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课程建设的一般流程,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编写三个阶段的环节意义和注意事项,并结合笔者的杭州市精品课程《跟着苏轼读词》谈具体操作实践。笔者重点探究分析在课程的开发开设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生为本”,“创情境”,“跨学科”,“提素养”四大关键。
【关键词】生本 情境 跨学科 素养
一、写作背景
(一)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1.从宏观上思考,国际社会普遍将培养学生的素养作为目标,对当今学生的世界情怀、国际视野、社会担当、合作创新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同步高效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我国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而这一目标就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劳动者及创新人才。义务阶段的课程必须体现灵活性和选择性,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从微观上思考,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也随之提升,应试的能力不再是大家关注的唯一目标,孩子的个性飞扬,兴趣点燃都是家长新的关注点。因此,差异性教育、个性化教育就成为了变革的大趋势。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了解自己的特长,挖掘未知的潜能,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些要求,只有拓展性课程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并发展个性,最终培养具有合作、交流、探究、创新等素养的人才。
因此,义务阶段的课程,除了基础性课程之外,拓展性课程应运而生。
拓展性课程是在建设、开展选修课以及各类活动课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型课程,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自我规划和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二)课程建设的困难
拓展性课程是新事物,必然遇见许多困难。笔者主要从来自外部的和来自内部的困难作分析。
1.外部困难主要是课程资源、师资力量、财政经费等条件不足,拓展性课程不再是坐在教室里学统一发放的书本知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总体把握全体学生的发展趋势,既有知识的获得又有技能的习得。所以,必然受到资源、环境、师资等条件的制约。
2.从内部来看,困难主要来自拓展性课程与学校总体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之间的关系,很难做到关联紧密;与基础性课程之间的界线区分不够清晰;很难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无法创新多元地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主体是否可以多元,评价方式是否能够多元,评价过程是否多元等等都是摆在面前的困难。
二、课程建设的一般过程
(一)课程建设流程图
(二)环节意义与注意事项
课程建设流程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规划、实施、编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先后有序,逐步完成。
1.第一部分是课程规划这是关于课程系统设计的最顶层规划,只有清源才有汩汩清泉
所以这步至关重要,开设怎样的课程?培养怎样的学生?追求课程与学生的深度交互,学生的身体、情感、理性、感性、心灵、记忆与课程发生精神的相遇、交流、碰撞,通过课程这一载体,达到教育的目的。
所以,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好三方面。首先,选点——确定方向:梳理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与自己任教专业相关性大的兴趣,并且在学校范围内可以开展,然后找到与“我要培养的学生”相吻合的内容。其次,斟酌——书写大纲:搭建课程基本框架结构,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等,检验框架与目标的契合度。最后,筹备——开课准备:课程开设的地点、招收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人数、课程所用资料等等。
以笔者的市精品课程《跟着苏轼读词》为例,谈“课程规划”具体操作。
(1)选点,确定方向——选古诗文的点,确定课程《跟着苏轼读词》
选点,笔者擅长演讲和古诗词教学,最终选择古诗词教学的方向,因为兴趣更浓厚,曾经执教古文《马说》获杭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撰写论文《激趣 促悟 悦美——自主体验式古诗文的实践研究》获县论文评比一等奖。叩问自己:我的课程要培养怎样的人?不仅要让学生积累、鉴赏诗词,习得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面对风雨时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品文品人品胸怀。在古诗文的海洋中,用笔者的培养目标去寻找文人大家,很快锁定具有创奇色彩的旷达才子苏轼。
(2)斟酌,书写大纲——反复思考,书写课程纲要
慎思,纲要一旦确定,课程的基本框架结构就构建完成了。笔者确定了跟着苏轼读词的思路,读哪些词?苏轼一生共创作了3458首诗词,涉及自然、历史、人生、亲情等多个方面。如何挑选?怎样排序?思考之后,决定按照苏轼的人生阶段来划分,壮怀激烈的青年时期、壮志难酬的中年时期、难舍亲情顿悟自然的中老年时期。之后,分别从三个人生阶段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诗词,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操作性。第一课时读苏轼作品,品词品人品胸怀。第二课时,笔者选择相同题材的其他作家的作品,进行表达方式、情感方面的对比阅读。
附《跟著苏轼读词》课程大纲:第一章畅谈苏轼;第二章壮怀激烈:第一节牵黄擎苍射天狼、第二节金戈铁马气如虎;第三章壮志难酬:第一节人生如梦酹江月、第二节身老沧洲泪空流;第四章难舍亲情:第一节十年生死两茫茫、第二节情含事中悼亡妻、第三节相看泪眼语凝噎;第五章顿悟自然:第一节莫听穿林打叶声、第二节春江晚景遇山居;第六章跟着苏轼读词:第一节苏词艺术特色探寻、第二节名篇佳句新飞花令。
(3)筹备,开课准备——开课的前期准备
开课的地点可根据课程的需要而定,范围大小、硬件设施等都是考虑的因素。笔者的课程只要选择幽静的教室即可。招生的人数以及招生的对象,必须考虑学生需要怎样的基础才能接受课程学习,人数多少为宜。笔者的课程对学生的人数没有直接的限制,弹性较大,但是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热爱诗词,并且有一定的古诗词积累。
2.第二部分是课程实施,这是课程的实践之旅,笃行是一以贯之的准则
课程实施是课程建设的重点环节,每一步的实践操作,学习方式的不断探寻,变革创新课程评价方式等,都是这个环节中要面临的问题,所以,“笃行”是贯穿设计、活动、评价三个步骤的始终。设计——书写教案,根据大纲中的内容设计教学,包括教学内容的结构形式、组织安排的方式、突出重点的处理策略、学习环境的设计布置、教学资源的分配等等。活动——提升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课程的教授方式一定要积极采用,用自主研读、合作互助、探究深入的方式完成课程中计划的教学目标,同时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的核心目标。评价——全面创新,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引导激励,个体得到发展,积极发挥课程评价的引导作用。
以笔者的市精品课程《跟着苏轼读词》为例,谈“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
(1)教学设计中始终牢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习新诗词之前笔者都会有一个自主学习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已知寻找与新知的关联,其次让学生合作交流,最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实践中矢志不渝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美文欣赏课《“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选择愿意交流的话题;其次,组合共同话题的小组成员,形成“志同道合”的话题组;最后,话题组成员相互交流、提炼、补充、探究、生成。
附美文欣赏课教学设计片段:
【阅读 思考 交流】①快速阅读《“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②选择话题:苏轼交织着入世与出世的思想;苏轼升华着乐观与旷达;儒释道三家思想塑造着苏轼的人生观。
(3)评价环节要体现自主性、合作互评,并发挥评价的有利作用。在美文欣赏课教学之后,笔者创新地设计了评价环节,充分运用多元评价方式,自己、组员、老师、家长都参与评价,并且小组评价采用共同讨论的方式,老师、家长在评价的过程中会对照内容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努力方向,发挥了评价的作用。
3.第三部分是课程编写,这是课程的成果展示和巩固,编写的教材可推广、可传承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材编写的十点建议,“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选文要文质兼美、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新课标中的教材编写建议应该成为大家编写课程的依据和目标。
以笔者的市精品课程《跟着苏轼读词》为例,谈“课程编写”的具体操作。
(1)笔者在编写的过程中谨记选文要文质兼美,在《跟着苏轼读词》中入选了苏轼的代表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拓展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陆游的《诉衷情》等,美文欣赏《“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等。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并具有典范性。
(2)编写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熏陶,笔者选擇的诗词文配图尽量体现美的特点。
编写的过程努力做到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三、课程建设的四大关键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课程从规划到实施都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教师为本”转向“学生为本”,即由“教”转念为“学”。作为课程教师,牢记这一理念。在课程教学中,以学生的起点作为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原有知识、疑难点、期待点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教学中的自然生成、实践操作步骤、思维的闪现渐变和质变、问题突破的策略途径,教师始终充当引路人的角色,观察、指导、示范,促成学生由表入里、由虚至实、自浅入深地进行学习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笔者在市精品课程《跟着苏轼读词》建设中,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第一章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畅谈苏轼”的主题,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起点,通过这一环节的认识,明白了同学们对苏轼的了解还是零碎的、肤浅的、片面的,因此让学生们购买苏轼的书,阅读有关苏轼的文章,发放介绍苏轼的资料都变得极为必要。通过查找、收集、畅谈、再阅读等环节,建立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之后的深刻、升华做了铺垫。
(二)创设“具体情境”,还原生活,营造真实氛围
教学中远离“灌输”,抛弃陈旧传统的“知识填鸦”,运用多种手段还原生活情境,营造真实氛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项目中指出,“核心素养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传统授课方式中,以灌输知识为主,抽象空洞,难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单板的知识相遇万变多元的真实问题,学生就显得束手无策,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具体情境,还原生活,为学生提供解决真实问题的可能。
笔者在市精品课程《跟着苏轼读词》的开设中,努力创设具体情景,为学生还原生活。
1.笔者在教授《江城子·密州出猎》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苏轼渴望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以及志不得通的悲愤,还原了苏轼与皇帝的对话,通过角色扮演,营造真实情境。
2.笔者在教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时,引导学生还原苏轼与王弗的甜蜜生活场景,进而感受相见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思念之痛。
(三)跨学科,融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中就应该打破学科的刚性界限,寻找各学科的共同点,共同发力,促进深度合作。其次,所有不同学科的界限不是明确清晰、刚性分离的,而是交合模糊、柔性互通的,本就有交叉重合的区域,这就为统整提供了可能。最后,当学生面对真实复杂的问题时,仅仅依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技能是无法解决的,需要调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才有可能突破并彻底解决。
(四)转变“知识为主”的观点,重能力,提素养
学科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成长历程中举足轻重,教师十分重视并不懈追求。但是面对学生的长期持续发展,仅有学科知识是苍白无力的,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问题,所以,必须提供在本学科中才能获得的特殊经历和独特体验,在这一次次的独特中获得语言的发展、思维的历练、审美的提升、文化的传承,技能习得中历练能力和丰厚素养,最终达到较高的综合能力。
笔者在市精品课程《跟着苏轼读词》的开设中,以培养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的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
在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建设中,笔者扎实走好规划、实施、编写的每一步,并紧紧抓住“四大关键”:“生为本”,“创情境”,“跨学科”,“提素养”。让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动因、本质与路向[J]. 中国教育学刊,2016(5).
[3]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16(6).
[4] 王慧. 《跟着苏轼读词》第八届杭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2017.6.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庐县江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