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6-19 01:35
中国合作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棉农安徽省产业链

棉花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它的兴衰不仅影响种植业的安全,也关系着纺织服装业的健康发展。安徽省是产量位列全国第五的产棉大省,但是其棉花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棉花种植面积锐减、品质较差、价格偏高等突出问题。而在未来,应从补贴、棉花品质、棉花价格、产业链各主体以及科研投入五个方面下功夫来促进棉花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

棉花产业链属于农业产业链的一种,它包括棉花种植、轧花、纺织加工三个环节。研究棉花产业必须通过贯穿产业链的形式,将棉花种植、加工、纺织看做一个整体,并分析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影响,从产业链层面来制定棉花产业政策。

自2011年实行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以来,国内棉花价格倒挂现象严重,纺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物美价廉的国外棉花。而2014年实施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也仅限于新疆地区。随着这种局面的持续,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急剧萎缩,导致大批涉棉企业因为业务量的急剧减少而纷纷倒闭,棉花产业发展呈现萧条状态。生产资料成本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劳动力成本的急剧攀升,再加上棉花收购价格回升的势头不足,致使棉花种植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棉农也逐渐丧失信心。近年来,安徽省三大棉区的植棉面积和产量在逐渐减少。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消费、进口国,棉花产业链的发展攸关国计民生。安徽省作为植棉大省,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却显著萎缩。在新形势下,为促进安徽省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加强棉花产业链的系统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迫切需要从产业源头入手,加强协作,调整棉花生产、收购、加工等环节的工作思路,以纺织、服装企业的需求为风向标,从而推动安徽省和我国棉花产业链健康繁荣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棉花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得出安徽省棉花在产量、面积、质量、产业链和科研存在的优势及问题,并据此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期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表1 2000-2017年安徽省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

安徽省棉花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国家统计局关于2017年棉花产量的公告中显示,安徽省2017年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五,然而安徽省的棉花种植情况却不容乐观。安徽省棉花种植面积逐年锐减,棉花单产也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安徽省棉花播种面积为308.4千公顷,此后几年有所上涨或下降,近五年播种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2017年安徽省棉花播种面积已减少至147千公顷,相对于2016年的183.4千公顷同比下降19.85%。就单产而言,由表1可看出,安徽省棉花单位面积产量虽然波动上升,比如2016年单产明显高于2000年单产,但是跟全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且十余年来这个差距在逐渐拉大。

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的中下游,境内地貌地形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全省自北向南被划分为淮北、江淮、皖中和皖南地区。气候上以淮河为分界线,南部地区降水和热量相对于北部要丰富一些。基于自然生态条件的差异,安徽省形成了淮北、江淮及沿江三大棉区。淮北棉花产区主要包括阜阳、宿州、蚌埠、亳州以及淮北五个地级市。江淮棉花产区包括六安、淮南、合肥以及滁州四个地级市。沿江棉花产区包括安庆、芜湖、池州以及铜陵四个地级市。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三大棉花主产区的播种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同时伴随着棉花产量的逐年下降,这意味着安徽省棉花的生产情况不容乐观,而这种情况必然会不利于安徽省棉花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针对于当前安徽省种植业发展的现状,2017年6月出台的《安徽省“十三五”种植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沿江地区重点建设优质棉花等生产区,成为承接现代农业转移的示范区。棉花产业选择沿江和淮北11个重点县(市、区)来建设主产区。这一规划的出台有望给安徽省棉花产业的生产带来新机遇。

第二,棉花品质。安徽省棉花种植基本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只有少数是国营农场。因此,种植的棉花品种多且杂,规模分散且小,并未形成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同时,收购和加工渠道的放开造成安徽省生产的棉花质量参差不齐,品质档次单一,“三丝”问题严重,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第三,棉花价格。2011年开始实施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规定,政府将会在棉花市场价格低于临时收储价连续超过五个工作日的情况下,以临时收储价入市对棉花进行收购。这一政策让棉农意识到种棉稳赚不赔,从而大大调动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保障了棉花的稳定生产。然而收储政策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导致纺织企业因高棉价亏损甚至停产,政府存储、财政负担加重,棉农植棉积极性下降。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在新疆试点,而内地却并不实施,导致内地植棉收益下降,植棉面积急剧萎缩。

图1 安徽省三大棉花主产区播种面积变化

图2 安徽省三大棉花主产区产量变化

第四,棉花产业链。临时收储政策下,为了让个人利益最大化,处在产业链上游的棉农一味追求棉花的产量,忽略了棉花的品质,致使棉花品种杂乱、品质低下。并且,由于安徽省的棉花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式经营模式,棉花专业合作社未能充分发挥其领导组织作用,服务能力有待提升。这些原因造成了棉农在整个棉花产业链中处于不利地位。产业链中游的轧花厂为了减少加工的成本,不愿也很难做到将棉花分品种进行轧花,致使不同品种的棉花掺杂在一起,对提升棉花品质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生产出的棉花也与纺织企业的需求相距甚远。而纺织企业处在产业链下游,根据接收到的市场信号,选择了成本更低且品质更好的进口棉。

第五,科研现状。目前在安徽,高校、科研院所是棉花科学研究的主力单位,主要研究棉花的遗传育种、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在育种研究上,安徽省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外,还有许多大中型种子企业也参与了棉花商业化的育种研究,如丰乐公司、绿亿种业、荃银高科、创富种业、宇顺种业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农业科研院所培育出一系列常规棉、杂交棉品种,在杂交棉的育种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以皖杂5号、9号、24号和40号为代表的杂交棉品种(组合)。在全省进行推广的杂交棉品种(组合),使得安徽省的棉花生产进入过一段繁荣发展时期。然而,总体看来,棉花审定的品种类型单一且同质化严重。在棉花栽培技术的研究上,安徽省在集成应用与推广方面成效显著。“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安徽省沿江棉区提高棉田综合经济效益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等项目先后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棉花叶枝机理及简化栽培技术应用研究”和“全国不同生态棉区优质棉高产技术与应用”等项目获农业部科技奖。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安徽省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如“安徽省沿江棉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棉花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等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还有“安徽省棉业智能化信息系统”等成果通过升级科技成果的鉴定。

存在的问题

第一,植棉面积锐减,单产较低。近年来,淮北农村劳动力数量因大量外出务工而锐减。同时2004年开始执行的最低价收购政策使得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比较效益大幅上升,最终导致淮北棉区植棉面积连年下滑。江淮棉区受限于自然条件,棉花种植一直是零散分布,基本种植于房屋周围、田拐等角落里,并且主要由妇女和老人种植管理,其用途也以家用为主。沿江棉区过去一直是安徽的优质棉区和主力棉区,包括无为、宿松、枞阳、东至、望江等植棉大县。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人工成本偏高、棉花价格偏低,许多地区改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致使植棉面积锐减。正因为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加之机械化水平较低,才导致单位面积产量偏低。

第二,棉花品质较差。“三丝”问题一直是困扰纺织企业的一大顽疾。棉花“三丝”问题是指原棉中混入了对棉花及其制成品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非棉纤维和有色纤维,比如动物毛发、线绳、布块、纸片等物质。由于这些“三丝”和棉纤维一样具有轻、小、细的特征,在纺纱过程中很难清除,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同时也影响织布的布面质量以及染色效果。“三丝”问题一方面影响了棉农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减少“三丝”对纱布的影响,纺织企业不得不组织专人在投料前进行挑拣,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加大防丝捉疵力度。然而即使纺织企业花费了高昂的代价,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三丝”的危害,客户投诉理赔事件时有发生,给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影响。

第三,棉花价格偏高。虽然临时收储政策保护了棉农的利益,但这一政策也存在着一系列弊端。政府定价未考虑到棉花质量,使得棉农只管生产而忽略了品质问题,致使生产的棉花与纺织企业需求不相吻合。同时,临时收储价年年攀升,引起了价格倒挂、市场扭曲,使得企业因成本较高而生存艰难,也使政府的储存压力大且财政负担加重。国内外棉花的品质差别和巨大价差导致产业链下游的涉棉企业更倾向于进口棉花,从而使国内棉花在市场上遭到排挤。

第四,棉花产业链各节点合作机制不健全,主体间利益分配不合理,链条松散。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企业无法及时获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大学和科研机构也无法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导致产学研无法真正实现。同时,棉农、棉花专业合作社和收购企业缺乏沟通,这就造成棉农大量种植而企业不一定需要,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说,虽然棉花产量增加了,但是有效供给不足。然而当企业需要大量的棉花时,棉农却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不一定能及时供给。棉花产业链由众多环节构成,但是只有产业链下游的一部分企业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不是每一环节所创造的价值都是均等的。棉纺企业的附加价值占据了产业链利益的较大比重。处在产业链上游的棉农却没有享受产业链所带来的增值利益,获得的增值效益往往最低,得不到产业链的平均利润。此外,棉花产业链上中下游主体间相互独立,造成了棉花产业链短且松散。由于产业链的松散,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而棉农受害最为严重,这必然不利于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科研技术有待提高,品质创新不足。虽然安徽省在棉花的育种、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安徽省棉花育种大都仍采取杂交等常规技术,然而伴随着劳动力价格上涨,其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常规育种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而国内先进的棉花育种技术应用范围仍很有限,如农杆菌、基因枪等。随着原有的棉田耕作制度发生改变以及劳动力的转移,原先的精耕细作的栽培技术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在病虫害防治上,随着抗虫棉的普及,棉田害虫主体也发生了改变,危害逐年加重。防治技术的落后和用药量的增加,最终导致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的恶化。

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棉花综合补贴。作为高投入和低回报的棉花产业,其基础设施以及农田改造、节水灌溉、生态环境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回收周期长,同时还伴随着高风险。为确保充分发挥棉花生产能力,政府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扶持力度。作为棉花出口大国的美国,其政府对棉花采取了销售、贸易、反周期补贴以及直接补贴,补贴数额和棉花产值相匹配。因此,在以合理的收储价格继续实施收储政策的条件下,为稳定棉花生产,安徽省应积极完善棉花综合补贴。政府应该在原先已有的棉花良种补贴基础上,加大补贴力度,同时增加对棉花主产区生产资料如化肥、农机的补贴。除此以外,政府还需要增强对棉花生产的信贷扶持力度,在信用政策上给予棉农优惠,对棉花规模化经营进行评级授信。对于农业科技部门,政府也需要给予政策以及经济上的支持,加大科研投入,从而提高棉花产量以及机械化生产程度,减少棉农的劳务支出,增加棉花产值和效益。

第二,完善生产加工标准体系,提升棉花品质。棉花生产加工标准体系包括一整套规则和标准,如棉种繁育、种植采摘、收购加工、仓储运输等。要想完善棉花生产加工标准体系,需要依据三大棉花主产区各自的自然条件,从源头入手,定向培育优质棉种。在尽量避免棉种混杂、退化和推行统一供种、一地一种的同时,大力推广良种。加强棉花品质的检验需要始终贯穿于采摘、收购和加工三大环节。其中,采摘环节要注意对不同品质棉花进行分类,防止混级;收购、加工环节要严格遵照国家标准,严禁“三丝”混入,从而提高棉花的品质。

此外,棉花品质的提升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研究棉花高效制种和高产组合技术,加大对“新型抗性”、“专用型”及“省工型”棉花品种的选育。为培育出符合淮北、沿江棉区需要的新品种,可以通过常规和现代育种技术结合的办法得以实现。

第三,充分利用棉花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如何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棉企的商业运作有重要意义,棉企将订单以最低保护价交给棉农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通过套期保值来锁定利润和风险,避免价格变化的不利影响。通过利用期货市场,棉企可以与棉农建立起利用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解决订单农业履约率低的问题,从而保证棉花增产增收。

第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带头作用,协调产业链上下游利益主体。扶持大型龙头企业,加强对棉籽、棉秸秆等棉花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不但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延伸棉花产业链,还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龙头企业可以依据纺织企业的需求,选取符合质量要求的品种,联合纺织企业进行订单式的生产销售,从而实现棉花的优质优价,保障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棉花规模化经营形式如兴办农民合作组织,对原本分散经营的棉田实行集约化管理,促进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缩减生产成本。逐步实现家庭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的转变,将棉农作为基本主体纳入到棉花生产流通的过程中。同时,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模式,使棉花产业链上下游中的各利益主体紧密连在一起,减少所有权交易次数,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从而在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动时能够迅速作出调整。此外,产业链的健康稳定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需要加强建设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政府相关部门应运用行政、司法手段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棉花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合同契约的监督引导。并建立完善的信息预警系统,保障安徽省棉花产业链的有效运行。

第五,调整科技的投入方向,增加投入力度。目前,不少科研单位和企业已经纷纷参与到高产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工作中,且棉花良种已呈现高度市场化。政府应重点投资轻简化栽培、基因构建、核心资源创新、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公益项目,通过加强研发推广省工节本、环保型的植棉新技术来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进而提升安徽省棉花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此外,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也可以减轻农药、化肥对农田和水资源的污染。

猜你喜欢
棉农安徽省产业链
成长相册
筑牢产业链安全
棉农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