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摄影/车琳
奥斯汀夜景 (官方图片 )
为期十天的活动包括了电影、音乐、互动、喜剧、多媒体、游戏等,还穿插着各式各类的公司宣传、商业推广、招商市集以及创投会议。“
西南偏南”,是对希区柯克的经典作品《西北偏北》的一种致敬。在美国德州的西南偏南,坐落着一个“绿洲”——美国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标榜个性,留存“怪异”(城市口号之一是“Keep Austin Weird”)。
作为一个始于音乐节,扩展到以独立小众电影为主打的综合活动,一年一度的“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 Conference &Festivals,以下简称 SXSW),成为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标签。
创办于1987年,每年三月举办的SXSW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娱乐集会,为期十天的活动包括了电影、音乐、互动、喜剧、多媒体、游戏等,还穿插着各式各类的公司宣传、商业推广、招商市集以及创投会议。这里常常有大名鼎鼎的演讲、炙手可热的电影首映、大开眼界的科技发布,以及难得一见的音乐演出……
最新的独立电影、最前沿的科技、世界各地的音乐,在这里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你可以在《西部世界》中的沉浸主题乐园体验新世界,可以聆听马斯克的空降演讲,可以在看完《寂静之地》的全球首映之后,到影院对面的小酒吧平息一下恐怖片观后心情,偶遇一场苏格兰主题的 SXSW Live现场……结合奥斯汀独特活力和奇趣氛围,SXSW已经成为全美最重要的年度事件之一。
VR 作品《天庭》
VR 作品《相聚》
SXSW音乐节、SXSW电影节和SXSW互动节可谓三驾马车,共同带动起整个节日的气氛。其中,音乐节有超过2000场风格各异的演出,日以继夜地在城市各个角落进行,包括Academic、 Rich Brian、 Keith Ape等知名乐团和歌手;电影节呈现年度最新制作,也涵盖了电影人演讲、工作坊等电影相关的主题活动;互动节随着大牌嘉宾不断加持,以及创投、孵化等项目的纷纷入驻,成为 SXSW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版块:2018年马斯克畅谈太空旅行与人工智能、米兰达·盖茨探讨新科技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和全新社会风潮,都成为本届亮点。
正是由于 SXSW 的互动节、音乐节和电影节平行举办的奇妙组合,为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会者提供了互相连接的机会。在这里,科技奇才与乐坛新秀可以在通往开幕酒会——《阿丽塔:战斗天使》片场的神秘巴士上相谈甚欢,影评人与游戏高手可以在《头号玩家》的VR 特展上携手畅游虚拟世界。这种跨越界限的体验,赋予了 SXSW 独一无二的前沿性、发现感以及创新。
SXSW的 VR 单元,既是这种跨界的产物,也是寻求合作、探索可能的理想场所,音乐装置作品《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交响乐团与太空场景的声画结合,交互装置作品《天庭》中手势控制与虚拟飞行的动作捕捉,360视频作品《相聚》中泰伦斯·马力克与Facebook 合作的舞蹈作品与装置影像的结合,都成为 SXSW 上对于 VR技术高度与艺术可能的全新探讨。
近年来,SXSW迎来了诸多电影大制作,往往会选择在影节期间特设的“神秘放映”揭晓。2015年的《速度与激情7》、2017年的《极盗车神》、今年的《头号玩家》等电影,都在公映前通过SXSW掀起一轮热点话题。
《头号玩家》的原著作者恩斯特·克莱恩的故乡就在奥斯汀,在影片公映之前的3月11日,导演斯皮尔伯格走上派拉蒙剧院的舞台,向座无虚席的观众宣布:“西南偏南的影迷们,欢迎来到《头号玩家》的世界首映,你们是全世界看到这部电影的第一批观众。”
在各式各样的电影标签中,SXSW 最引以为豪的是“Mumblecore”,国内通常翻译为“呢喃核”。“Mumble”一词是“含糊不清的说话”,这种模糊的收音和音响效果,往往是21世纪初低成本 DIY电影的显著特征之一。音乐爱好者见到“core”这个词,自然会跟各种各样的核类音乐联系起来,比如朋克中的硬核(hardcore)。这个组合词的诞生,结合了21世纪初低成本电影的特征,也植根于 SXSW 长久以来的音乐文化。
派拉蒙剧院
Mumblecore电影最初在2005年的SXSW亮相,放映了一系列后来成为经典之作的低成本独立电影,包括《亲在嘴上的吻》(Kissing on the Mouth,Joe Swanberg导演)、《肥大 的 椅 子》(The Puffy Chair,Jay Duplass导演)《互相欣赏》(Mutual Appreciation,Andrew Bujalski导演)。
2007年,艺术影院IFC在纽约开办了一个以10部Mumblecore电影为主的影展“The New Talkies:Generation D.I.Y”,随后美国主流报刊杂志发表了几篇很有影响力的关于Mumblecore的评论文章。2008年,SXSW 引入一系列Mumblecore 的展映和主题研讨,形成了 Mumblecore 的更广泛关注。
Mumblecore 电影植根于美国新浪潮和美国独立电影,导演们把摄影机对准自己和身边朋友的处境,表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生活方向未明的迷茫状态。非职业演员、即兴创作、松散剧情、全数字化创作(除了极个别导演)都成为特征。尤其是2005年Youtube的诞生,以及各类用户上传视频网站的出现,影片可以通过新的渠道获得关注,甚至获得收益。Mumblecore也因这一渠道而受益匪浅。
Mumblecore在美国独立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创造了一种亚类型,强调自由和原创性。比如核心导演乔·斯万伯格(Joe Swanberg),借助新媒介走上主流,接拍了Netflix 系列剧《随性》;如2016年奥斯卡大热门的《爱乐之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和《月光男孩》导演巴里·詹金斯,早年作品都是在呢喃核的标签下,或者在Mumblecore圈子中滋养而成;更不用说2017年创下烂番茄100%新鲜度纪录的《伯德小姐》,是当年的呢喃核女神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的导演处女作,这部作品获得了201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等5项重量级提名。
琳恩·谢尔顿
日场演出
作为一种类型,“呢喃核”也形成了世界性的回响。德国Mumblecore电影已经逐渐成规模,而洪常秀的某些作品也被冠以韩国Mumblecore的标签。2018年的 SXSW,继续邀请曾经的Mumblecore主力,带来了全新的作品。包括安德鲁·布加尔斯基的《姑娘们加油》(Support the Girls)、琳恩·谢尔顿的《从外而内》(Outside In,此片是杰伊·杜普拉斯担任制片)。
对于他们而言,回到 SXSW,就是回到曾经共同成长的城市和观众身旁。当全体成员又一次登上 SXSW 的舞台令人感动,他们面对的,仿佛是经年岁月中转瞬即逝的年少,和历经时光初心不变的镁灯光环。
2018年是 SXSW 开启电影节的第25年。值得一提的是,SXSW本身所具备的科技属性,不仅体现在“SXSW 互动大会”上层出不穷的科技创新企业,比如比特币、区块链等等为核心的创业公司;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 SXSW的科技品味,逐渐形成了一个美国独立科幻电影的聚集地。
往年的佳作《机械姬》、《异星觉醒》都获得好评,而今年的片单也精彩不断,《复制伊丽莎白》(Elizabeth Harvest)、《致命勘探》(Prospect)、《完美》(Perfect)、《永不褪色》(Fast Color)等呈现出风格多样且极具活力的科幻世界图景。《头号玩家》选择 SXSW 作为世界首映地,也与 SXSW 的科技属性一拍即合。
《完美》 (官方图片)
《雷霆之路》剧照(官方图片 )
对于美国上半年的主要电影节而言,SXSW 既是独立电影的年轻阵地,也在从一月圣丹斯、二月奥斯卡颁奖季、三月SXSW、四月翠贝卡到五月戛纳的电影节时间表中,构成了重要的一环。
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的总体评分表中,居于“年度佳作”总分榜单第四位的是一个不太起眼的片子《雷霆之路》(Thunder Road,)。它在“主竞赛”、“一种关注”、“导演双周”等戛纳热门单元之外的 Acid 非官方单元中展映,尚能超越绝大多数作品,获得如此高度的评价,值得瞩目。这部影片在今年的SXSW首映,并且获得了SXSW评委会大奖。影片由2016年圣丹斯电影节获奖的同名短片拓展而成,用悲喜交加的幽默、不落俗套的类型反转和笑中带泪的现实关注,展开了一幅美国小人物的生活点滴画卷。从奥斯汀的晚风习习到戛纳的蔚蓝海岸,SXSW与圣丹斯、翠贝卡等上半年的美国电影节一道,为美国独立电影的世界影响,铺就了一条电影节之路。
SXSW 的独一无二,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作为成熟的娱乐服务业,SXSW把“餐饮+观影”的模式引入到电影节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电影节境遇。电影节的主要放映场所之一阿拉莫库房影院(Alemo Drafthouse),为时常饿着肚子赶场的电影人提供了梦幻般的观影服务:领号入场,提供餐单,有酒有饭,边吃边看。虽然边看电影边用餐显得业余且略不讲究,但能够在紧张的观影日程中坐下来吃顿饭,还不耽误看片,没有比这更理想的电影节生存方式了。
如果要给SXSW一种描述,它是温度适宜的河风拂面,是日以继夜的声色之都;它尊重规则,又拥抱叛逆;它需要严密的制定计划,又要随时乐于改变计划。因为在西南偏南10天乘以n种选择的平行时光中,没有错过;因为在每一个通往首映现场、午夜 Party、小型驻唱、演讲展会,乃至教堂聆歌的分岔口,迎接你的都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