胃底终,设计与胃大弯距离5cm左右的平行线,以“直线切割缝合器”从胃底至幽门处沿平行线连续切割、缝闭小弯侧胃体,后切除部分胃底、贲门、胃小弯、小弯侧脂肪、淋巴组织等并以常规浆肌层包埋;管状胃成型后,与食管直径近似;以患者腹部切口,取头偏右仰卧位,以左颈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匀速游离颈部食管将管状胃牵引至颈部,与颈部固定胃底使其与残留食管吻合,吻合口以浆肌层包埋、大网膜包绕。对照组:切口选择同实验组,待胸部游离食管、腹部游离胃后,行胃纵向缝缩折叠术,使缝缩胃上提至颈部吻合,吻合口以间断褥式包埋(胸膜顶以围巾式包埋)。
1.2.4 观察指标与其判定 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心肺并发症、胃排空障碍、住院时常等项为观察指标。其判定如下:(1)吻合口瘘:以患者口服亚甲蓝后,颈部现蓝色渗出为据;(2)喉返神经损伤:以患者术后嘶哑声音为据;(3)心肺并发症:心脏并发症与房颤、频发室早等心律失常或者心衰等严重至须用药物处理为据;肺部并发症以肺部感染、肺不张等为据;(4)胃排空障碍:患者进食后胸闷、气促等状,后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等症,且以消化道造影检查为据。
采用SPSS17.0软件行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检验标准为α=0.05。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统计、对比见表1。两组患者在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统计对比中,未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在心肺并发症、胃排空障碍统计对比中,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表明三切口术式管状胃重建食管术相对于全胃重建食管术,能减少术后患者心肺并发症、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统计对比表
2.2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长统计、对比见表2。两组患者在术后时长统计对比中,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表明三切口术式管状胃重建食管术相对于全胃重建食管术,能减少术后患者的住院和恢复时长。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长统计对比表
食管癌是产生于食管黏膜的恶性肿瘤。目前,在医疗理念与技术的不断更新下,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呈现个体化、微创化、机械化、普及化的趋势。食管癌的手术方式主要有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Ivor-Lewis手术、经左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等。现讨论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如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以右后外侧切口如腹、左侧颈部胃与食管吻合,适用于适用于各处食管癌手术治疗,其主要步骤如下:行右后外侧切口入胸,游离、解剖病变与正常食管后关胸;取患者头偏右仰卧位,开腹游离胃并上提至颈部与食管胃吻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完全切除病变食管、彻底清扫淋巴结、符合食管癌根治性治疗要求、提高食管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的特点。
据本研究显示(见表1),两组患者在吻合口瘘与喉返神经损伤统计对比中,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但是,实验组上述两项指标的发病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三切口术式能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率,且可能与本文样本量较少有关;喉返神经损伤则与三切口术式手术术野暴露好有关;且三切口术式未切开膈肌,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小。
据本研究显示(见表1、表2),两组患者在心肺并发症、胃排空障碍、住院时长对比中,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表明管状胃体积小且对心脏与肺部的压迫性低,减小对患者术后心脏和肺部功能的影响,有效预防并减少了心肺并发症;管状胃形态上接近食管,且且置于食管床后增加其与心脏的接触面积,一方面减少残胃体积与食物滞留时间,另一方面心脏规律性搏动有利于胃排空,有效预防并减少胃排空障碍;管状胃对心、肺功能影响小、并发症产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长;另外管状胃切除胃小弯并清楚胃小弯侧壁细胞,减少反流性食管炎形成的物质基础——胃酸分泌,从而有效预防并减少反流性食管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管状胃具有制作简单、安全有效、生理结构与形态特征近似食管、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心肺并发症、胃排空障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等优点,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束余声,石维平,史宏灿,等.三切口胃代食管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08,19(10):1101-1102.
[2]张立飞,李安桂,宋剑非,等.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7-28.
[3]尤振兵,郭伟,朱卫国,等.管状胃和全胃重建食管术后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比较[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12):86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