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绘锦绣 当代艺术谱华章

2018-06-20 05:16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藏书法摄影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西藏和平解放,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且开辟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道路,开启了西藏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

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西藏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由封闭贫穷落后到开放富裕文明的两大“历史性跨越”,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政治建设成就斐然,社会制度实现历史跨越;经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大幅改善;社会建设全面进步,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文化建设空前繁荣发展,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尊重和保护;生态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环境保护全面加强。

6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工作者牢记使命,把握时代,服务人民,以崇高的思想境界、火热的创作激情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艺术创作的重大使命和责任,以重大爱国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农村题材,以及“中国梦”为创作主题,推出了一批彰显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色,集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为一体,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优秀人才。

西藏当代绘画艺术

西藏当代美术的页码则是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才逐渐翻开的,它先后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的“解放军文艺”、六七十年代的“阶级斗争文艺”和“文革文艺”,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文艺春天”等几个历史阶段。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之后,一批批藏族美术青年考入内地或本地艺术院校学习,同时内地美术院校的师生也多批次地走进雪域高原,深入农牧区写生创作,并与西藏本土画家交流切磋,合作创作。这一时期,西藏代表性美术作品有安多·强巴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诸有韬的《我们是大地的主人》,以及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藏革命展览馆集体创作的大型历史泥塑《农奴愤》等。

1980年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万里高原,西藏当代美术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其时,陆续从院校学成返藏的藏族以及其他民族的画家,已成为落地生根的西藏美术的生力军。他们带回了迥异于祖辈的新的艺术观念、新的艺术视角和新的表现技法。这批画家经历十数年创作实践后又逐渐探索磨合成“拿来嵌入型”的藏地油画、“藏汉交融型”的布面重彩、“超现实表现型”的解构水墨画与观念装置等艺术样式,并持续推出一批批优秀创作成果而备受瞩目与好评。近30年来,在全国美展、全军美展、全国青年美展、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上,西藏美术获得的金质奖有韩书力的《邦锦美朵》、巴瑪扎西的《藏童与玛尼石》;银质奖(含二等奖)有叶星生的《赛牦牛》、张西新等人合作的《彩云图》、李知宝的《织女》、黄建忠的《织锦图》;铜质奖(含三等奖)有黄素宁的《进藏途中》、韩书力的《毛主席派人来》、李知宝的《草原纪事》、次仁旺加的《玛哈嘎拉》、平措多布杰的《释迦牟尼》、次丹的《八思巴》、嘎德的《放风筝的季节》等。阿里的《小学生》获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优秀奖,罗伦张的系列版画创作获得了鲁迅版画奖。在瑞士国际连环画节上,韩书力的《邦锦美朵》与中国送展的其他作品获得特别荣誉奖;在第一届、第二届加拿大国际水墨展上韩书力的《佛印》、巴玛扎西的《神女之峰》分别获金枫叶奖与新人金枫奖。这些作品是画家们对高原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的体验与礼赞,是画家们对古远神秘的雪域文明的回望与咏叹,是画家们对纯朴善良的藏民族心灵的探究与体悟。

如果说30年前的西藏美术是以个别画家的少数佳作给世人留下印象的话,那么如今的西藏美术则是以群体性层浪式的联展、主题展而令海内外艺术界瞩目的。如在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澳门回归纪念馆、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澳大利亚国家画廊、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新加坡余欣美术馆等地先后成功举办过的“西藏美术作品展”“雪域彩练——西藏当代绘画”“大美西藏绘画展”“中国西藏画家展”“西藏画家跨世纪展”“净界·境界”“佛化万相”“蓝天净土”等一系列西藏当代美术作品展,都得到了积极正面的社会反响。

另外,藏族中青代画家巴玛扎西、次仁多吉、扎西次仁、格桑次仁、德珍等也多次携作品走出大山,走出国门,先后在亚洲、欧洲、拉美等多个国家与地区举办个人画展。“他们那些富有审美个性又有深厚人文底色的画面本身就是关于西藏主题种种疑问的生动注解”,2008年在新加坡举办的西藏当代绘画展上的这句观众感言,连同当地观众与随展西藏画家热情互动的情景,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可谓是西藏“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物质文明进步、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很好传承的佐证。

世代生存于雪域高原圣山神湖之间的西藏画家们,或许是得到某种力量的加持与眷顾,即使是在喧嚣浮躁的当下,多数西藏画家尚能保持定力与静气,尚能在自己的学术与创作空间中悠游自得。从另一角度讲,他们不正是得益于这片很接地气、常接地气的纯然文化环境吗?如此,灵感随源头活水便会时时光顾,常令画家们这幅未杀青、下一幅构思又冒出来了。应该说这真是西藏画家的福报、西藏画坛的正能量。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指导下,西藏各民族美术家以自己勤勉笔耕的成果为祖国、为雪域高原赢得了荣誉,同时也完成了西藏美术创作主题从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成功转变的时代课题。

谈到西藏美术,就自然要涉及它的另一翼——唐卡。尽管它的表现内容仍是传统神本范畴,它的审美标准也迥异于当代绘画创作,但作为在西藏这片高天厚土上已流传了1000多年的一个古老画种,如今已形成了为外界普遍认知的勉唐、青孜、噶玛噶赤、久岗等四大画派,西藏已毫无争议地成为唐卡四大流派的正根正源。因此,以敬畏之心,保护好唐卡文化生态,尊重其自身规律,维护好、引导好唐卡绘制人才链条的接续,使之与时谐行地进一步弘扬与发展,既是佛教信众和众多赏家与游客的实际需求,也是民族宗教部门与文化文艺部门共同的社会担当。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2012年,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倡导下,由西藏自治区宣传部组织实施的“西藏和平解放60年重大题材百幅唐卡工程”至今已近六年。该项创作活动受到西藏各地区乃至全国各藏族同胞聚居区近80位唐卡画师的热烈响应与积极参与,画师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艺,坚守“唯唐、唯新、唯美”的审美旨趣,经过三年多的潜心创作,现已完成了151幅被称之为新唐卡的作品,其中精品力作不在少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集中面世接受社会各界的审读与评判时,会带给人们惊喜。

西藏油画家曾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面对西方文化艺术的冲击所产生的那些兴奋、震荡与困惑,以急于摆脱封闭状态下所有弊端的艺术探索冲动与焦躁情绪,还有长期挥之不去的浮躁心态。随着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经过社会各方面的调整和大家共同的努力,在本世纪已逐渐趋于平静与理性。画家们以积极而踏实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在对西方的各类艺术现象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与当代西藏的现实生活都有一定研究与认知的基础上,确立了自主发展的艺术方向,在各自认定的艺术道路上努力进行自己的艺术追求。一些画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建立了个人的艺术风格。

6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项特殊优惠政策的制定,以及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让西藏民族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承和發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现代文化艺术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文化遗产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文化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西藏文化影响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西藏当代美术作为中国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中日益丰沛,也将继续谱写属于雪域高原的华彩乐章。

西藏当代书法艺术

西藏是以藏族为主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高寒缺氧,历史上关山险阻,但是千百年来西藏与中原各民族的亲密关系源远流长,经济文化交流不断,书法艺术成为各民族文化与情感的联系纽带,古代多民族文字书法遗存在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因此,西藏文化在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中又具有多元化特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传统文化是书法艺术的基础。千百年来,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上往来的中央政府的文告、地方官员上表奏章、通关文书、商旅书信、公私印章、摩崖碑刻无一不是用各种优美俊秀的各民族文字书写、镌刻而成,古代西藏佛教盛行,因此寺院僧侣抄写经书留下了大量珍贵藏文墨迹。由于西藏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这些文告、奏章和经书墨迹至今清晰可见。其书体或娴熟端秀,或流利活泼,或朴拙凝重,是研究西藏藏汉字书法源头的重要依据。这些书法遗存较为丰富,形式多样,经历了唐、元、明、清、民国历史时期,是西藏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汉文书法风格与同时代内地主流书法风格十分相似,汉文书法虽不及内地繁盛,但自唐代以来,一直延绵不衰。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特殊关心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经济长足发展、社会长治久安,西藏与内地联系越来越紧密,西藏各族书法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西藏文联的坚强领导下,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现实生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团结奋进、潜心创作,书法艺术事业紧随内地书法浪潮在这片高天厚土蓬勃发展,书法已成为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1年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改革开放,西藏与各兄弟省市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西藏书法在保持地域特色的同时不断向前发展。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生活,去感受西藏壮丽山河的美丽与神奇、感受勤劳的各族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豪迈与坚毅,感受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沧桑与巨变,将自然之伟力、万家之冷暖、艺术家之忧乐倾注于笔墨之端、线条之间,对文字书写的艺术创作已成为各民族书法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相互学习与借鉴中书西藏发展风采,写民族交融情怀,各民族文字的书写艺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上世纪50、60年代,进藏部队戍边建藏,形成部队文化。此后,一批批支边青年及复转军人相继来到西藏落户。还有“一切听从党召唤,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一批批内地大学毕业生和援藏干部,他们在西藏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为西藏的书法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

1989年,西藏书法家协会成立。书协作为全区书法活动的核心,在全国书法全面复兴的大背景下,吸收内地先进经验,大力倡导组织书法展览、书法教育、书法交流、书法讲座、文化下乡等活动,注重深入传统,提倡个性发展,鼓励德艺双馨,书法人才辈出,形成了较为庞大的书法艺术家群体;藏汉书法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藏汉书法艺术融汇发展,成为西藏当代文化艺术百花园中娇艳无比的并蒂莲。

扎实开展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广泛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西藏书法家协会组织藏、汉书法家深入机关、街道、社区、县乡和人流密集的机场、火车站等地,为基层群众赠送各类书法作品上万件;每年开展“藏汉双语春联进万家”活动,在春节、藏历新年期间,用“我送祝福到你家”和“你说我写”等方式,现场为群众书写春联,进一步促进汉藏文化交流,增强藏民族对祖国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协会主席团部分领导组织到全区74个县开展书法公益活动,包括举办公益大讲堂、送作品、组织笔会等,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中,西藏书法家协会、拉萨市书法家协会、林芝市书法家协会、西藏建行书法家协会等单位荣获“先进集体”称号,李运熙、祖牛·拉巴次仁、南杰旺扎、樊学礼、江村、张进安、次仁、王福强、次仁平措等分别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精心创作书法作品,积极参加国内大展。西藏书协杨双举、高延鸿、祖牛·拉巴次仁、江村、蒲玉辉、田中鹤、孙向军、次旦晋美等人分别在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凝心聚力书法作品邀请展”“墨舞初心——中国书法大赛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中国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作品主题创作暨全国基层巡展”“大地经纬——全国当代中青年书法名家学术邀请展”“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翰墨书长征全国名家书法展”“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等重大主题展览上展出书法作品。《书法精神性摭谈》《兰亭集序的清韵、文采、书艺之美》《关于促进书法展受众年轻化的几点思考》等多篇专业论文,分别在《书法导报》《美术教育研究》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五年来,个人出版的专著有《巴珠书画摄影作品集》《翰墨丹青——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高延鸿》《高延鸿书法作品集》、赤列江才著作《藏文乌坚尼赤字体发展演变及书写技法》、旦增著作《藏文常用字体书写技艺贤者教言》、边觉著作《藏文书法的创制和演变》《久米次成书法作品》《扎西达瓦书法作品集》等。

认真做好会员培训工作,提升理论素养、提高创作水平。近年来,西藏书协选派百余名优秀会员到河南省分别参加由中国文联主办、西藏文联承办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国家教育部主办、中国书协承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书法教师培训班”,中国书协主办的“西部书界新秀系列书法理论、隶书、篆书篆刻研修班”、“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法创作评审及协会工作专题研讨班”,由中国书协主办,青海书协、西藏书协承办的“青海西藏书法公益培训班”等培训活动,参加了“欧美青年精英考察团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山楂红了——中国百名书法家走进青岛莱西志愿活动”“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建设委员会青少年部2017年会暨全国青少年书法工作论坛”等书法活动,大大提高了协会工作人员和会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在中国书协书法培训成果展中,协会会员侯华胜、康维英、孟祥臣荣获优秀作品奖。江村、康维英、孟祥臣同志被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系、郑州大学书法系等专业学校录取。西藏自治区汉藏书法艺术研究院成立,为传承发展汉藏两种书法艺术倾情奉献。“翰墨薪传”全区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在全区开展,为西藏书法的后续力量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平台,推出人才。西藏书法家协会举办或会同其他单位举办了“西藏首届心连心藏汉文书法展”“云端哈达——纪念青藏、川藏公路通车60周年书法展”“吞米恰俊——全区藏文书法大赛展”“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全区首届少儿书法展览”“墨韵香巴拉——首届雪域书法名家六人展”“西藏自治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拉萨火车站建站10周年书法摄影展”“祖牛·拉巴次仁个人藏文书法展”“南杰旺扎个人书法展”“朵贡桑达多吉个人书法展”等。为配合拉萨的雪顿节、日喀则的珠峰文化节、那曲的赛马节、林芝地区的贡布文化节等,分别同各地区的宣传部门在地区举办书法展览。这些展览不仅给庆祝活动增添了喜庆气氛,不仅活跃了群众的文化活动,而且也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藏与内地的书法交流活动愈加频繁,也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先后进藏讲学、办展等。2015年8月,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弘扬中华传统书法艺术,促进藏汉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交融,举办“翰墨颂西藏——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这是西藏自治区首次大规模邀请全国书法名家作品云集拉萨,同时也是一次高水准的主题学术展。其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洪武、西藏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巴珠及刘艺、申万胜、言恭达、胡抗美、王家新、赵长青、黄惇、容铁、罗扬、兰干武等书法名家和历届顾问、副主席、秘书长及数十位中国书协理事的作品参展。区内外藏汉书法家们面对面相互学习交流,增进了友谊。

纵观西藏当代书法事业,就整体而言,西藏书法群体后续力量及书法艺术语言的成长速度与内地相比,还显得弱小和缓慢。西藏书法家协会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于传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探索西藏书法的本地区独特风貌和艺术语言,不断推动西藏书法艺术繁荣发展。

西藏当代摄影艺术

在西藏当代艺术领域中,摄影艺术占据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地位。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摄影艺术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采和蓬勃的气势。广大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开始注意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生活知识和审美情趣,力求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并用摄影艺术来表现这种变化和发展之中的自然、社会和人,一批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作品,正从高原走向外部世界,一种渗透着悠悠神韵的西藏风格的雏形已基本形成,西藏当代摄影艺术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景象。

说到西藏当代摄影,首先要提到西藏著名上层爱国人士、第一位藏族摄影人德木·丹增加措活佛。1925年,在拉萨郊外山洞里闭关修行的十世德木活佛帮助了一位落难的尼泊尔人。作为回报,尼泊尔人教他摄影,并送给他一台木制相机。从此,这位高僧有了另一个身份:第一个藏族活佛摄影师。那一年,德木活佛25岁,在随后将近四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他拍摄了大量的僧俗人物、社会风情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留下了为数不多的珍贵图片。

说到西藏当代摄影,必须记住一批西藏历史发展进步的见证者、记录者。西藏和平解放时,袁克忠、林安波、罗伟、蓝志贵、范士林、许安宁等一批摄影记者随军进入西藏,他们用相机记录关于进军西藏、修筑公路、民主改革等西藏重大历史事件。1956年,党中央命令新闻电影制片厂选3名摄影师支援刚创刊的《西藏日报》。刚从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的24岁的陈宗烈报了名。陈宗烈对西藏摄影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拍摄的西藏民主改革组照——《百万农奴站起来》《烧地契》《分到土地的喜悦》《朗生互助组》《幸福》。

说到西藏当代摄影,必须提及中国现代摄影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拉萨节日的欢乐》。1959年10月3日,摄影师蓝志贵拍摄的《拉萨节日的欢乐》荣获民主德国国际摄影展金奖,1959年11月12日《拉萨节日的欢乐》荣获匈牙利布达佩斯第三届国际艺术展览金奖。此作品是中国现代摄影史上第一个和第二个国际金奖,在中国現代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60年中国摄影大师庄学本先生为此作品撰写了评论,发表在1960年第一期的《中国摄影》杂志上。《拉萨节日的欢乐》入选国庆十周年大型画册——《中国》,1989年被评为建国四十周年优秀摄影作品。

说到西藏当代摄影,必须提及三位已经退休的摄影家——扎西次登、旺久多吉、车刚。1965年,扎西次登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预科毕业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成为当时该学院的第一名藏族学生。1969年底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返回了西藏。四十多年来,他背着照相机,和西藏摄影的伙伴们,经常自己携带简单的睡袋和炊具,风餐露宿,走遍了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拍下了西藏题材的大量照片。他拍摄的讴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春风吹到西藏、西藏一派欣欣向荣的摄影作品《春到高原》《晨雾中的布达拉宫》曾获“祖国颂”全国摄影公开赛的优秀作品奖,系列作品《藏族头饰》曾获1998年首届中国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提名奖,《雪山脚下的金色草原》被评为大众摄影2000年最佳摄影作品。1988年5月在拉萨举办了第一个藏族摄影家的个展“扎西次登摄影艺术作品展览”。1994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已故中国摄影大师吴印咸提写书名的第一个藏族摄影家的专集《扎西次登作品集》。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西藏摄影家协会主席的扎西次登,现在的身份是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和西藏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1973年,活佛摄影家德木·丹增加措谢世时,他的次子旺久多吉已经开始摄影了。1984年3月的一个夕阳西斜的下午,在扎什伦布寺,旺久多吉用明处和暗处的光把大群僧人的袈裟和僧帽拍出了金黄、浅黄、深黄。这幅《古庙里的春天》,不仅是旺久多吉也是西藏当代摄影师标志性的作品,在第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上获得金牌奖。2005年,旺久多吉把父亲和自己的照片编辑成《慧眼照雪域》出版,这是父子两代摄影家为西藏献出的礼物。2007年12月,旺久多吉当选为西藏摄影家协会主席。

车刚是中国諸多以拍摄西藏题材为主的摄影家之一。在西藏三十多年,摄影家车刚的足迹遍布西藏各处,他用镜头扫描广袤的高原空间,把这里的天地万物纳入内心存档,不停地观察着,思考着。一旦灵感闪现,迅即按下快门,作品的诞生往往在不经意间带来惊喜,作品的背后也因而留下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天路》是车刚一幅极为简约、定格大美的经典之作,作品高度浓缩了心灵净化的崇高和神圣,而营造圣洁境界的手段仅仅是一位转经人的剪影走进一抹突如其来的灵光。作者在艺术旅途中无意中撞见天机泄露,立即停车、对焦、咔嚓!这样一幅优秀的作品就在无意中诞生了。该作品获得“尼康在中国”2009中华56个民族摄影活动设置的唯一一名金牌奖。2007年,车刚获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优秀摄影师大奖。2016年,他又获得摄影艺术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填补了西藏摄影史的空白。

说到西藏当代摄影,必须关注一批拍摄西藏当代题材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西藏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以及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我区发展稳定生态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于西藏本土摄影家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觉聚焦高原盛世,用光与影的变化留住幸福的瞬间,用丰富多元的摄影语言记录基层群众的真实生活与工作状况,无疑是对当代西藏的最好记录与歌颂。阿旺洛桑、杜宏、觉果、尼玛次仁、扎西顿珠、扎西洛布、罗浩、马竟秋、土登、阿多、阿龙、刘丽嘉、丹增托美、姜松、普布次仁、丹增曲培、扎堆、格桑加措、扎西次仁、史根平、王胜华、李俊秀、王进红、普布扎西、妮珍……这些拍摄西藏当代题材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把相机当成拍摄西藏的万花筒,积极反映各族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还原一个幸福的西藏、和谐的西藏、美丽的西藏,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西藏。

说到西藏当代摄影,必须提到一个文化品牌——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珠穆朗玛不仅是世界的最高峰,也是民族特色鲜明、历史积淀厚重的西藏文化追求的精神高地。2004年,西藏文联开始着手筹备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2008年1月15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作出批复,同意创办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同年1月2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做出批复,同意创办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并将摄影展定性为每年一届,主办单位为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文联和拉萨市人民政府。2008年8月31日至9月3日,第一届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展出作品200件。从2009年开始,为了扩大摄影大展的影响力,西藏文联邀请中国摄影家协会作为大展主办单位之一。2009年至2014年,第二届至第七届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一直在布达拉宫广场举办。2015年9月28日,作为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的一个项目,由中国文联、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5·首届西藏喜马拉雅摄影文化节”在西藏会展中心广场开幕。2016年,西藏文联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将展览名称更改为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2017年,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优异的成绩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汇报,西藏自治区决定,将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展移师京城,在北京举办“喜迎党的十九大——第十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展”。展出的近200件作品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的良好精神风貌,充分展现了一个幸福的西藏、一个和谐的西藏,一个美丽的西藏。如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展已成为西藏当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西藏书法摄影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诗书画苑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