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育银鲫有望实现一年三造

2018-06-20 08:00:20方琼玟
农家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异育银出血病虫病

近些年的异育银鲫养殖中,养殖户最怕出现孢子虫病,因为治愈率较低;后来,鳃出血病暴发,异育银鲫的养殖更加艰难。但是,随着异育银鲫“中科5号”的成功培育,该新品种抗病率强,将有望抵抗孢子虫病和鳃出血症并且因其长势快的特点在一些地区将有望实现一年三造。

“中科5号”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在杂交鲫鱼领域的最新成果,因其摄食量低、长势快、抗病能力强而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据了解,桂建芳院士潜心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已有30余年,从1985年起,29岁的桂建芳便开始专注研究银鲫。如今,人们餐桌上经常见到的喜头鱼(即鲫鱼),就得益于桂建芳对银鲫的研究,异育银鲫“中科3号”作为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推介的第一个水产新品种,如今已游向全国。

相比“中科3号”,异育银鲫“中科5号”更有优势。桂建芳介绍道,首先,它贱养,能够在比较低蛋白的饵料系数下,27%~28%,就可以长得很好;而“中科3号”则需要在31%~32%的蛋白饵料系数下生长。另外在抗病率方面,5号比3号表现得更强,能更好抵抗孢子虫病、鳃出血病。

在如今消费市场上,鲫鱼早已经成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桂建芳表示,据分析测算,6月龄和18月龄“中科5号”的肌间骨总数比“中科3号”分别减少了9.47%和4.45%,更符合未来消费者对食用鲫鱼的消费趋势。在推广方面,桂建芳则认为,“要因地制宜,南方地区气温比较高,广东、广西、海南一年可以养三造,推广到湖北或者更北的地方,可以尝试一年养一造或者两造。”

据悉,目前已有安徽、湖北等省的一些县市引进并成功繁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相信再过不久,“中科5号”成鱼将在市场上与大家见面。(方琼玟)

猜你喜欢
异育银出血病虫病
“中科3号”异育银鲫
垂钓(2023年10期)2024-01-02 08:47:05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34
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
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养殖与饲料(2021年3期)2021-11-30 23:54:45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易捕鲤出血病的防治技术
黑龙江水产(2021年3期)2021-07-17 05:15:20
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在安徽小老海建成
科学养鱼(2020年5期)2020-12-20 17:00:58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48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