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国家重要建设项目之一,关乎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也至关重要。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工程监理机制不健全,施工技术相对落后,造价管理力度不足等,本文将在简析这些问题的同时浅谈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8-0154-01
目前,我国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通过引入先进技术设备对促进该项工程的发展以及提升社会经济总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然而,从整体上讲,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尚且存在三大问题,分别是机制不健全,施工技术相对落后,造价管理力度不足,本文将简论这三种问题,并从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机制,全面提高施工技术和量化造价项目等三个方面来浅谈解决对策。
1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的现状问题
从总体上分析,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监理机制不健全,施工技术相对落后,造价管理力度不足等三种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监理机制并不健全,没有明确监理要点,未能对安全施工技术和基础工程进行全面指导。其次,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相对落后,很难全面确保工程质量。另外,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力度偏低,计价方式明显落后于西方,往往是以采纳材料作为主要造价项目,忽视了机械设备的损耗量[1]。
2 解决对策
2.1 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机制
构建完善的水利水电站工程监理机制,必须明确监理要点,规范施工准备时期、施工阶段、施工放样时期和竣工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2]。首先,施工准备时期的测量监理工作可以细分为两步流程,第一,要明确施工测量的规范要求,总结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并标注工程的测量标准,这样能为后期的工程施工与监理提供更为细致的参考方案;第二,应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要求,详细审核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资质。此外,对于施工材料、仪器设备、机械和施工技术也需要进行认真、严格地审核,尽量使用质量优、型号统一的施工材料、仪器和机械,这样能够降低施工误差。
2.2 全面提高施工技术
从宏观视角来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堤身填筑技术、地基处理技术、迎水面护坡技术、背水坡反滤技术和边坡勘察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应注意全面提升这五种技术。堤身填筑技术是确保堤身整体结构的基础,在填筑过程中,要根据具体作业段和标准要求实施土方填筑,而且要精确测量填筑高度,并将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1)在地基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要求与方案来划分需要清理的基面,用挖掘机清楚上面的杂草和污物,再用人工模式全面清理残渣,并将其运入废渣厂,这样有助于促进新旧堤面的紧密结合。在清理表土时,要先检测堤围的现状,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施工层次与时段,表土清理厚度不能超过20cm,而且要清除表土的所有废物。清理工序完毕后,接着处理洞穴,对其进行平整化压实,确保压实密度的合格性与稳固性。
(2)在开展迎水面护坡工作时,应该采用优质厚浆砌石,将排水管的直径控制在50mm以内,水平间距不能超过3m,垂直间距宜控制在1.5m以内。另外,在砌筑迎水面的厚浆砌石之前,要认真审核施工设计方案,按照施工要求弥补砌缝,确保厚浆砌石整体的牢固性。砌筑完毕以后,要在当天对其进行科学养护,确保外露面的湿度,并做好半个月的养护工作。
(3)在实施背水坡反滤工作时,要注意确保浆砌石和挡墙的反滤干砌石的平稳、紧密和饱满,保持粗砂和碎石料的均匀性反滤,维持后堤稳定的排水量,完工后要做好养护工作。另外,要紧密结合边坡结构的优化与设计,通过采用锚杆框架、砌拱和浆砌毛石的措施来做好边坡的防护工作,接着采用草皮护坡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固性[3]。
(4)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边坡勘察技术起到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先从初期的边坡勘察工作来讲,使用边坡勘察技术能够准确计算勘察区域岩石参数,了解边坡附近水利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全面分析和研究该地区的边坡稳定性的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制定最科学和完善的施工方案,设计最可行的施工方法。其次,边坡的结构和优良与否与其外部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某边坡的岩土类型相对单一,就由临空方向的坡度决定其结构稳定性和岩土体抗剪度;如果某边坡及其硬质岩体均在结构方向进行发育,其结构面的形态和岩土体抗剪强度就会影响整个边坡的结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如果边坡属于相对松软的岩体,或者经常受风化的岩体以及破碎较为严重的均质岩体群,就要注意它们的结构强度、均质和松散土的结构非常相似。而且,要注意如果边坡额岩土体构成分子不同,其形态也各异。岩土体的结构稳定性、坡面组合以及形态共同决定边坡的稳定与否。运用边坡勘察技术及其最佳方法开展水利工程的前期勘察工作,能够准确判断边坡的坡面结构是否稳定,计算最精准的岩土参数,了解边坡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会发生何种变化,最重要的可以查明决定坡体稳定性的软土层或者强度较大的结构面和其他影响因素。另外,全面分析和研究多种影响因素能预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边坡可能出现的变形程度与被破坏的状态,从而设计预防策略。
在山区大规模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因为受到附近地质环境或者水文条件的影响而被迫调整施工方案甚至停工,所以,要正确借助边坡勘察技术做好附近边坡的研究工作,确保地质勘察的精准度,为水利工程建设扫清障碍。在使用边坡勘察技术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要正确选取试验点,确保该试验点和坡体的受力情况相吻合。然后,要根据实际经验选取最佳勘察方法,依据边坡的实际情况,仔细勘察边坡在不同含水量与状态下的抗剪强度,然后根据相关参数,做好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分析工作,制定完善的应对方案。另一方面,要做好大型边坡的勘查工作,借助空隙水压力测量、岩体应力测验、模型试验和动力测试等方法做好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分析工作和定量分析工作[4]。
2.3 量化造价项目
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力度,造价管理人员必须综合考虑施工项目中所具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空间资源,注意维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施工主体与施工辅体、施工材料供应和消耗、专业性与协作性、持续性和间接性的平衡关系,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技术成本。除此之外,工程管理人员应注意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过程是由一系列的项目阶段或者项目工作过程构成的,可以分为五大过程,即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结束过程,这五大过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可以说水电站工程项目管理过程是一个综合性过程。量化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过程需要配备启动过程组、计划过程组、执行過程组、控制过程组和结束过程组,这五大过程组也需要相互配合、循环作用,方能顺利开展工程建设,确保该项工程的完满竣工。
3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的高效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应联合监理企业,全面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机制,明确监理要点,规范施工技术方案;全面提高堤身填筑技术、地基处理技术、迎水面护坡技术、背水坡反滤技术和边坡勘察技术;量化造价项目,创新造价管理方式,节省施工技术成本。
参考文献
[1]陆旺武,黄茂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75-76.
[2]刘细军.水电八局工程施工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
[3]刘航军.浅谈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0,(11):296.
[4]赵婷,吴东.超高性能混凝土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浅述[J].建材发展导向,2016,(2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