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瑾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男性青少年中的发病率较高,患者临床中以腰背部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对疾病早期诊断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同时对患者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1]。对于患者来说,除了诊断,同时也要对疾病的损伤程度以及疗效进行评估。有研究证明[2],MRI在本病中的诊断、疗效评估效果非常理想。为此,我院在以3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脊柱MRI在强制性脊柱炎炎性损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以我院3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入院治疗人员。患者入院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学会审批。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例,患者年龄平均(35.6±7.3)岁。患者均采用相同药物进行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激素等药物。患者均存在晨僵表现,脊柱疼痛明显,压痛明显。患者无肝肾功能异常、心功能衰竭表现。所有患者无精神类疾病,能够与医师正常交流。
采用飞利浦Achieva TX3.0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序列为T1W1、STIR、DWI。选择炎症脊柱扫描区域,测量ADC值,而后选择正常脊柱对其高度、曲度、顺位进行扫描,测量ADC值。采用脊柱线圈进行三段拼接全脊柱扫描。T1W1序列层厚4mm,FOV:30cm×30cm,重复时间为440ms,恢复时间为14ms,采集次数为4次;STIR序列层厚4mm,FOV:30cm×30cm,重复时间3450ms,恢复时间67mg,采集次数为4次。DWI序列层厚5mm,FOV:36cm×36cm,重复时间为4000ms,恢复时间为67ms,采集次数为8次。
患者治疗前进行一次扫描,治疗一个月后再次进行扫描。
对患者治疗前后ADC值进行测量、比较,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BASDAI评分进行比较,评估患者疗效。
BASDAI评分:共有6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0cm视觉模拟评分,0为无影响,10为程度及严重。1cm为1分,每个项目10分,总分60分。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t、卡方为检验指标,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炎性脊柱ADC值为(1.6±0.3)10-3mm/s,治疗后为(0.9±0.1.)10-3mm/s,P<0.05,详见表1。
治疗前患者BASDAI评分为(42.3±5.2)分,治疗后为(13.5±4.4)分,P<0.05,详见表2。
表1 ADC值(10-3mm/s)
表2 患者BASDAI评分
MRI能够对机体骨骼、肌肉、筋膜进行扫描、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MRI扫描能够直观的了解患者脊柱病变情况[3]。MRI扫描分为普通扫描、全脊柱扫描等不同的类型。普通扫描能够对颈椎、胸椎、腰椎以及骶骨进行进行扫描没能够发现脊柱不同节段的损害。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病变可能累积全身,而全脊柱扫描能够分节段对整条脊柱进行扫描,全面观察脊柱受累情况,相比普通扫描限制更小,扫描深度更广,且此种扫描方式不仅具有扫描范围广的优势,同时也在极大范围内缩小了扫描所用时间,因此临床使用率更高[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炎性脊柱ADC值为(1.6±0.3)10-3mm/s,治疗后为(0.9±0.1.)10-3mm/s。治疗前后患者正常脊柱的ADC值无改变,而炎症脊柱的ADC值明显下降。患者经过治疗后BASDAI评分明显下降,证明患者治疗后病情得到了缓解,而MRI扫描也显示患者脊柱炎症得到改善,证明了MRI扫描的灵敏性非常高。
总的来说,MRI能够对强制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并能够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
[1]陈瑞科,朱锐,史常勤.MRI多序列联合应用在强直性脊柱炎相关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05):835-838.
[2]段伟民,吴爱琴,郑文龙,张小宇.MR、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01):180-182.
[3]王善良,张超.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07):112-114.
[4]蔡长寿,冯丰坔,邱波.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06):1132-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