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
睢县为典型的平原农区,行政辖区总面积926平方公里,总人口66.8万(2014年常住人口)。截至2014年末睢县下辖8个镇、12个乡(表1)。
表1 县域各乡镇名称和数量
本次发展潜力评估将从经济、人口、资源和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各要素指标及其权重见(表2)。
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本次规划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首先,把城镇的各项指标划分为互相联系、层次有序的因子体系,然后就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定量的表述,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全部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重系数。
其评价公式为:Pj =∑WiPij
式中Wi为指标i的权重,Pij为城镇的i指标值。Pj为城镇综合竞争力。
表2 城镇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表
本次指标体系尽量选取可量化指标,尽量避免非量化指标的主观干扰,非量化指标如旅游资源情况采取直接赋值标准化,即最大为1,最小为0。
将各乡镇各子系统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叠加运算后进行排序,并进行GIS可视化分析,可得现状城镇综合竞争力。(图1)
图1 现状城镇综合竞争力分析
结论:
1.城关镇和城郊乡综合竞争力突出,集核带动能力明显。
2.受集核带动作用影响,周边乡镇(董店镇及涧岗乡部分村庄已纳入产业集聚区)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作为做大、做强主城区的主要腹地,共同打造睢县城镇密集区。
3.外围乡镇城镇综合竞争力差异化较大,重点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如蓼堤镇、匡城乡、潮庄镇和河堤乡,有利于凸显县域节点的带动作用,进而带动整个外围城镇化圈层的发展。
图2 城镇现状交通可达性分析
采集数据为高德地图中睢县各城镇之间联系用时;采集交通方式为机动车;采集的时间为2016年12月27日晚上23-24点之间(避让机动车交通拥堵时间段);通过各城镇通勤时间及通勤距离,计算各城镇交通可达性及与县城联系强度(图2)。
图3 城镇发展方向动力分析
平原地区县域城镇发展轴带,多沿现状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等交通干线、依托经济发展较好的城镇分布,县域城镇发展方向动力分析将从现状及规划交通可达性、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具体研究思路与参照城镇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各子系统包含的指标及其权重见表3。
表3 城镇发展方向指标体系
将各城镇GDP作为经济子系统,指标权重为0.4,综合交通条件作为交通子系统指标权重为0.6。其中,交通子系统主要判定各镇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图3)。规划综合交通评价标准根据城镇距高速出入口、国道、省道和县道距离的远近进行确定和分级(表4)。
表4 规划综合交通条件评价标准
通过对睢县城镇综合竞争力及城镇发展方向动力分析,可以得出城乡空间结构(图4):
县域东西向城镇发展轴带主要依托现状的S325以及未来规划的G343,向西对接通许、郑州,向东对接宁陵、商丘,是睢县重要的城镇集聚发展带。
县域南北向城镇发展轴带主要依托现状S211与S214,向北对接民权,向南对接太康、柘城,是中心城区建设空间拓展的主要发展方向。
县域除中心城区作为增长极核外,根据外围乡镇的基础和空间联系强度,可遴选出四个节点按照小城镇标准建设。
图4 城乡空间结构图
以主城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六个乡镇(董店镇、涧岗乡部分村庄已纳入产业集聚区),作为做大、做强主城区的主要腹地,共同打造睢县城镇密集区。
该研究有助于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对城镇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AHP这种内部独立的数据结构无法考虑其指标选择和赋权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制约和反馈关系,具有一定局限性。