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对策分析

2018-06-20 07:42赵文涛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8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

赵文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水工环地质勘查 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完善。水工环地质勘查 作为地质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勘测技术水水平也在近几年内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由于我国市场发展的需要,对矿产资源过度的开采,导致资源日益枯竭,水环工地质灾区的防护工程建设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主要从水环工地质灾区防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具体的防治策略展开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水环工;灾区防护工程;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8-0102-02

地质勘查防护工作是对水环工等一些地质进行研究的重要项目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开始重视水环工地质的调查。在各种工程项目活动中,水环工地质灾区防护工程建设为其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随着水环工地质学家们的深度调查,在多次实验研究中提高了地质调查的精准度。

1 水环工地质灾区防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环工地质灾区防护工作中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实际的地质勘查工作中,缺乏专业的大型调查项目,项目经费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的调查项目中,项目组织的公益性和战略性还不够完善。第二,水环工地质灾区勘查队伍中缺乏专业性,在具体的防护调查中,其调查能力还不能满足共组偶的需求。调查队伍人员的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的调查人員存在着年龄偏大的情况。在实际的调查工作中,由于人员的年龄限制,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这就使得水环工地质灾区勘查队伍中出现严重断层的问题。第三,水环工地质灾区防护工作的成果还不够完善,大部分地区的地质调查项目虽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收到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1]。

2 水环工地质灾区防护问题的具体解决策略

2.1 加强水文环境问题的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完善,城市重工业化现象也越发严重,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水质的恶化不但会危害人们的健康,还会使地下水严重失衡,出现大量的水质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水文地质管理者对地下水出现的水质问题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水文地质管理者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加强供水设施的建设,为日后的水质调查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信息,以此来促进我国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就政府而言,应针对水资源供给不足的省份区域,开展深入的地下水资源的调研工作,配备完善的供水设施,并进行细致的规划调整,促使我国未来水环工地质灾区防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

2.2 加强工程地质环境问题的管理

由于水环工工程地质环境具有较为隐蔽性的特点,为具体的防护过程增添了难度。而且工程地质环境问题的危害性也较为突出,具体包括人们熟知的泥石流、地震等等。因此,在水环工工程地质环境防护问题上,加强其管理力度是必要的,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相关管理者要根据工程地质环境的实际状况,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面对重要问题要重点分析,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施工的安全性。

2.3 对地质环境治理问题的监管

近些年,由于我国生态环境日益下滑,空气质量严重超标,各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地震、大洪水、泥石流等情况,因此,对于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工作成为了水环工地质勘查工作的重中之重[3]。具体的做法是:在调查当中,地质研究人员可以从人类活动范围和地质作用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估;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的对地质环境发展前景进行科学、客观的考察评估,对周围区域内可能发生的水质问题进行实地预测,以此来加强对重点地质防护地区的环境保护。如图1所示。

2.4 加强水环工新技术的应用

将新技术融入到实际的勘查工作当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水环工地质勘查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水环工地质勘查的工作质量,加大了地质灾区的防护水平。具体应用的新技术如下:第一,GPS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无线电信号发送至卫星塔上,组合成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利用自身的无线电测距交的优势会对地面已知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因自身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具有全天候、高精准度以及自动化等显著优势,因此在水工环勘探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实际的操作流程是:首先,水工环地质勘查人员要将所要勘探到的地面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给装有GPS接收装置的地面接站上,然后经过卫星信号同步,将所要勘测的地理位置信息再发回到地面的信息接收器,最后,还要通过地面基准站内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整合。第二,遥感技术,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中接收到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理的电磁波信息,并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进而对地表各类发生的信息和活动进行远距离测控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因此,其自身的优势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类地质勘测以及地质灾害预防的实际工作当中。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遥感技术从原先传统的单一波段朝向多元遥感模式上转变,通过在创建的多元分析模型上,能够更加详细、具体的看到地质图像,再加上光谱分辨率以及而遥感图像空间技术的提升,图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查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特别在地质环境的分析和城市园林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5 做好水环工地质工程领域内的各项工作

在具体的水环工地质勘查工作中,首先要制定好明确的工作目标,相关地质勘查单位要紧随水环工地质勘查的工作目标来完成,具体的做法有:首先,要提出合乎实际的水环工地质勘查任务目标,并根据目标的设定加大对水环工地质勘查风险的研究,促使政府和相关企业规避风险,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4]。其次,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水环工地质勘查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与其他部门紧密的配合,并及时的与水利、城建、环保等相干部门予以沟通,地质勘查部门要与这些部门通力合作,从而有效的提升水环工地质勘查的效率。再次,水环工地质勘查人员必须要分层工作,依据工作内容来分阶段进行,有侧重点的来完成,充分发挥出水环工地质勘查工作的优势,积极做好水环工基础性研究工作。最后,相关部门要做好人员分配,加强对勘查防护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促使水环工地质勘查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诚实守信,部门领导也要以身作则,尽可能的满足工作人员在水环工地质勘查中的实际工作需要。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建设,水环工地质灾区防护与工程建设也取得了技术性突破,为我国地质勘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这使得我国水环工地质灾区的防护建设工程开展的十分顺利。但是,目前我国在水环工应用技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水环工地质研究工作还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相关部门要及时的总结水环工地质勘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防护策略,从而推动我国水环工地质勘查工作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邢柏成.论当前我国水工环的现状及实现水工环地质新突破的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44.

[2]刘利国,尚继龙.论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40.

[3]王晨芳.谈水工环地质调查反射地震法技术[J].黑龙江科技息,2013,(13):76.

[4]石成.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和应用范围[J].硅谷,2014,(16):102-103.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困境和职业发展策略的分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